09.03 35歲這一年,我眼中的職場:沒有歡愉,只有殘酷

-1-

35歲的職場人,都在幹什麼?

分享兩個前同事的故事。

同事A:

1981年生,男,已婚已育。民營500強企業裡一個分管技術的部門經理。

雖然是技術部門的經理,但技術非常一般,平時工作內容就是給領導寫報告,開會,使喚手下真正懂技術的工程師們給他做事,攬得一手好功勞。也很會逢迎,每次公司微信群裡老闆一發話,第一個上去豎大拇指唱讚歌表決心;

同事B:

1984年生,女,已婚已育。30歲那年陰差陽錯進入一家效益很好的互聯網公司,做後臺開發,雖然每天都在抱怨工作又煩又累又加班,抱怨了快五年也還一直在那裡不敢挪窩。

她說,她知道以現在的年齡,出了這個門就再也找不到比這裡更好的工作了。雖然比她小六歲的主管經常對她頤指氣使,雖然她每天都顧不上給她上小學的女兒輔導功課——但看在十五萬年薪的份兒上,這些都只能忍耐。

35歲這一年,我眼中的職場:沒有歡愉,只有殘酷

-2-

說這兩個例子,是想提出一個反雞湯的觀點:

現在很多還沒到35歲的同學,比較傾向於,把中年想象得很容易。

我理解這種心態,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出身普通,二十多歲,年薪就三十萬左右的,很多,遠超大部分同齡人,擱誰誰都會膨脹。

但是如此的高薪,反過來正是說明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企業主給你你這麼多錢,肯定是要從你身上找回更多的剩餘價值。當你不能夠創造更多剩餘價值的那一天,就是你不得不離開的那一天。

而這一天,不知不覺就來了。

35歲這一年,我眼中的職場:沒有歡愉,只有殘酷

-3-

世界上打工的那麼多,但是所謂的總監、經理、老闆又有多少?一般人在職場上,做到“總監”(或者你也可以叫主管、部門經理)就已經是天花板,無論如何跳槽,跳來跳去只是叫法不同,薪水、title、競爭力幾乎沒變化了。

在傳統行業,對應的總監年齡線,差不多在40歲左右。

而互聯網行業,這個線,可能要降至35歲左右。

就像前同事B君,30歲的時候她就很敏感地意識到:以現在的年齡和資質,可能沒機會再去爭取什麼總監、什麼主管的位置了,創業麼又沒錢,自己能做的最好的選擇,就是找個大平臺蟄伏下來,做做自己熟悉拿手的工作,拿一份不高不低的年薪,“維持一下生活這樣子”。

總監、經理誰不想當?但打工的這麼多,難道都去做領導層嗎?

有時候,意識到自己“沒機會了”的人,恰恰是最清醒的人。

有時候,更聰明更務實的作法,反而是退而求其次,抓住手中目前擁有的東西,把生活搞穩定了,再圖後事。

35歲這一年,我眼中的職場:沒有歡愉,只有殘酷

一般人二十八九,三十出頭的時候,喜滋滋坐到了管理層,以為從此高枕無憂,相比那些還在做一線工程師的同齡人來說確實是混得不差了;但一抬眼,三十五歲的“總監年齡線”眼看著就要碰頭了。

就像我的前同事A君,快四十的人了,前一秒被領導罵的狗血淋頭,後一秒還是在群裡咔咔表決心,油膩不?油膩。我一開始也看不上,但後來也漸漸能夠理解:這都是生活逼的,他不能失去這份工作。如果沒有能力做出別的選擇,我未來也會是這個樣子。

35歲這一年,我眼中的職場:沒有歡愉,只有殘酷

-4-

回到開頭的問題:職場人到了35歲,之後怎麼辦?

樂觀一點說:

也就是老生常談了:掌握核心競爭力,成為自己所在領域內不可或缺的專家。但走這條路,非常之難。首先:並不是每個領域都需要專家;其次,小公司不需要專家,大公司又不能讓一個人真正“不可或缺”。這就是矛盾所在。

嚴肅一點說:

有句話講得一針見血:人不會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在公司裡,年輕且身手高強的,叫人力資源;年高且屬性平平的,叫人力成本。

每個人都曾經25歲過,但他也必將迎來自己的35歲。一個人的35歲,是囿於谷底坐井觀天卻無力掙脫命運擺佈,還是奮力馳騁在屬於自己的賽道掌握命運,一切都看之前五到七年之間的積累和選擇。

職場最關鍵的兩個七年,是從21歲到28歲,從28歲到35歲。

國外有個很著名的漫畫,表達這樣一個意思:七年就是一輩子。

35歲這一年,我眼中的職場:沒有歡愉,只有殘酷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隔七年,身上的細胞就要全部新陳代謝一次。在這個意義上,就是說,每隔七年,人就會重生一次。

七年,足夠一個人脫胎換骨,從零到無窮。

正所謂,少壯多努力,老大不傷悲。

35歲這一年,我眼中的職場:沒有歡愉,只有殘酷

-end-

#釘釘新工作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