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最近,大家是否宅在家的時候,感覺身體乏力,頭暈目眩,看電視沒意思,刷手機很無聊,看書還想睡覺呢?恭喜你,這說明你沒有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你感染上了"宅家天然喪"病毒。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什麼是"宅家天然喪"?

這是一種什麼病毒呢?也許你會很好奇,我一個積極上進的人,怎麼就會成為了這個樣子?

還記得曾經看著厚厚的大部頭,你想,如果給你一個月時間不出門,估計你也可以研究成個專家。看見家裡的瑜伽墊,你想象如果平時不那麼忙,我估計身材也會很好,變成A4腰。

可是,就是那個你想象中的時間現在給你了,你變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了嗎?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答案,應該說是絕大多數的答案是NO,甚至於還不如從前。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因為你宅家的時間太久了,接觸的人太少了!

即便我們已經是有很好自控力的成年人,已經為人父母了,依舊會感染上這種"宅家天然喪",那麼我們的孩子又會如何呢?一些平時精力就消耗不完的小傢伙們,如果長時間不出門,自然更會被這種"宅家天然喪"的病毒感染。大家還記得以前電視上經常報道說,某某少年因為長期沉迷網絡,連最起碼的自理能力都喪失了的新聞嗎?其實他們也是感染了這種病毒。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為什麼會有這種"宅家天然喪"的病毒呢?

這個要源於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的研究。阿德勒說,人天生都會有缺陷,當然每個人缺陷的地方不一樣,所以天生會有一種自卑情結。只有不同的人在一起,才能相互補齊這種缺陷,所以人是一種群居動物。

而且,大部分的聚居動物也是因為先天性的能力不足才會選用這種人多力量大的方法來對抗兇猛的對手。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人的這種社會屬性就造就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擁有一樣的特長和興趣,所以,這帶來了人與人不同的特點與能力。這就是告訴了我們,我不可能成為那個他,他也不可能成為她,她更不可能成為我這個事實,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這種獨一無二在社群生活中,大家的缺陷會被別人補齊,所以自卑感會慢慢降低。但如果長期缺乏與社會的鏈接,人封閉在一個單獨的空間內,因為自己的缺陷部分沒有辦法被別人補齊,所以,久而久之就會滋生出不好的情緒,"我不夠好,我有些自卑。"

很多全職太太,因為每天只圍著孩子、老公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會變得敏感、自卑。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的話,這就是每個人的自卑情結沒有被社會所補充而引起的後果。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如何對抗這種"宅家天然喪"病毒呢?

夥伴們可能說了,現在疫情這麼嚴重,我們響應號召宅在家,難道不對嗎,如何在當下不要陷入這種喪的狀態呢?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 尋找一個團隊,讓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員,動起來,你會感到你的細胞都會被激活。
  • 增加社交,不管是視頻、電話、語音,都可以讓我們的社交通常無阻,前兩天還在網上看到有網友用微信視頻和朋友聚會,每人備好酒和菜,彷彿真正聚在一起一樣。
  • 設定每日計劃,讓每天的工作有所安排,拜託頹廢狀態。
  • 定時打卡。惰性固然每個人都有,但是定時打卡也是一種對抗惰性的好辦法,好像有個繩子拉著你前進前進。
  • 多通風多曬太陽。空氣不流通,人的腦子容易缺氧,反應自然會慢,也會有種迷迷糊糊地狀態,自然會比較的頹廢。曬太陽,不光可以補鈣,還能讓你看到雖然你滿心喪,但世界還是有光明與溫暖的。出不了門就找個有太陽的屋子,每天曬曬吧。
  • 多運動。運動不光可以讓我們身體健康,還是激活大腦的重要方法,保證每日的運動量是非常必要的。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以上我跟大家簡單分析了一下"宅家天然喪"這種病毒,你有感染這種病毒嗎?不用擔心,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這樣,所以,疫情當下,讓我們團結起來,相互激勵,從今天開始一起做一個積極樂觀的寶寶吧!




本次互動話題:你有什麼對抗宅家喪的方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LUNA,一個淘氣男孩的媽媽,家庭教育工作者,生涯規劃師,也是一名正面管教的踐行者。很多人說,第一次當爸媽,既緊張又沒經驗。但是,沒關係,育兒的道路上讓我陪你一起同行吧。

覺得什麼都沒意思?拯救宅在家的孩子與家長們,擺脫宅家天然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