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倉式減持 中民投怎麼了

僅僅用了4年時間,在中民投“大躍進”式發展過程中,其資產總規模從創立之初的300多億元,迅速膨脹至3000億元以上。

債務壓頂:

即使通過變賣資產、清倉上市股份套現、債務展期等手段壓縮負債後,至2019年7月末,中民投合並範圍有息負債規模仍然高達1147億元。

從2019年以來拋售資產忙於自救的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民投”),作為紅旗連鎖(002697.SZ)的第三大股東,選擇了清倉持有的紅旗連鎖全部股票。

紅旗連鎖3月4日披露,公司接到持股5%以上股東中民財智有限公司(下稱“中民財智”)減持計劃的告知函,擬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8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至於減持原因,則是“自有資金需求”。

紅旗連鎖業績這麼好

第三大股東卻突然要“清倉式減持”

紅旗連鎖股東結構顯示,中民財智持有紅旗連鎖10880萬股,為上市公司第三大股東,同時也是第二大流通股東,此次選擇了“清倉式減持”紅旗連鎖。

中民財智前身是中民投集團財務中心。天眼查顯示,中民財智由中民未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而後者正是中民投的一級子公司。

中民財智所持有的紅旗連鎖股份來源,為大宗交易受讓方式取得。2016年年底至2017年1月,紅旗連鎖原股東四川三新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發展控制),通過大宗交易連續三次減持紅旗連鎖股票,接盤方正是中民財智。

當年,中民財智表示,入手紅旗連鎖的目的是“出於對社會零售行業和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

從2017年到2019年,紅旗連鎖實施過配股分紅方案,中民財智的持股成本大約為8.36元。目前紅旗連鎖股價9.50元左右,中民財智賬面浮盈超過1億元。

紅旗連鎖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經營能力創下上市以來新高,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8.23億元,同比增長8.35%;實現淨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59.9%。

而在二級市場上,紅旗連鎖股票今年以來大約上漲了30%左右。截至目前,紅旗連鎖股價復權後已創近三年新高。這個時候中民財智推出減持計劃,選擇的時間節點應該說不錯。

紅旗連鎖董事長曹世如,被成都人稱為“曹孃孃”。4日,“曹孃孃”也在微博上公開回應了此次重要股東減持:

“公告發出後有人來電話問我情況,我的回答挺簡單的,中民投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超級大集團,在當紅旗股東期間,大家非常友好,現在減持紅旗股票,也許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中民投確實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投資集團,正陷入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從2019年以來,中民投都在忙於自救:甩賣旗下資產,中高層大幅降薪,債券展期或延期兌付,清退辦公樓……

中民投往事

狂飆突進的“鉅艦”:

4年時間資產總規模超3000億元 而總負債超過2300億元

2014年7月,中民投由59家知名民營企業共同發起成立,註冊資本高達500億元。民生銀行“靈魂人物”、前任董事長董文標出任中民投首任董事局主席。其創始股東還包括泛海系盧志強、巨人網絡史玉柱、億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孫蔭環、陽光城集團董事長林騰蛟、宗申集團董事長左宗申等一眾資本大佬。

由於中民投股東太多,且持股太分散,導致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以至於中民投被戲稱為一群大佬的“眾籌項目”。但這個“眾籌項目”一亮相就是大手筆,當年中民投就以248億元總價,拿下上海董家渡地塊,創造了當時中國“新地王”,中民投也藉此“地王”一戰成名。

彼時的中民投野心勃勃,立志要走“產業集團+金融集團”結合之路,地域橫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對標被視為產融結合典範的美國摩根財團。成立以來,中民投一路跑馬圈地,涉足新能源、金融、房地產、建築工業化、海外投資等多個領域。

中民投通過增資擴股、設立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投資了數十家A股、港股上市公司,其中就包括紅旗連鎖。僅僅用了4年時間,在中民投“大躍進”式發展過程中,其資產總規模從創立之初的300多億元,迅速膨脹至3000億元以上。

中民投狂飆突進的同時,也導致其負債率不斷攀升,由2014年的149億元激增至2018年超過2300億元,短短4年時間負債增幅超14倍。

記者查閱上海清算所公佈的中民投2018年三季報發現,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民投總資產近3109億元,總負債卻高達2328億元,資產負債率接近75%。同時,2018年前三季度,中民投淨利潤僅16億元,較2017年同期大幅下降60%。

提前離場的大佬:

史玉柱、盧志強等多位創始股東提前離場 獲得豐厚回報

中民投以債擴張、大肆併購的模式,也為這艘鉅艦日後撞向冰山埋下了伏筆。

2018年10月,董文標辭任中民投董事局主席,隨後宣佈退休;與此同時,中民投一大批高管被換血。2019年2月,中民投流動性緊張問題暴露,一筆30億元債券技術性違約,就此引爆中民投債務危機。

此後,中民投違約風波頻發:旗下債券不斷違約,或展期、延期兌付,被迫出售資產償債,旗下房地產公司中民嘉業股權也被司法凍結。

2019年3月,中民投成立由股東代表、董事局、監事會、經營層組成的“應急管理委員會”,集中股東和公司等各方力量,解決流動性困難。

這個“應急管理委員會”成員,其中包括了這些年對中民投不離不棄的股東們。他們不但悉數被套,還不得不以股東的身份出面,想方設法為中民投化解流動性危機、共渡難關。

而另外一些大佬如史玉柱、盧志強等早已經急流勇退、提前離場。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退出的股東大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以盧志強為例,記者查閱泛海控股歷史公告發現,2014年4月泛海控股全資子公司泛海投資出資10億元,參與認購中民投10億股股權,佔中民投總股本的2%。至2017年4月底,以13.5億元全部轉讓予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一買一賣之間,盧志強淨賺3.5億元,這還不算期間中民投的分紅。當然,沒退出的股東們就沒那麼幸運了,現在正為中民投的危機焦頭爛額。

“更重要的事情”

徹底失去了“地王”

套現10億元杯水車薪

從上海董家渡“地王”開始,又從這兒結束。

2019年2月,中民投將上海董家渡“地王”項目50%股權,以121億元賣給綠地。在此之前,中民投已將項目45%股權轉讓給安信信託。至此,曾經風光無限的天價“地王”,也是中民投最優質的資產之一,徹底失去了。

但中民投已經債務壓頂,即使通過變賣資產、清倉上市股份套現、債務展期等手段壓縮負債後,至2019年7月末,中民投合並範圍有息負債規模仍然高達1147億元。

此次中民投出清上市公司紅旗連鎖股份套現,如果不算大宗交易折價,以當前股價計,大約能套現10億元。這對於中民投的天量債務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可以預見的是,中民投接下來還可能會加大資產變現處置力度。

2020年1月1日,中民投應急委主席茅永紅在新年致辭中稱,已與長城資產等成立專項工作聯合辦公室推進全面重組方案落地,將從資產、股權、債務三大方面實施全面重組,由高負債、重資產的“運營+投資”模式逐步向吸收社會資本、發揮品牌優勢、輕資產運作的“投資+平臺”模式轉變。

茅永紅也是中民投股東之一,此前的身份是中民投監事會主席。不過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百步亭集團董事局主席、武漢百步亭社區黨委書記。百步亭社區因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舉辦“萬家宴”而遭到輿論的口誅筆伐。

當百步亭社區因為“萬家宴”處於輿論焦點時,茅永紅一直未對外發聲。但是,在中民投他卻發聲了,在2月11日致中民投內部員工公開信中茅永紅說:“受疫情影響,我現在來不了上海,但對中民投的工作,我一刻也沒有停頓懈怠過。”

旗下公司多名高管陷入“反腐”風暴

眼下,多事之秋的中民投又傳來壞消息,旗下公司多名高管陷入了“反腐”風暴。

今年1月20日,中民投旗下上置集團公告稱,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彭心曠已被公安部門要求接受調查並採取了限制措施;2月21日,中民投控股或參股的上市公司上置集團、億達中國、常寶股份先後公告稱,董事陳東輝因涉嫌職務侵佔罪被拘留。

彭心曠和陳東輝均出自中民投,曾分別出任中民投旗下中民嘉業投資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中民嘉業為中民投地產板塊核心運營平臺,上置集團、億達中國兩家地產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均為中民嘉業。

上置集團還公告稱,因彭心曠、陳東輝被公安部門傳召、拘留,可能構成上置集團借貸或擔保的某些銀行貸款的若干貸款協議項下的若干觸發事件,未償還本金總額約為45.87億元;億達中國也公告稱,因陳東輝被拘留,導致億達中國所訂立未償還本金總額45.79億元觸發若干貸款條例。

如今中民投已宣佈大舉瘦身撤出多個板塊,包括航空融資租賃、健康融資租賃、地產開發、裝配式建築、環保、醫院等領域,而上述控股公司上置集團、億達中國均在擬退出之列。

成立以來短短几年,中民投這家民營投資巨無霸就深陷債務危機,並淪落到了全面重組的地步。這艘民營投資鉅艦將駛向何方?前途如何?接下來仍然值得關注。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