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時空無花情花開,羽絨豪放雲天嬌。芳情雀豔若翠仙,飛鳳玉凰下凡來。——《詠孔雀詩》


  孔雀,在我國古代被譽為“百鳥之王”、“祥瑞之鳥”,是神鳥鳳凰的原型。從我們中學課文裡的《孔雀東南飛》、敦煌的壁畫、明清時代官服上的孔雀翎,都有著孔雀的影子。也相信大家去動物園裡看過孔雀,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孔雀有“藍綠之分”?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事實上,大家去動物園裡看到孔雀是藍孔雀,屬於印度國鳥。而我國傳統文化中流傳的孔雀指的是綠孔雀,是我國的本土原生物種,比藍孔雀要漂亮得多得多,但是綠孔雀的數量比大熊貓還少,瀕臨滅絕。

  孔雀有藍綠之分,但命運大不同!

  綠孔雀(學名:Pavo muticus),又名“爪哇孔雀”。因脖子上有龍鱗一般的鱗羽,又被稱為“龍鳥”。屬於雞形目(Ga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孔雀族孔雀屬下一種大型鳥類。歷史上曾廣泛分佈在四川、雲南、兩廣兩湖等地區,而現在僅分佈在雲南,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EN)。根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境內綠孔雀數量不足300只,狀態岌岌可危。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孔雀屬裡只有兩個物種,一個是綠孔雀,一個是藍孔雀;而那些白孔雀和黑孔雀屬於藍孔雀的基因變異,暫時還沒有歸屬。藍孔雀為原生於南亞一帶的留棲性大型雉科鳥類,野生種群主要分佈孟加拉國、不丹、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雖近年來野生種群普遍下降,但整體無危。

  綠孔雀和藍孔雀怎麼區分?區別還是挺明顯的!

  作為中國人,不認識我們的神鳥,那可不行(重點、劃線,生物必考)。綠孔雀和藍孔雀在體型上相差無幾,但是綠孔雀要比藍孔雀大一些。雄性綠孔雀成鳥體長1.8-2.3米,尾羽長度佔到全身長度一半左右(1米以上)。而雄性藍孔雀成鳥體長約2米,尾羽長度約1米。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雄性綠、藍孔雀最明顯的3個特徵:

  看臉——藍孔雀的臉頰是白色的;綠孔雀臉頰皮膚為大塊黃色。

  看脖子——藍孔雀的頸部羽毛是絲狀藍色羽毛、體色主色為白色和黑色;綠孔雀則是鱗片狀綠色羽毛,體色主色調為綠色和金色,故又被稱為“金孔雀”。

  看頭頂——藍孔雀的冠羽是扇狀、每根長度基本相同;綠孔雀的冠羽則是簇狀的、長短都有。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至於雌雄綠、藍孔雀的區別,就更一目瞭然。雌雄藍孔雀的顏色差別相當大,整體顏色為褐色,和雄性的藍孔雀相比,就顯得灰頭土臉了。而雌雄綠孔雀的顏色基本一致,都非常的妖豔、漂亮,如果是在繁殖季節,看它們有無尾屏就可區分(雌鳥無尾屏)。若不是繁殖季,則是雄綠孔雀的冠羽更長,直豎且緊密;而雌綠孔雀的冠羽相對較短,略微鬆散。

  一天開屏20次,最長一次可達88分鐘!

  很多人去動物園看孔雀都是為看“孔雀開屏”,不過估計沒有多少人看過綠孔雀開屏。綠孔雀在每年2月進入繁殖期,這時種群內的雄孔雀就會爭豔鬥美,求偶炫耀。根據動物學家的觀察,雄綠孔雀繁殖期一天最多開屏20次,平均每日3-4次,每次平均開屏18分鐘,最長一次記錄為88分鐘。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相比藍孔雀,綠孔雀的膽子小很多。藍孔雀經過一段的世界的馴養,就能變得很大膽,敢與人互動。而綠孔雀不喜靠近人類,且容易受驚嚇。

  另外綠孔雀的繁殖率比較低。綠孔雀每窩產卵3至8枚,但是孵化率僅為10%左右;如果是在野外,雛鳥的夭折率也非常高。這也是綠孔雀數量銳減的原因之一。

  綠孔雀的命運,在我們的手裡!

  在上世紀90年代的調查數據,當時的綠孔雀數量還約有8800到1100只。而根據科研保育人員通過走訪、紅外相機調查等方法相結合得出的最新數據,我國境內野生綠孔雀的實際數量不足300只。

  科研保育人員認為,棲息地的碎片化是綠孔雀瀕危的主因之一。如近30年間,雲南南部、西南部和西部的熱帶季雨林開發,令綠孔雀的棲息地如碎片似的變成一個個孤島。加上村民為保護農作物投放毒藥導致綠孔雀誤吃,瀾滄江和紅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設,淹沒綠孔雀覓食的河灘等等,使得野外綠孔雀的種群變得更加脆弱。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只


  與此同時,綠孔雀的人工繁殖也不容樂觀。由於早期缺乏專業的野生動物知識,國內動物園通常都是將綠孔雀和藍孔雀一起混養,導致部分綠孔雀基因已被藍孔雀汙染。其實現在國內動物園裡宣稱是綠孔雀的,基本上都是藍綠孔雀的雜交品種,純種綠孔雀幾乎沒有了。所以關於綠孔雀的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

  綠孔雀,是我國的本土物種、也是唯一一種原生孔雀,我們不應該讓它們從我們的文化中消失,也希望我們的子子孫孫還能看到這種美麗的神鳥。瞭解和關注綠孔雀,就是保護的開始。(圖片來源網絡,資料參考:參考:野性中國、貓盟、自然之友)(科普家,自然、動物、科學。謝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