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大军击败了,为什么?你怎么看?

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之间的有些战争,可谓玄妙至极。瞬间的变化,改变了双方的命运。比如,彭城之战就是如此。

一、刘邦借为“义帝”报仇的名义,纠合诸侯,攻占彭城。

公元前205年3月,汉王刘邦挥师南下,来到洛阳新城,遇到了他的老乡董公,得知“义帝”已经被项羽杀害了。

在老乡的建议下,刘邦便借为“义帝”报仇的名义,号召诸侯伸张正义,讨伐西楚霸王项羽。随之,好几个诸侯响应汉王刘邦,起兵讨伐项羽。

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大军击败了,为什么?你怎么看?

刘邦率军出征(剧照)

于是,汉王刘邦会集多路诸侯的五十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楚国腹地。

此时,霸王项羽正率领精锐部队攻打齐国,留守的兵马不多,所以,汉军长驱直入,很顺利地占领了江淮地区,攻占了彭城。

二、项羽为了首府彭城的陷落,舍弃齐国,力克刘邦。

当霸王项羽听到彭城失守的消息后,焦急万分。他将部分将士继续留在齐国,自己亲率三万精兵,日夜兼程,火速回救彭城。

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大军击败了,为什么?你怎么看?

项羽回救彭城(剧照)

而此时的汉王刘邦,不仅自恃兵多将广,麻痹轻敌,而且沉醉于眼前的胜利,导致军心涣散。

四月的一天,项羽率领楚军向彭城发起了猛烈地攻击,正在城里寻欢作乐的汉王刘邦和他的将士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刘帮不是项羽的对手,只得狼狈逃窜。汉军见主帅逃跑,随即乱了阵营,四处溃散。

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大军击败了,为什么?你怎么看?

楚、汉两军争战场景(像)

几十万大军退到了彭城东北的谷水和泗水后,因为船少,抢渡不及,被楚军消灭了十几万;一部分汉军逃到了灵璧县以东的睢水边上,企图跳水逃命,结果大部分被淹死了。

汉王刘邦在将士们地舍身救护下,侥幸突出重围后,想顺便回家带走自己的父亲和妻子,谁知他们早已被楚军俘获了。刘邦只好灰心丧气地离开沛县。

逃亡途中,刘邦遇到了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的部下滕公夏侯婴。原来汉军溃败后,夏侯婴四处寻找汉王,他没有找到汉王,却无意中碰到了汉王刘邦的儿子和女儿。

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大军击败了,为什么?你怎么看?

驾车狂奔的夏侯婴(剧照)

说话间,楚军又追上来了,夏侯婴忙驾车奔跑。这时,汉王刘邦见车上人多跑不快,就心一横,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推下车去了。

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大军击败了,为什么?你怎么看?

刘邦要把子女推下车(剧照)

夏侯婴见此情景,急忙跳下车去,又把两个孩子抱上车。刘邦着急地说道,我们的命都保不住了,还管孩子干什么?

夏侯婴不敢坚持己见,但也不忍心舍弃汉王刘邦的两个孩子,便急中生智地骑上了他部下的一匹马,然后把两个孩子也抱在马上。车上的人少了,车子跑得快了,刘邦得以摆脱追兵。

刘邦的两个孩子,在夏侯婴的保护下也脱险了。他们就是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三、对“彭城之战”的一点认识。

彭城一战,本来对汉王刘邦是极为有利的:一则,师出有名,理直气壮,为“义帝”报仇;二则,纠合诸侯,增强军力,孤立霸王项羽;三则,项羽东征,乘虚而入,江淮地区唾手可得。

可是,在战果颇丰,而且有着绝佳的乘势战胜项羽的机会之际,刘邦在胜利面前志得意满,失去了警觉;疏于防范,一败涂地,几乎丧失了全部兵力。

霸王项羽则在这次战役中,行动迅速,挟雷霆之势,以少胜多。不但重创了汉军,而且使得已经归顺刘邦的司马欣等诸侯又纷纷投到了自己麾下。当然,有人说,项羽在攻打齐国的紧要关头,回救彭城,有点缺乏大局意识。

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大军击败了,为什么?你怎么看?

司马欣(剧照)

这样一来,彭城之战后的汉王刘邦,不得不实行战略退却,转攻为守,从而使自己处在了元气难复、被动挨打的窘境。

否则的话,如果汉王刘邦能重视对手,谨慎对待占领彭城后的军事行动,可能会改变楚汉战争的进程,乃至中国历史的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