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考上二本有必要复读冲一本吗?

qwewzw


我们家的一个男孩,美术生,去年考了二本,学校不太理想,一家人商量又经过孩子深思熟虑,复读了,今年联考成绩提高了三十分,如果文化课这次发挥一本没问题,而且能上比较好的学校,现在在家上网课攻文化课,复读这段时间孩子好像也懂事了


菜菜熊和二飞姐


我和你有过同样的遭遇,但我进去大学毕业近十年了,我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选择复读。

我是08年参加高考,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读的是数学师范专业,12年毕业参加工作。我自信自己是不错的,去参加湖南长沙雅礼中学的教师招聘,首先第一轮面试,我们五千多人参加,淘汰了一半,然后笔试,我以第二名的成绩入围,试讲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到了最后的校长谈话,入围的有8人,招聘需要7人,结果是我落选了,给出的理由是,李老师你很优秀,但是我们雅礼要求研究生或者985,211学校毕业生。这个打击,在以后的求职面试中,一次次重复,在一些比较好的工作单位或者大企业,它们的基本要求就是985,211全日制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你很难想象,2018年深圳中学招聘的老师清一色的北大清华毕业的甚至有清华的博士生。对于想进入大企业,政府单位的人来说,学历很重要。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人没有学历,也取得成功的。说刘邦,朱元璋的例子,可是我要说,历史长河中,你也只记得他们两个,从数学概率说,这样成功的几率接近0。

希望我的亲身经历能够帮到你。


育英数学李老师


一、二本的分数与一本录取分数相差多少。假如相差不多,一直学习成绩比较稳定,那么,我建议就复读一年争取上一个好的一本。

二、如果二本录取分数与一本录取分数相差悬殊,而且这种悬殊不是考试现场发挥失常所致,那么就不要浪费时间复读一年了。

其实很多不错二本学校也有很多热门抢手的专业,这些专业毕业市场供不应求。

三、如果有继续考研深造的愿望的话就无所谓一本二本了,关键要把基础打牢,提前做好考研的各项准备,争取在考研路上一炮打响。

四、复读也好,直接上二本也罢,关键是本人要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复读不是小事情,从头开始再次学习一遍已经熟悉的课程,能不能从中受益,找出自己的短板弱项在复读过程中修正提高,这是复读成功的关键所在。

复读不是一件让人感觉耻辱的事情,很多今天名声大振的专家学者,当年开启求学之路的时候也是一波三折、屡经磨难的。有一些挫折不是坏事,对于锤炼自己的个性和毅力都有好处。

五、复读不但是时间问题,还有费用问题,要考虑家庭是否能够承担,如果家庭比较困难,需要尽快进入二本学校完成学业,同时在学校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支付学费生活方式减少家庭负担的话。作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年轻人也应当作出这种选择。

条条大道通罗马,达到目的实现梦想的道路千条万条,不要只给自己留下一个选择的机会,要知道年轻的生命刚刚绽放光彩,往前走下去,世界越来越美好。











我是老虎谁都怕


你好,个人认为没有必要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回答的过于片面、直接,应该分情况来看,比如看个人规划啊、未来专业方向啊、经济状况啊,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作为一个博士的角度来看,我不建议复读冲一本。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一本和二本的差距在哪里。

师资的差距

查看学校的招聘公告你就会发现,985/211这种学校招聘老师,学位得是博士,学历上本科要是国内TOP级的学校,还要有海外留学经历,还有学术成果上的要求。相对比之下,二本、三本学校招聘老师要求就会降低很多

当然,每个学校都会有很好的老师,他们可能寓教于乐,可能非常关心学生即使毕业也保持关注,这些都是好老师,但是老师们能接触的课题、能拿到的实验、研究经费,学术知识上的更新这些地方或许都会稍逊一筹。

校友的差别


一本大学,有成熟的校友会体系,有各地的校友群,有校友嘉年华,有校友企业的内部推荐,有校友奖学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校友间也会相互提携,共同促进。

二本大学,也会有校友会,但大部分为民间的,也会有同学会,但大多是非官方的,也会互相提携,但大多限定于同院同专业同区域的,声势不大。

三本大学,则少之又少,几近为零。

单论个人,普通学校里也能飞出金凤凰,但是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和更大量的人数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自信心的差别

平心而论,单从本科毕业的程度看,一本、二本、三本的学生,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掌握,都可以少到忽略不计。

越是好学校毕业的人,就越有优越感,越有自信,越会在日常工作中不服输,并展现出高出一般人的水平,这些并不是能力的差别,而是自信带来的差别,这样的差别,从开始的忽微,很可能演变为一两年后的巨大。

就比如说选择Offer这件事,很多普通学校出来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总会产生某种自卑感,感觉自己是被挑选的那一个,面试的时候,态度已经不是谦卑而是小心翼翼,什么也不敢问,一切都是对方说了算。

殊不知求职是双向选择,不仅要衡量企业能提供的基本待遇自己能否接受,也要通过一些边际问题了解企业的风格,每个企业也都有自己的风格,只有找到对风格的企业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大部分好学校出来的学生,知道自己的价值,也相信自己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他们会适度对比和挑选,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平台。



思来想去其实主要也就这三点而已,但是主要是针对一本和三本,至于一本和二本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差距。首先我们来一个一个分析:

师资的差距

其实随着这几年国家人才的增多和教育的进步,每年产出的研究生和博士都在逐年提升,但是工作岗位却是有限的,所以现在的二本院校在招讲师和教授的时候也在逐渐提高标准,现在想要在二本院校担任讲师也是需要博士文凭+海外经验的。因为我个人目前是博士,毕业后也面临着找工作,所以了解了一些省份地区的一本二本得知,现在的二本招收老师的标准并不比一本的低,很多二本不但要满足博士+海外,甚至还需要3-4篇发表在一类期刊(比如SCI)的论文。而且比起一本,我更多的博士朋友更愿意去二本,因为这两年国家教育改革后为二本也带来了很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甚至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来二本施教还有很多的人才引进计划。比如我在博士毕业后拿着现在有的4篇半SCI论文去一本的郑州大学和二本的河南理工大学,优惠政策方面二本的河南理工大学比起郑州大学更加的好,不但安家费比郑大多几十万,还可以以很低的内部价买学区房,而且连我的配偶也负责安排工作;唯一比不上郑大的可能就是未来的发展,比如科研项目和经费不如郑大,知名度不如郑大等等。但是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我们这辈的人又不像我们的父母辈考虑的那么久远,反正评副教授的标准又不会变,等你评上副教授了难道还不能跳槽?而且如果你真的评上副教授了说实话学校会用更多的优惠来拴住你的,那和在一本院校有什么区别?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现在的一本和二本院校说实话师资力量方面已经差距不大了,硬说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是学习还是靠个人的,老师只要不至于太差其实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校友的差别

这条其实可以忽略,当你自己本身优秀的时候你是不缺优秀的校友的。而当你自己不够优秀混的不好的话就是你身边有优秀的校友和人脉也没什么用。很现实。

自信心的差别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自己内心只要足够强大,外界是很难影响你的。所以这一点是看个人呢的修养和性格,后天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并不仅仅是一本二本影响的了的。一个一本毕业的学生和一个二本毕业但是拥有注册会计师证的学生同时面试四大,那入选的肯定是后者。所以你的学校只能给你提供“敲门砖”,但是提供不了offer,还是要看个人的。


看了差距,我们发现其实一本二本差距并不大,但是一本的优点也确实有不少,那么我什么不建议你去复读呢?

1.时间成本和收获不成正比

我也是过来人,知道高考的残酷。那么如果你是认真学习的孩子,今年没有考上一本,凭什么明年就一定能考上呢?多出来的一年就可以定胜负吗?这是一个赌博游戏,高考有时候其实还是要看临场发挥和一丝丝的运气在的。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啊,拿时间去赌,不值得。你可能觉得一年的时间不算什么,可是以后你会发现能让你自由的去干一件事的一年是多么的宝贵。我学的是教育,然后我从零开始考“美国金融分析师证“就足足用了一年。如果你用这一年来学注册会计师我估计也能考完一半,这一年对你的提升不大吗?为什么非要复读一年去提升到一本那不大的差距,而且还是未知数,考不上不就白费了。所以我认为,时间成本和收获不成正比。


2.未来可以通过考研进入名牌大学

如果你说你考不上,那对不起,你就是一本毕业那也比不过很多二本毕业但是拥有很多证件或者荣誉的同学。学海无涯,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准呢?


综上所述,我建议您不要复读了,大学只是一个途径,奋斗还是要看自己的。加油吧!


乔治聊教育


应届考上二本,基本上是学霸级别了。是否要复读,要看具体情况。

1.家庭情况。家庭是否支持?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只要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条件下,值得一试复读冲一本。

2.个人情况。个人在本次高考中,仅上二本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没发挥好?还是尽力甚至超常发挥所律?如果是没发挥好,或是因某些原因影响高考成绩,我建议可以选择复读,以免将来留有遗憾。

3.复读学校的选择。能考上二本,在复读时有比较多的学校可以选择。比方说,我这边就有一间私立学校,专门对高分复读生进行免学费优惠。集聚优质资源冲刺。每个复读生的成绩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是二位数。现在还成了清华北大的优质生源学校。如果在有好的学校选择,复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是个人看法,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师眼看世界


第一年普通二本,如果复读第二年考普通一本,有复读必要吗?

笔者以为,既然考上了二本,为了走一个一本院校,真的没必要选择复读。

对复读生来说,复读压力太大了。一是来自同学的压力,二是来自自身的压力。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过大的压力并不是什么动力,有时反而是成功的阻力。当一个人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的时候,很难轻装上阵,所以发挥失常是常有的事。

按复读经验来说,如果学生不是天分极高,外加异常刻苦的话,复读一年,其实并不能提高多少分数。能提高五六十分就已经是发挥出色了,提高一百多分实现屌丝逆袭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提高几十分,也仅仅是勉强达到一本线而已。从高考录取情况看,压一本线并不能考取好点的一本院校,大都是二本院校录取。所以说,如果没有逆袭重本的智力和毅力的话,复读没有任何意义。

从就业方面来看,相对二本来说,普通一本就业优势并不明显。在很多用人单位眼里,普通一本和二本没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与211或985高校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说,一本和二本就是一对难兄难弟而已,在就业市场,基本属于同一层次。而且,从工资待遇上来说,普通一本也并不比二本高。既然已经考取了二本,真的没有必要再选择复读了。

当然了,如果题中的二本属于伪二本,也就是过去的三本的话,出于学费方面考虑,加上孩子自己决心拼一把,复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电源爱好者666


既然是选择,就得来分析选项,那些条件使自己不能抉择,使得自己左右为难。

的确好的二本和差的二本两者在教学质量上差距并不大,但是好的二本再好也是个二本,而差的一本最低下限也是个一本,这对于你未来从来没有步入过大学生是个很好的一块敲门砖,而且一个二本招的人员上限也不过就是一个成绩在一本线左右的学生,而一本下限是在一本线徘徊的学生,这个就很显然的涉及到了学风和接触的人群,在一群积极奋斗的人群中,懒惰的人也会奋斗起来,这很显然更有利于考研,现如今的大学校友很大程度的都是你未来职业生涯帮手。提前一年毕业,必定会比下一届更好找工作,现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先下手为强。

复读就要面临下一年高考的成绩的不确定性,自己是否能够坚持复读难挨的时光,自己是否能够真的考上985,211之类的名校,如果不能岂不是是浪费一年接触新鲜事情的时光。

徘徊的选择的人,不介意复读,复读本身就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决心,如果一开始就徘徊的人,后面的路还能坚持下去吗?


有字派


我个人觉得没必要。向前冲,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过去。考试主要看成绩,但是也是各方面综合的结果,你看到的是自己的优点,决定的却是你的缺点,这里遵循的最短木板理论。缺点不是一时能够彻底改正的,所以有不确定性。有个故事,神让美国人、日本人选择一种东西,他们选择都比较高大上,但是不实用,而犹太人则选择了一种看得上用的着的东西。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不仅如此,一本二本差的就是一个名字,并不会有太多实质区别。我认识很多二本学校的同学,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在高校中始终有紧迫感,进取心,积极进取,冲击知名高校,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成绩。而且因为毕业时间早,接触社会早,实际业绩也很大,享受到社会福利也多。风物长宜放眼量,立足长远,不必过多在乎一城一地得失。





北厂厝


你好,楼主究竟需不需要复读呢?我觉得主要看你怎么想的?因为不管是二本还是一本,它们的区别就是在本科阶段的等级不同,一本肯定要好一些,但是二本呢,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因为现在找工作很多很多呢,对那个学历的要求,只是作为一个开门砖,敲门砖用的,最主要的还是真实的,实在的东西,我有很多同学,他们还要低学历,他们是专科,可是他们学的专业比较好,专业比较好,一个月能挣一两万,因为他楼主真的觉得基本真的那么重要的话,如果楼主真的准备复读,那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复读是有可能失败的,有可能失败,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吗?如果你愿意冒这样的风险,我觉得你可以试一下,人生就在于尝试,当然,我更多的是建议您向前看


四夕老师成长课


提问者没有亮明自己的身份,对学生和家长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但总体而言,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家庭条件、个人意愿与学习状况以及在考试中发挥的情况等多方面而定。家庭条件一般,学生也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建议直接读二本。家庭条件比较好,学生年龄不大,又是应届生的话,不妨复读一年也可。若出于某种原因,使得学生在高考时,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则可以考虑复读。其他情况下,因素复杂,建议由学生本人那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