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开国少将,战争中失去左眼,徐海东的救命恩人,刘伯承得到假眼球立刻想到他

石志本(1907—1975),湖北大悟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八路军团长、分区司令员、旅长,野战军纵队副司令员,省军区司令员、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石志本任红36团通讯班长,在一次短兵相接的激战中,团长徐海东一条腿被手榴弹炸伤。石志本个子大,连毙数敌,又挥舞“鬼头大刀”,连取数敌首级,使围攻之敌胆怯后退,他乘机救徐海东脱险,然后背他到连指导员陈锡联的家中养伤。

湖北籍开国少将,战争中失去左眼,徐海东的救命恩人,刘伯承得到假眼球立刻想到他

1933年12月,在川北反敌“六路围攻”的一次作战中,营长石志本率部冲锋在前,敌人一颗子弹从他后颈入,左眼出,他当即失去知觉,昏倒在地。团长韩东山以为他不行了,为他准备了一口棺木,并商量选谁继任营长。这时他苏醒过来,直叫:“我没死!我还能打仗,不能停我的职!”他的左眼球被摘除。后升任红75团副团长。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在西进途中,涪江挡住去路。75团担任前卫,负责开路。石志本命令一营副营长率先遣连用十几只绊桶(圆型木桶状的渡河工具)渡涪江,因江流湍急,损失半个连,未过去一人。军情紧急,石志本亲自带8名战士摸黑分乘两只绊桶偷渡成功,干掉两个敌哨,搞到一条船。刚渡过去两个连,敌两个团扑过来,他指挥两个连顽强阻击敌人,保证了后续部队过江。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石志本任红31军93师274团团长。在张国焘闹分裂期间,刘伯承随274团行动了一段时间。刘失右眼,石失左眼,共同的战创,使他们很快亲密起来。石志本很尊重处在逆境中的刘伯承,聆听他关于共产党员要顾全大局、坚持团结的教诲,经常请刘伯承给全团连以上干部做形势报告。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石志本成了刘伯承的部下,随129师开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时刘伯承得到两个假眼球,立刻想到石志本,把备用的一个送给他。发现不合适,刘伯承又通过地下关系托人在上海定做两个。石志本接到新定做的假眼球,感动得热泪直流。

石志本先后任385旅14团副团长、13团团长,1941年1月任太行山第4军分区司令员,分区武装力量在反扫荡、反摩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44年成立“石(志本)何(柱成)支队”,他任支队长,辖3个团和一个直属队。

湖北籍开国少将,战争中失去左眼,徐海东的救命恩人,刘伯承得到假眼球立刻想到他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山西长治的日伪军拒不向八路军投降。石志本奉命率“石何支队”围困长治城。时阎锡山悍然出动13个师,抢占晋冀鲁豫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地区。晋冀鲁豫部队主力回师反击,打响了上党战役。当敌19军军长史泽波率部来犯时,石志本在长子石哲镇率先以一部迎敌;当敌19、61军弃长治逃窜,石志本命令部队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追,率部冲上枪炮声激烈的佛庙岭,及时增援执行堵截任务的长子独立团,关死了溃敌逃窜的“大门”。人们据此把上党战役风趣地说成是“由石志本开始,由石志本结束”。此役后“石何支队”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石志本任17旅旅长。

1948年5月,石志本出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4纵队副司令员。攻打河南获嘉县城时,41旅是由地方武装组成的新部队,敌人一个反冲锋,部队便溃败下来。石志本不顾警卫员的劝阻,抱着一挺轻机枪冲进溃众,大吼一声:“跟我冲!”指战员们一看副司令抱着机枪扫射敌人,倍受鼓舞,眨眼变成猛虎,一鼓作气,拿下了获嘉县城。

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石志本始终保持老红军的本色,不图享受,处处为他人着想。他是二等甲级残废,每次领到残废金,就把一些患病的同志找来会餐。一次,他头部负伤的地方痛得厉害,假眼也发炎了,两餐没吃。当时部队吃的都是土豆,管理科长特地找了点面,为他做了一碗面汤。他把管理科长狠狠训了一顿,把面汤送给了病号,管理科长再也不敢特别照顾他了。

湖北籍开国少将,战争中失去左眼,徐海东的救命恩人,刘伯承得到假眼球立刻想到他

1965年,石志本罹患食道癌,病休后坚决退掉专车。大儿子从部队复员,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心里有想法。他说:“我要是没参加革命,你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你现在当了首都的工人,不是很光荣吗?在个人待遇问题上,我们要知足。”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