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百詠:文治武功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竟然還是一位大書法家


鐵馬金戈開盛唐,

貞觀之治史名揚。①

龍行虎步晉銘體,

倡法尊王翰墨香。②


翰林百詠:文治武功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竟然還是一位大書法家

唐太宗李世民


1、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朝建立後,李世民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於玄武門發動政變,立為太子。即帝位後,改元貞觀。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盛世。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設立安西四鎮,為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礎。

貞觀二十三年,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2、 作為一代帝王,李世民對書法及其社會功能非常重視,全力提倡書法教育,"貞觀元年,詔京官職事五品以上子弟嗜書者二十四人,隸館(弘文館)習書,出禁中書法以授之"。在歷史上開辦了第一所官辦書法藝術學校。

李世民本人也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書學王右軍,不僅得王羲之的書法精髓,而且筆端蘊有著雄邁英俊之氣,體現著一代開國英主的胸懷。其存世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屏風帖》等。


翰林百詠:文治武功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竟然還是一位大書法家

李世民書法《溫泉銘》碑刻 局部


《晉祠銘》不僅以行書入碑,開了行書上石之先河,而且也是難得的書法名碑。此碑書法秀麗遒勁, 神氣渾淪。筆法來自二王,且不守成規, 雍容和雅,圓勁遒麗, 朗潤流美。通篇流溢出一種龍行虎步,豪放不羈的開國帝王的英武氣概。其骨力, 氣勢在虞世南、歐陽詢和褚遂良之上。啟功先生稱讚此碑: "爛漫生疏兩未妨, 神全原不在矜莊; 龍跳虎臥溫泉帖, 妙有三分不妥當"。其草書《屏風帖》也胎息二王, 筆力遒勁, 為一時之絕。


翰林百詠:文治武功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竟然還是一位大書法家

李世民書法《晉祠銘》碑刻 局部

李世民對書法理論亦有建樹, 他強調"骨力", 講究書法的"沖和"之美, 而且指出"凡諸藝業, 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怡, 不能專精耳。"並把自己馳騁疆場的作戰方略引入書法, 悟出學書也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作縱深突破的道理。主張: "今吾臨古人之書, 殊不學其形勢, 惟在求其骨力, 而形勢自生耳"。與此同時, 李世民對"神"也十分強調, 他說: "夫字以神為精魄, 神若不和, 則字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 心若不堅, 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膚, 副若不圓, 則字無溫潤也"。李世民的理論和實踐,為唐代書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李世民對王羲之的書法非常崇敬, 他利用帝王的權威, 發掘整理了魏晉遺墨, 確立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 使"二王"的書法體系由此成為了中國書法的主流書體。由於李世民的提倡,唐代書法出現了"崇法"的書風。崇法也成為唐代書法的重要特點。

李世民為唐代的書法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書法發展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