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銅元存世量過於龐大,致使銅元在國內不受藏家青睞,長期屬於“冷門幣”,價格一直處於低位,幾元錢就能從古錢幣市場買到一枚。其實,銅元中也有“黑馬”。只要仔細甄別,就能從眾多的銅元中,挑選出幾枚價值不菲的“黑馬”,一枚的價格,就可高達幾百元,甚至一兩千元。

那麼哪些銅元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我國鑄造銅元始於1900年。當時,任兩廣總督的晚清名臣李鴻章,為了緩解錢荒,率先下令在廣東試鑄新式無孔銅元。因尚未得到清政府批准,故並未聲張,僅在廣東一地試用。


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但由於銅元鑄造方便,式樣新穎,圖案精美,輕重適中,所以廣為商民歡迎,不僅奇蹟般地緩解了錢荒,而且有效地打擊了私鑄錢幣。於是,各省紛紛效仿。1906年,清政府頒佈了《欽定圜法章程》,對各省鑄造銅元的樣式、尺寸、質量都作了明確規定。


至1949年,在清末和民國的近50年期間,各省都鑄造了大量銅元,總數在百億枚以上,至今存世量仍相當驚人。

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珍罕銅元清代銅元的各種面值和版式甚多。絕大多數均很普通,但也有極少數十分稀少。如光緒元寶廣東十文非常普遍,五文卻極為罕見;吉林中花十文難得一見,是著名的珍品;四川當三十為試樣幣,存世僅10餘枚。


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大清銅幣十文存世較豐,但中心粵、淮二十文和宣統三年二十文則罕見。在民國銅元中,河南省造伍百元大銅元,江西省造辛亥大漢銅幣、民國五年嘉禾中圓孔銅幣等,一枚的價格少的有2000元,多的為上萬元。

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合面(背)銅元和許多方孔錢有合面(背)錢一樣,銅元也有合面(背)銅元。例如,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十文、五文均有雙面龍的合面錢。江蘇省造光緒元寶,除有十文紅銅的雙面龍的合面錢外,還有五文白銅的雙面龍的合面錢。


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江南省造壬寅年十文光緒元寶,既有雙面龍的合面錢,又有雙面字的合背錢。這些合面、合背銅元,與數量龐大的銅元相比,自然是極少數,其價格少的幾百元一枚,高的達一兩千元。

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錯版銅元在清代,各省鑄造的銅元,背面中龍是有區別的,如大清龍、浙江龍、閩關龍、湖北龍、清江龍、廣東飛龍、福建官局龍、安徽坐背龍等。但也有少數銅元面上的字與背面的龍出現了差錯,成為錯版銅元。


哪些品種堪稱銅元中的“黑馬”呢?


例如,湖北省造光緒元寶,背面是浙江龍、清江龍或廣東飛龍;浙江省造光緒元寶,背面卻是湖北龍、廣東飛龍、福建官局龍、安徽坐背龍等。這些錯版銅元,在成百上千的銅元中也難找到一枚,價格自然較高,是普通銅元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背逆銅元銅元面上的字和背上的龍,本來是應該對應的,字首和龍頭都應該向上。但有的銅元因配版錯誤,也出現了偏差,字首和龍頭少的偏差30度、45度,多的偏差90度、120度,甚至偏差180度,使背面龍頭從上面移到了下面。這種背逆銅元,偏差越大越少見,其價格也越高。偏差180度的背逆幣,很難見到,一枚價格可高達千元左右。

對於銅元中的這些“黑馬”,在收集時一定要分清真偽。尤其是珍罕銅元,目前市場上的贗品較多,必須注意識別,以防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