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女車主維權成功,大快人心!落後的4S店模式還能持續多久?

奔馳女車主維權成功,大快人心!落後的4S店模式還能持續多久?

文 /汽車掃地僧

無恥、霸道、傲慢的西安利之星奔馳4S店被暫停運營了。

大快人心。

有人說,這是“庶民”的勝利,但“庶民”遠沒有勝利。甚至,一場“庶民”迫切需要規範汽車消費市場的颶風才剛剛開始。

為什麼?

從引入4S店模式的初衷看,其實,如同“三包”一樣,所謂4S本來是要制約和規範經營者的,卻成了各個利益集團的“附庸”,變成了消費者的“緊箍咒”,幾乎讓每個車主都頭疼過。

01

換車、退還1.5萬金融服務費、十年“一對一”VIP服務......

在西安奔馳女車主與4S店達成和解之後,全國多地包括西安、蘭州、南京、濟南、杭州等掀起了要求4S店退還金融服務費的浪花,儘管眼下這個浪花還不是浪潮般的席捲之姿。

據報道,蘭州的一位女奔馳車主“效仿”西安女車主也坐在引擎蓋上維權——這當真是消費者都“不要臉了”,還是究竟誰最不要臉?

事實上,自從廣本在國內建了第一家4S店後,21年來,有關車主維權甚至過激維權的案例數不勝數,為何單單一個弱女子的哭訴維權就能掀起巨浪,一腳踢開全國上萬家4S店、萬億汽車金融市場的黑幕?

有人調侃,今年央視3·15沒有曝光汽車廠商,消費者的怒氣、怨氣缺失洩洪出口。當然,這是笑言,但引發了一個思考:百年奔馳,為何輸給了一個弱小的女研究生。一家4S店為什麼會走到讓幾億網民唾棄的這一步?

【汽車掃地僧】認為,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除了有全國媒體和央地相關部門的持續關注和介入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技術性的原因,那就是: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

互聯網讓很多行業重新洗牌。

眼下,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零售業、出行、物流、教育、線下消費市場等等,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新勢力不斷湧出,行業的顛覆從開始,到現在從未停止,未來仍將繼續。

汽車製造領域也不例外。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人山人海的不再是豪車展館,最受關注的展臺卻是華為展臺,最忙的人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

華為不造車,但它的5G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正在顛覆汽車業。

02

製造之外,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也在變化,伴隨著中國汽車消費升級和結構性變化,曾經代表車市消費風向標的傳統4S店,現在的境況如何?

奔馳女車主維權成功,大快人心!落後的4S店模式還能持續多久?

先講一個真實的悲催案例。

上個月,【汽車掃地僧】的一位合資品牌經銷商朋友包小姐抱怨說,“現在賣個車太難了,客戶到店量持續低迷、電網銷線索大幅減少......”

“你們家是XX品牌本地第一家店,客戶保有量大,不是還有售後賺錢嗎?”

“賣車虧錢,售後都補了啊!”

“那你們喝西北風啊?”

“對呀,喝西北風。跑了好多員工了,有的去賣保險了,還有的去售樓處賣樓盤了......”

“那你們不是還有廠家的年終返利嗎?”

“別提了,哪有那麼容易拿到,廠家綜合打分的,還要考核金融滲透率的那種。”

......

從包小姐的講述看,4S店早已不再輝煌如初,賣車不賺錢甚至虧錢的交易每天都在發生。

這也難怪,4S店會不斷“創新”巧設名目,收取費用增加利潤了。

03

單店如此,經銷商集團的日子也不好過。

今年3月,各大上市經銷商集團相繼發佈2018年報,整體特點呈現業績分化趨勢。其中,永達汽車、廣匯寶信、潤東汽車、和諧汽車等的淨利潤出現不同程度的大幅下滑。

中升集團則依靠汽車金融、汽車保險和二手車等增值業務的高額增長,營收破千億,利潤微增。

美東汽車雖然營收僅110億,但淨利潤卻同比大增31.6%,主要與其佈局豪華品牌的戰略方向緊密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豪華品牌仍為美東汽車主要核心收入來源,寶馬、保時捷、雷克薩斯銷售收入分別為35.85億元、16.73億元及21.79億元,分別佔新車銷售收益的36.7%、17.1%及22.3%。

不難分析,現在盈利的經銷商,要麼是汽車金融版塊慢慢成為盈利核心,要麼是豪車的溢價優勢仍在。

但面臨的問題同樣嚴峻:一方面,同品牌間各4S店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增收不增利,增收微利的趨勢明顯;另一反面,在車市下行下,增收減利、營利雙降的越來越多,且新的創收手段、新的贏利點尚未找到。

04

4S店輝煌不在,艱難營生,而冬天遠未過去。

這些年,中國的汽車消費也發生了很多變化,4S模式之後,還相繼出現了5S、6S,甚至7S。

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4S店模式過時了,已經不足以支撐新零售時代下的消費者的新需求了?

奔馳女車主維權成功,大快人心!落後的4S店模式還能持續多久?

比如,在汽車行業裡,特斯拉宣佈不再開設門店,甚至今年2月還宣佈要關閉一些展廳,採取純線上訂車模式,消費者也並沒有覺得不適;

而中國的新造車勢力們在城市中心地帶開的店叫做體驗中心;馬雲切入汽車的生意,除了天貓汽車之外,還有汽車無人販售機;蘇寧也開始重金打造O2O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的蘇寧汽車超市;就連傳統車企,也紛紛在城市地標位置開設XX中心......

此外,自從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以來,4店的黑幕一件件被揭開,多個品牌、多地相繼曝出維權事件。

事實上,“4S”從一個用來制約和規範經營者的模式,反倒成了消費者的“緊箍咒”,新車加價、暢銷車加價、加裝裝潢、強制在店上保險、汽車金融......幾乎沒有消費者能逃過。

有業內資深人士尖銳地指出,4S店已成了“死S”店了。到底是以西安維權女車主為代表的維權消費者“不要臉了”,還是誰最不要臉?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