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起源小考

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經過長期的積澱凝聚,逐漸形成了傳統節日,如“年”就是自遠古發展而來的,流傳至今。在如今年的傳統風俗裡,我們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春節起源小考


關於“年”,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太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名叫“年”,生性兇殘,食禽獸、傷人畜。“年”有一個特殊的活動規律,往日蟄伏海底,只在每年最後一天的天黑後才出來,雞鳴破曉時返回,人們將這可怕的一夜稱作“年關”。每到年關之夜,每家每戶都會提前做好晚飯,將雞圈牛欄拴牢,關起大門,全家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一夜吉凶未卜,因此年夜飯置辦得很豐盛,用餐前要先祭祀祖先,祈求上天保佑全家平安地度過年關。吃完晚飯,一家人也不敢熄燈睡覺,而要圍坐在一起說話壯膽。天亮之後,人們才陸陸續續打開家門燃放爆竹,互相慶賀沒有被“年”吃掉。

實際上,“年”的產生與農耕生活十分密切,剛開始時是指莊稼的一個生長週期。中國古代曆法很早就把這樣一個時間週期定為三百六十天。“年”從穀類成熟之義引申為代表特定時間週期的單位,併成為它的主要字義,約在周朝。如許慎《說文》雲:“年,谷熟也。”《尚書·多士》:“爾厥有幹,有年於茲洛。”孔穎達傳:“有豐年於此洛邑。”《穀梁傳·桓公三年》:“有年,五穀皆熟為有年也。”因此,年象徵谷熟年豐。《詩經·豳風》:“自我不見,於今三年。”

不過,當時的年還沒有固定在哪一天。如西周的人民在農曆的十一月間慶祝豐收和新年的到來,這被認為是新年的習俗起源。直到漢武帝時期,朝廷才正式將農曆的一月初一確定為一年之始,春節正式定型。

春節起源小考


只是當時的“春節”都以“元旦”代稱。隋代杜臺卿《五燭寶典》雲:“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夢梁錄》雲:“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旦”字解釋“從日見一上,一,地也。”意思是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即早晨之意。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因此稱“元旦”或“正旦”。當然,春節還可稱“開年”、“開歲”、“芳歲等。

“春節”這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在不同時期特指的內容也不一樣。如漢代人們將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將整個春季叫“春節”。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企業、學校等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府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曆紀元,將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而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至於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則被稱之為“大年三十”。這天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一起吃年飯。年飯過後,熬年夜和發壓歲錢的習俗就開始了,預示著從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

春節起源小考


壓歲錢是過農曆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崇,因為“歲”與“崇”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地過一歲。年年如此,週而復始。

因此,這一節日又被稱為過大年,即春節。每當春節來臨之際,每家每戶都貼上新年畫,營造一種歡歡喜喜的春節氣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