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的白刃战中,三个八路才能对付一个日本军,是谣传么?

二战期间,总是被人津津乐道的白刃战似乎成为中国战场的一大特点,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很少发现日本会对美、英、苏联进行白刃战的纪录,而在中国,白刃战却往往会成为某一场战事的主旋律。


抗战期间的白刃战中,三个八路才能对付一个日本军,是谣传么?

为什么会有白刃战?

二战期间,日本跟中国两个国家都似乎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源短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而中国却在此之前饱受西方列强的剥削,无论是资源还是技术都不符合一个大国的身份。而节省成本的方式都不约而同的放到了节省子弹跟冲锋枪的制作上,直接进行了白刃战。白刃战不同于热武器,其往往作为终结者而登上舞台,更血腥与残暴,这也是日本人“藐视”中国落后武器,体现自己气概的一种表现。

在西方认为最愚蠢的白刃战,却在中日之间上演。德国军事专家在二战期间就指出,近战的正确行动那就是冲锋枪加手榴弹。但是,当资源短缺或者技术不到位的时候,白刃战却时时在中国战区上演。

白刃战中,中日军人到底谁胜一筹?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在抗战初期,日本确实完胜中国军人。在抗战纪录中,百团大战的白刃战,要对付1个日本士兵,至少需要3个八路军战士。

下图是一张抗战初期中国军人休息的照片,可以看出营养跟不上呈现的一种状态

抗战期间的白刃战中,三个八路才能对付一个日本军,是谣传么?

虽然灵敏度不会受到太多影响,但是力量跟持久力,跟抗战初期的日本军相比还是相差一大截的。

日本的冈村宁次曾经就明确表示,中国能跟日本军进行白刃战的,就只有中央军,但是还是有所不如。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中央军配备的是中正式步枪长1.685米(枪身1.11米+刺刀0.575米),三八式步枪长1.801米(枪身1.276米+刺刀0.525米),相差超过10厘米。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前胸跟后背的距离!

抗战期间的白刃战中,三个八路才能对付一个日本军,是谣传么?

宿北战役大伙儿应该有所了解,中央军主力之一胡琏的第11师,眼看胜利再望,在进行最后冲锋的时候,一排日本官兵,插着明晃晃的刺刀冲了出来,直接撂倒一大片,而大败而逃。

哪怕最接近日本白刃战实力的中央军已经如此,何况“山野”出生的八路。

中日白刃战中,谁赢了?

毫无疑问,中国胜出,很多人会问,既然啥啥都不如日本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胜出?因为中国军人心中有一把火,有一腔热血。

“必须有刺刀30米内见红的能力”

在这样的口号之下,面对日寇的无耻侵略,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国军人无所畏惧向前冲去,用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压倒日寇嚣张的武士道气焰!

大家都知道,在白热战中,只有极少的情况才会出现全部歼灭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白刃战造成另一方心理崩溃而溃逃的。在中国先烈的赴死下,哪怕有武士道精神支撑的日本人,也不行。

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由信仰、血性、胆量和勇气汇集而成的一种精神!正是源于这种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中日两军之间的白刃战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完胜而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