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此人死守滕縣,臺兒莊大戰怕又要重蹈中條山戰役慘敗!

1938年3月,日本侵略者相繼在南京會戰、太原會戰中獲勝,野心迅速膨脹,為了迅速實現打通南北交通線的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準備南北夾擊徐州。徐州這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就自然成了關鍵之爭,其中臺兒莊又為徐州屏障,臺兒莊西北之地滕縣為其咽喉,臺兒莊大捷的勝利離不開川軍122師師長王銘章在此堅守的三天三夜。

要不是此人死守滕縣,臺兒莊大戰怕又要重蹈中條山戰役慘敗!

臺兒莊戰役要點示意

臺兒莊戰時背景對於中方相當不利。本來黃河天塹可以極大的遲滯日軍的進攻,豈知駐紮山東最高司令長官韓復榘,大敵當前,還為保存實力打小算盤。韓復榘不戰而逃,造成了嚴重後果。日軍長驅直入,一路濟南,博山、萊蕪,泰安皆失守,致徐州北面大門洞開,給徐州會戰投下陰影。韓復榘的不戰自退,非但使中國軍隊失去了黃河天險,更將濟南、泰安等地拱手讓敵,其後果之惡劣,實難形容。後被蔣介石軍法處置,他也因此成為在抗戰中第一個被處決高級將領。

要不是此人死守滕縣,臺兒莊大戰怕又要重蹈中條山戰役慘敗!

王銘章像

由於前面的不戰而退,整個會戰的佈局還沒有完成,而日軍氣勢洶洶的撲向臺兒莊西北重鎮滕縣。師長王銘章率領122師負責狙擊任務,為大戰佈局準備拖延時間,也為以後的臺兒莊之戰勝利奠定基礎。

122師在經歷山西太原會戰之後,已經大幅減員。一般每個師三個旅,現在勉強湊湊只能有兩個旅。武器裝備都是用的出川時的舊槍,加之蔣介石打心思,藉機收編,削弱川軍實力,缺失的彈藥基本沒有補給,甚至沒槍的人只能拿前面陣亡士兵的槍用。而對手第十師團一路幾乎沒受到抵抗,士氣正高,認為拿下這個小縣城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這支部隊是真正的滿編師包括有專門的機槍大隊,輕裝甲中隊、炮兵大隊,工兵中隊以及野戰醫院和運輸中隊。師長王銘章自進入滕縣就展開佈防工作,構築城外,城內諸多防禦工事。

要不是此人死守滕縣,臺兒莊大戰怕又要重蹈中條山戰役慘敗!

日軍在飛機掩護下進攻

3月14日,日軍步兵數千人,在大炮、坦克和飛機的協同下,開始向滕縣外圍中國守軍發起攻擊。由於缺少反裝甲武器,和對空武器,122師官兵被日軍強大的空地火力壓的抬不起頭來,很快陣地就陷入了肉搏戰,戰士拿起早就準備好的大刀和手榴彈和敵人浴血奮戰。坦克打不動,就身綁手榴彈同歸於盡,面對披堅執銳的日軍,戰士們也不畏懼,聲嘶力竭怒吼拿著明晃晃的大刀劈頭蓋臉向日軍砍去。激戰一日,我軍傷亡慘重,但同樣予敵重創,日軍迫於我軍視死如歸的精神,加之很大的傷亡,多生怯意,先退出了戰場。

要不是此人死守滕縣,臺兒莊大戰怕又要重蹈中條山戰役慘敗!

城門激戰

15日,日軍正面強攻不成,又拿出了老套路,就是側翼迂迴,包抄的戰術,這是日軍戰場從始至終慣用的戰術。由於後方還在戰略部署,統籌規劃之中,沒有多餘的兵力支援滕縣,我軍被迫撤入城中。日軍隨即攻城,但即遭痛擊。在日軍多番的炮擊下,有幾處城牆被炮火炸塌,日軍趁勢從這裡進攻。王師長緊急在炸塌的城牆對面部署幾挺機槍,在塌口兩側緊急馳援人手,三面夾攻,日軍始終未能突破,且付出慘重代價。在這狹小的地方,雙方短兵相接,我軍與日軍死者相疊,竟與城牆般高。

王銘章下定死守決心,堅決執行命令,當即封堵南北兩座城門,在四門張貼告示,沒有師長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違者就地正法。

16日,情況危急,戰事逐漸不支,軍委急命湯恩伯增援。這時候國軍的老毛病又犯了,一人有難,八方靜看。他不想消耗自身實力,命增援部隊走半天歇半天,好不容易到達滕縣了,得知滕縣正受強大敵軍圍攻,便藉口機動作戰,將部隊迂迴向滕縣東北峰山以東地區開去。

17日,王銘章發出最後一封給蔣介石的電報:“目前敵用野炮、飛機,從晨至午不斷猛轟,城牆缺口數處,敵步兵屢登城垣,屢被擊退。憶委座成仁之訓,開封面諭嘉獎之詞,決心死力扼守,以報國家,以報知遇。”

此時王銘章為鼓舞士氣,將指揮部搬到了城中央的十字路口上,全城守軍都能看到“我們的師長還在”。

最後時刻,王銘章師長召集餘部說:“韓復榘,湯恩伯等人那是為己不為國,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你們聽著,那是為國不為私”。好一句“為國不為私”,之後王銘章師長命人砸毀電臺,親自上西北城牆,指揮警衛連一個排進攻西門城樓,該排全部陣亡,決定到西關車站繼續組織防守,腹部中彈,並再次負傷,用手槍飲彈殉國。當時滕縣縣長周同知道後,從城牆跳下,陪同殉國。王師長殉國後,整師的將士大多數在與日軍的死拼中犧牲。

滕縣之戰,中國守軍以傷亡5000餘人代價斃敵2000餘人。王銘章將軍指揮第41軍,挫敵鋒芒,阻敵銳進,為徐州臺兒莊一帶中國軍隊的集結贏得了時間,也使日軍第十師團受到較大損失,為爾後的臺兒莊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五戰區李宗仁評價:“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臺兒莊大捷?臺兒莊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

要不是此人死守滕縣,臺兒莊大戰怕又要重蹈中條山戰役慘敗!

蔣介石題字

王銘章奮勇抗戰受到高度評價,並追贈為陸軍上將。王銘章將軍靈樞經武漢、重慶、成都運回其家鄉新都,沿途各地紛紛隆重舉行悼念、祭奠儀式。歸葬老家新都的王銘章將軍墓園,其楹聯由蔣介石親自撰寫:“執干戈以衛邦家,壯士不還,拼將忠誠垂宇宙;聞鼙鼓而思將帥,國殤同哭,忍標遺像肅清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