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東方馬奇諾防線”為何被日軍視為“盲腸”?


近代中国的“东方马奇诺防线”为何被日军视为“盲肠”?​儘管中條山文明已經隨著冷兵器時代的遠去而失去了往日輝煌,但由於地處晉豫交界的要地,它的軍事意義卻從未下降過,甚至變得比以前更為重大。抗日戰爭裡,中國軍隊將中條山視為關中門戶,因為日本人想打進西安,必須先拿下中條山。而日本人在佔據中原後,將中條山稱為“盲腸”,認為拿不下中條山,帝國就是得了“盲腸炎”。


近代中国的“东方马奇诺防线”为何被日军视为“盲肠”?​於是,日寇在1937年至1941年初期這短短3年多的時間裡,13次圍攻中條山,但都被衛立煌指揮的中國軍隊擊退——當時的中國軍隊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那群號稱"冷娃"的陝西子弟兵,即國民革命軍第17路軍,楊虎城將軍的家底。他們血戰3年,用傷亡兩萬多人的代價,把不可一世的日本人一直拒阻在潼關以外。

近代中国的“东方马奇诺防线”为何被日军视为“盲肠”?​為此,有音樂家曾譜曲讚美道:“中條山,高又高,它是我們的齊格菲,它是我們的馬奇諾。”抗戰正面戰場最為悲慘的一場戰役,也是在中條山打響的,史書將其稱為"中條山戰役"。
近代中国的“东方马奇诺防线”为何被日军视为“盲肠”?​由於準備不足和指揮不當,會戰中的中國軍隊節節敗退,損失慘重:第3軍軍長唐淮源率全軍血戰至最後一人,在大雨滂沱中舉刀自戕殉國;12師師長寸性奇左腿被炸斷後不願被俘,拔槍自盡,麾下官兵無一人脫逃,全軍殉國。戰役結束,中國軍隊損失近8萬人,被當時的國民政府視為抗戰中"最大之錯誤"和"最大之恥辱"。所以在近代人眼中,中條山被稱為“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近代中国的“东方马奇诺防线”为何被日军视为“盲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