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建议家长读一读

孩子呱呱坠地后,无论从血缘关系,还是从亲密程度,父母都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

倾其所有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来陪伴和教育孩子,就是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你最爱的人,可能最后却成功最恨你的人!

2018年,台湾的一部电视剧——《茉莉的最后一天》引发了无数父母的深思。

茉莉的妈妈是留美归来的硕士,本来有机会当教授的她,因为孩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成为了一个全职妈妈。

因为心有不甘,她把心中的怨气全都发泄在了两个女儿身上。

每当女儿的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她就会搬出这套说辞,给女儿施压。

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建议家长读一读

“你对得起我们吗?”更是成为了她的口头禅。

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建议家长读一读

给孩子打车费,也要强调是自己省出来的,告诉孩子不好好念书,就是不孝。

她把自己没能成为教授的人生缺憾,都投射到孩子身上;她为孩子付出的心血和牺牲,都希望女儿能够用出人头地来“回报”她。

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建议家长读一读

她只看到了女儿优异的成绩,却没有看到女儿手腕上的疤痕和女儿压抑的内心。

在妈妈日复一日的高压和抱怨下,不堪重负的茉莉,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选择了自杀。

父母放弃自我,有时就是对孩子最深的害。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乔英子和妈妈的关系一开始看似很好,英子乖巧听话,妈妈每天为她准备一日三餐,每晚给她准备要做的试卷,还要给她做各种补身体的营养汤,英子都一一接受。

然而随着孩子高考压力的加大,父母间一系列的矛盾,以及她没有权力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甚至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再加上学长丁一跳楼自杀,让她一时间崩溃了,整宿的失眠、发呆,让她精神最终崩溃,差点跳海自杀!

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建议家长读一读

乔英子妈妈宋倩面对孩子的抱怨,也几乎崩溃,痛苦地问到:你为什么非要去南大呀,你是妈妈的一切!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教育其实是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从刚出生到十八岁,孩子会逐渐形成自我,会成为真正的独立的个体。

一直以知性、独立形象示人的董卿,在初为人母的那段时间里,也曾思考过是否该为孩子牺牲自己对事业的追求。

像全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生了孩子后的董卿,曾一度把生活的重心全都放在孩子身上。

在家里全心陪伴孩子的那段时间里,董卿常常在是做全职妈妈还是继续工作之间徘徊不定。

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建议家长读一读

直到有一天,朋友的一句“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让她终于下定决心,继续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尽管孩子对她而言很重要,但是他不想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继续成长的可能。

孩子是父母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是父母生命中的全部,我们可以为了孩子牺牲时间和精力,但千万别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想要的人生。

别为了孩子好,就牺牲自己本可以更好的人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长远意义上的对孩子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