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這位大臣下令:按豬肉價“賤賣”大批尼姑

稍微熟悉中國歷史的人肯定清楚,人稱“髒唐爛漢”,顯然,在追求幸福生活方面,這兩個朝代大手大腳,往往能容納外來人口,一起塑造自身生活。

殊不知,趙宋時代,趙匡胤視野內傷具備文人素質,當時,朝廷有意弱化各地的軍事力量,因此,最上講究的莫過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即便宋徽宗這樣的書畫高手,都跟著名歌姬“李師師”打得火熱。

到了明代,五花八門的規矩就開始約束各界人士了,想必,明清兩代禮法沉重,規矩龐雜,對於“八大山人”之類的特殊身份,想過無拘無束的好日子,早就成了一句令人發笑的“夢話”。

古代中國,非常講究禮義廉恥,可惜,有一類女子卻是在這種嚴苛的限制之外,那就是佛門女子,俗話說,無非是“女尼”了。

明朝這位大臣下令:按豬肉價“賤賣”大批尼姑

西漢剛建立時,漢惠帝為了增加人口,曾經下令對“大齡”女性徵收單身稅:“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也就是說,年滿15歲的姑娘,如果不及時出嫁,就要收五倍的稅負,這樣的高額支出,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絕對承受不了,因此,只能把在家的女兒趕緊嫁出去。

明朝永樂年間,一位苦心讀書的寒窗士子,進京趕考,卻被一群尼姑搶進了寺廟。

幾個月後,那位風度翩翩的年輕公子,早已瘦得皮包骨了。還用問嗎,那群年輕尼姑,一定強迫那位書生幹下了違心的事。對此,官方嚴令:不滿59歲的女人,不能做尼姑。顯然,官方期望尼姑“老齡化”。

其實,明代落髮為尼者,已不再恪守朝廷的法令規則。在北京的一些寺廟中,擅自剃度為尼的婦女,日漸增加,地方官對此毫無方法。

明朝這位大臣下令:按豬肉價“賤賣”大批尼姑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女人期望“落髮”呢?

據史料記載,這些婦女“有因不睦六親,棄背怙恃夫男,悍然削髮為尼”。基本上都是感情受傷的一些人,每當碰到令節或每個月的朔望,她們在寺院內傳經說法,“誘引男婦,動以千計,夜聚曉散。”

明朝萬曆年間,有位大臣周儒教巡視蘇州時,驚異地發現,很多地方官員對眾多尼姑留宿男子的事件,居然毫無辦法。

想不到,周儒教卻提出解決辦法。他認為:不守禮法之人,以“豬肉價”,論斤數兩,賣紿那些鰥夫。所謂“鰥夫”,專指那些死了老婆的男人們。

周儒教下令:“以衡量準其肥瘠”,“每斤依照豬肉價錢賣給鰥夫。”

明朝這位大臣下令:按豬肉價“賤賣”大批尼姑

也就是說,將這些不守規矩的尼姑們,按照當地的豬肉價格,論斤稱,賣給那些可憐的“老光棍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