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回答一下,四輪後驅(差速器),實際上就是一個輪在驅動對嗎?怎麼樣?

一世風輕月朗


四驅汽車在四驅時每個輪子都有動力,但由於有差速器,在轉彎或左右輪胎阻力不一致的情況下,兩側輪子的扭矩和轉速會不同,甚至一側輪子制動另一側輪子轉。


宇瞰乾坤


後驅側後不是一個輪在驅動!是一對輪在驅動!

汽車在轉彎時車輪的軌跡是圓弧,如果汽車向右轉彎時,在相同的時間裡,左側輪子走的弧線長度比右側輪子長;同理汽車在向左轉彎時,右側的輪子,走的路程比較長。為了不產生轉向干涉現象,外側的輪子就要比內特的輪子快一點(轉向干涉現象會使汽車轉向困難)。

法國雷諾集團的創始人雷諾先生髮明瞭一直沿用至今的差速器。簡單來說,差速器就是一個可以使兩側車輪以不同的轉速前進的裝置。差速器很好的解決了汽車在不平路面以及轉向時左右驅動車輪轉速不同的需求。

差速器按照佈置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佈置在前驅動橋或後驅動橋的差速器,分別稱為前差速器或後差速器,他們都屬於輪間差速器;另一類是佈置在四驅汽車的中間傳動軸上的差速器,用來調節前輪和後輪之間的轉速,稱為中央差速器。

典型後驅車,如寶馬的大部分車型的前置後驅FR佈置,後副車架下就是後驅動車橋,差速器大致的樣式是這樣的:

有些後驅和四驅車的差速器為了特定需要還會在後差速器中加裝鎖止器,在一側車輪打滑時,可以為另外一側的車輪輸出更多驅動力。

四驅車在中央分動器上一般還會安裝前後橋差速器,種類很多,有多篇離合線滑差速器,託森差速器等

各家差速器的樣式不一,現在電控式有逐步取代機械式的趨勢。等輪轂電機成熟了,差速器也就要推出歷史舞臺了。


行之御風


【白金暢遊】首先要了解汽車差速器構造原理,差速器一般由左右半軸齒輪、二個行星齒輪、錐形齒輪組成,工作原理是輸入軸動力經錐形齒輪、行星齒輪、左右半軸齒輪、輪轂,驅動車輛行駛。

正常情況下,二半軸傳遞動力相等。當一側路面阻力變化或轉彎時,其中一個半軸即繞行星齒輪轉動,也隨半軸自行轉動,此時左右輪輸出動力有別,但需求合理,滿足運行需求。

規避左右輪胎因摩擦力不同,二半軸動力卻相同,致使車輛運行不暢,易發生事故的現象。安裝差速器就很好地解決了,左右半軸速度不同、左右輪阻力有別,卻仍可滿足前行轉向的需求。可見,一個輪在驅動是有誤解之處。


白金暢遊


不對,是兩個後輪都有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