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埋葬耶律阿保机及皇后述律平的辽祖陵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哈达英格苏木石房子村西北,有一座陵墓。墓地周围古木参天,小溪潺潺,是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这便是埋葬着耶律阿保机及皇后述律平的辽祖陵。

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埋葬耶律阿保机及皇后述律平的辽祖陵

述律平,小字月里朵,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神册元年(916年),加号"应天大明地皇后",史称辽应天后。述律平文可治国,武可安邦。在耶律阿保机铁马金戈、势如破竹的征战中,她一直陪在身边,建言献策,为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埋葬耶律阿保机及皇后述律平的辽祖陵

耶律阿保机 述律皇后

911-913年,耶律阿保机平息了“诸弟之乱”后,在述律皇后的计策下,借盐池之会将其他七个部落的酋长尽数毒杀,使各部再也没有力量抗衡。

时机终于成熟,916年,耶律阿保机效法中原正式称帝,国号“契丹”,后改为“大辽”,建元神册。耶律阿保机建立了以契丹贵族为核心的政权,确立了皇位世袭制度。

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埋葬耶律阿保机及皇后述律平的辽祖陵

契丹国

928年,耶律阿保机死在了战胜渤海国率军回师的途中。第二天,应天皇后述律平就把契丹国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为什么述律平能掌握国家大权?这跟契丹“帝后共治”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帝后共治”

在辽代,国家的统治是由皇帝家族与皇后家族共同实施的。皇权与后权并立,皇后参政、议政,甚至颇具独立性的后族势力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皇后的思维和行动在不同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皇帝的执政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辽代历史发展的进程。

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埋葬耶律阿保机及皇后述律平的辽祖陵

辽上京遗址

耶律阿保机驾崩后,理应由太子耶律倍继位,但是述律皇后坚决反对,立次子耶律德光为皇帝。为了达到废长立幼的目的,她不顾群臣反对,临朝称制,独揽大权。为了排除异己,她想出了一个心狠手辣的计策。

一天,述律皇后将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召集起来议事。

述律平问:你们思念先帝吗?

大臣们回答道:受先帝之恩,岂能不思!

述律平:既然思念,为何不随先帝去呢?

于是,100多名跟随耶律阿保机出生入死的文武重臣先后被拉去殉葬。

汉族将领赵思温,骁勇异常,战功显赫。

有一天,述律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赵思温殉葬,赵思温不慌不忙地说:“先帝亲近之人莫过于太后,太后为何不以身殉葬。我等臣子前去侍奉,哪能如先帝之意?”

述律平顿时哑口无言,过了一会说:“儿女幼弱,国家无主,我暂时不能去。”说完,毫不犹豫用镔铁砍断自己一只手代替自己去陪葬。

述律平的残忍由此可见一斑。这件事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从此,皇亲国戚、满朝文武对述律皇后唯命是从。

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埋葬耶律阿保机及皇后述律平的辽祖陵

947年,耶律德光驾崩。述律平打算立幼子耶律李胡为帝。心有余悸、不甘坐以待毙的大臣们决定另奉新君,拥戴耶律德光的孙子——耶律兀欲为帝,以求生路。

述律平派幼子耶律李胡讨伐,然而,无勇无谋的儿子屡屡失败。无奈之下,述律平和孙子耶律兀欲达成“横渡之约”,承认耶律兀欲称帝。暗中述律平与小儿子耶律李胡密谋造反,失败后,被耶律兀欲幽禁。强悍一生的辽国“断腕太后”述律平,在幽禁中度过了余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