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健身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卧推的重量很难提升,难以完成标准的引体向上,硬拉时前臂总是先力竭等,对于新手来说,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目标太高,从而导致训练重量过大,或者是目标肌群的力量不足;但对于有一定训练基础的人来说,如果不提升训练重量,就无法继续增肌增力,而盲目的提升训练重量,又很难靠自己完成标准动作,这似乎陷入了死循环,下面就介绍一种健身技巧,可以帮助你冲击大重量训练,在训练中找到目标肌群的发力感,同时也能帮助你更快的完成标准引体向上。

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辐射定律

辐射定律是由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查尔斯·谢林顿提出的,其含义是主动收缩的肌肉会影响其相邻的肌肉,使它们也紧张起来,从而配合主动肌发力。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说就是:当你出拳时,小臂肌肉会紧绷,大臂肌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发力,对于上肢力量较发达的人来说,胸肌、背肌乃至核心肌群都会参与进来;而对于职业拳击手来说,他们会通过扭胯来让下肢也参与其中,从而达到最大的出拳力量。

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应用

1.引体向上

双手紧握单杠,即四指与拇指对单杠形成全包围的状态,这样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小臂肌肉紧绷,也会带动背肌主动收缩,从而完成动作;而如果采用空握,即四指与拇指对单杠形成半包围的状态时,就很难让背肌主动发力,甚至找不到背肌的发力感,这往往增加了动作难度。也就是说,当运用辐射定律做引体向上时,是让上肢肌群尽可能地参与进来,而当不采用时,相对来说更偏向于针对背肌的孤立训练。

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2.卧推

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卧推时最好采用全握,而从发力的角度来讲,如果想让胸肌更加孤立,那么半握的效果会比全握更好。因此,对于想要冲击大重量的人来说,可以采用全握的方式,双手用力握住杠铃杆,使手背与前臂形成一条直线,这时小臂肌肉会紧绷,大臂以及胸肌也会主动收缩发力,从而让整个上肢肌群尽可能的参与进来,同时手腕处于传力而不是受力的状态,避免了受伤;当身体已经适应此重量后,可以采用双手轻握杠铃杆的方式,使胸肌更加孤立。

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3.杠铃弯举

以上两个都是应用辐射定律的正面例子,接下来介绍一个反面例子。杠铃弯举是针对于肱二头肌的孤立训练动作,所以应尽量减少其他肌群的参与,如果两手紧握杠铃杆,那么前臂肌群就会收缩发力,同时分担了肱二头肌所承受的部分压力,也就是说,此训练重量并不是肱二头肌所能达到的,也就变成了复合动作。其正确方法是将杠铃杆放于掌心,手指呈打开状态,若是担心杠铃滑落,可以使拇指和四指对杠铃杆呈包围状态,但不要握紧发力,此时会让肱二头肌处于孤立状态,训练效果更佳。

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大部分上肢训练动作都可以应用辐射定律,这也可以帮助你让目标肌群主动收缩发力,从而找到发力感。

如果想要在引体向上、卧推或者是硬拉中更好地利用辐射定律,前臂肌群的发达程度决定着一切,而前臂肌群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以致于做大重量硬拉或者悬垂抬腿训练时,前臂总是感到酸痛无比,甚至会影响动作的进行,下面就介绍两种训练前臂肌群的动作:

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平衡杠铃

此动作主要针对前臂的外展肌和内收肌,同时也能提升双手的抓握力。其动作要点如下:

  • 单手抓握杠铃杆的中心位置,虎口朝向身体前方,使杠铃前后方向放置
  • 可以人为的制造晃动,以通过前臂肌群发力来保持杠铃不滑落。
  • 为了增加动作难度,可以偏心抓握,使两侧重量不均衡,从而通过前臂肌群发力保持杠铃平衡不滑落。
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腕关节翻转

通过上下翻转手腕,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前臂和腕部的拉伸感,而借助杠铃的重量,就能够实现训练前臂伸肌和屈肌的目的。其要点如下:

  • 双手放于体前,虎口相对抓握杠铃杆。
  • 向手背方向旋转杠铃30秒到60秒,接着向手心方向旋转杠铃30秒到60秒。
做不了引体向上,卧推重量难以提升?辐射定律来帮你!

在大多数人的训练中,通常只会在意动作整体的标准性,而忽略双手的握法,而空握与全握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这其中就反映出了辐射定律的重要性,把它应用得到就可以事半功倍,而不以为意则会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喜欢博浩的文章请点赞,分享!也可在评论区留言哦!坚持日更!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