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的崛起之路-攻灭十国,称雄东南,争霸中原

吴国,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崛起于长江下游地区,疆域在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吴国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吴国的崛起之路-攻灭十国,称雄东南,争霸中原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的属国,吴国的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吴国在伍子胥和孙武的指挥下,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等国,之后吴军大破楚军,攻入郢都,险些灭亡楚国。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吴国的霸业走向巅峰。

吴国的崛起之路-攻灭十国,称雄东南,争霸中原


吴国的崛起之路上,攻占吞并了无数的小国,现在有据可查的有十个国家,现在按照时间顺序一一梳理。

公元前529年,吴王馀眛在位时,吴国攻灭来国:州来国为中国商、周时期存在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市区、凤台县、寿县一带。公元前529年,州来国为吴国所灭。

公元前518年,吴王阖闾在位时,吴国攻灭橐皋国:橐皋国,偃姓,春秋时期,群舒消灭了庐国,其一支进入巢湖北方,挖取巢国地盘,建立橐皋国,在今巢湖市居巢区柘皋镇及肥东县东部一带。公元前519年,因边界纠纷,吴王僚使公子光伐楚,隶属于楚的方国钟离和巢国,以及处于钟离国和巢国之间的柘皋国也随之被灭,归于吴国。

公元前518年,吴王阖闾在位时,吴国攻灭巢国:春秋时期巢国因卷入楚国与吴国的纷争,在公元前518年,吴国灭掉了巢国,巢国后代公族便以原国名作为姓氏。

吴国的崛起之路-攻灭十国,称雄东南,争霸中原


公元前518年,吴王阖闾在位时,吴国攻灭钟离国:春秋时期钟离国因卷入楚国与吴国的纷争,在公元前518年,吴国灭掉了钟离国。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在位时,吴国攻灭徐国: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都城为徐城,在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周敬王八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徐国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在位时,吴国攻灭钟吾国:钟吾国疆域在今江苏省新沂市全域、宿迁市市区一带,国都司吾城,在今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镇新宅村。吴王曾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钟吾古国国小民贫,不堪一击,旋即灭亡。钟吾被并入吴国。

春秋时期,吴国吞并邗国:邗国北与淮河下游的赢姓小国淮夷接壤,东临大海,南隔大江与吴国相望,西与宗、群舒、六、英、梦等国为邻。邗国包括现代的扬州、泰州两个地级市的辖区,还包括安徽中部几个县。邗国在春秋时为吴国吞并,成了吴国的一部分。

吴国的崛起之路-攻灭十国,称雄东南,争霸中原


春秋时期,吴国吞并梅国:梅国是周代子姓诸侯国,周武王灭商后封梅伯的玄孙于黄梅,今属湖北。春秋时,梅国东迁梅城,在今安徽亳州东南。吴越交战时,梅国又迁至梅里,在今江苏南部,成为吴国的一组成部分。

春秋时期,吴国吞并西淹国:西淹国都城为淹,在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国后被吴国所灭,成为吴国的行宫。

春秋时期,吴国吞并淮夷国:淮夷国是个小国,在淮河流域。夏商周时期的中原王朝与淮夷多有征伐记载。后被吴国所灭。

吴国的崛起之路-攻灭十国,称雄东南,争霸中原


吴国在国势巅峰之际,骤然陨落,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偷袭亡国。

公元前475年,越王夫差围困吴国。后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夫差悔不听吴子胥之言,自杀而死。

吴国在内有雄主外有强兵之际,竟然亡国,让人唏嘘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