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就躲,不敢承擔責任:別擔心,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有一種人,遇到事情總是想要逃避,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和人溝通,因此經常招致親人朋友乃至工作夥伴的不滿。

那這種逃避的人到底都在想什麼呢,他們的心裡狀態應該是怎樣的呢?

這種人普通有一種自卑情結。

遇事就躲,不敢承擔責任:別擔心,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什麼是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是由自卑情結獲缺陷感引起的應激狀態,心理逃避和對虛構的優越感的代償性驅動力。

比如說一個人,明明是自己做了錯事,但是卻不敢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相反,他會學著去逃避,因為在逃避的過程中會給他帶來一種虛擬的優越感,哪怕這種優越感的代價,是要別人替他承擔責任。

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是會非常不滿的,他們逃避工作,和同事一起做事,出了問題問責的時候,整個人就跑了,或者是漫不經心的工作,懶惰.....

遇事就躲,不敢承擔責任:別擔心,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阿德勒曾經說過:每個人都被3種力量束縛著。

第一種力量,是為了與地球資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須進行工作

第二種力量,是為了以自己孱弱的軀體對抗生存環境中各種危險而必須與其他人類配合、相處

第三種力量,是為了繁衍後代而必須面對和處理兩性關係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是需要同他人進行交往和連接的,但是如果當一個人非常的自卑,他就會斷開這種連接,而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你會發現他開始逃避很多的事情。

所以,不管選擇什麼職業,他們總是會對這份職業不滿。

甚至有的時候,會形成非常大的錯覺,為什麼我如此努力,但是仍舊平平庸庸,更有甚者會認為自己懷才不遇,眼瞅著自己的年齡一點點的變大,其實自己也很心慌,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那這種自卑情節,這種自卑心理,怎麼才可以解決呢?

遇事就躲,不敢承擔責任:別擔心,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怎麼做?

既然逃避的本質,是斷開與他人的連接,那我們想要解決這種問題,我們要學著重新建立這個連接,重新找回對他們的興趣,也就是阿德勒說的,重新建立人與自然,與社會,與兩性的關係。

阿德勒說,自卑本是促進使人進步的動力。


因為自卑催生人制定發展自我的“優越目標”,如果一個人人確定了自己的優越目標,他的生活方式將不再有偏差,一切行動都將切合這一目標,而讓我們得不到發展,甚至更深地受困於自卑的,是我們對優越的解讀出現了偏差。

而善於利用自卑情結的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取得了成就。比如達爾文,濟慈,康德,培根,拜倫,他們的成就,都與自卑情節有一定的關係。

遇事就躲,不敢承擔責任:別擔心,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01尋找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都有一個共同標誌...他將個人以建立在對他人生命的貢獻之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於他人有益,我就真的很難自卑下去。

就連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霍金,也是有“自卑”情結的,只是他的這種自卑情結來自於生理的缺陷。

只是這種缺陷並不因經歷本身所帶來的衝擊而受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驗的意義決定了我們“受到創傷”。

所以,超越身體癱瘓,不能發聲所帶來的不適,霍金的黑洞理論,霍金輻射理論所實現的超越,所實現的自己生命意義的探尋,其實很深層次上,也源於自卑的超越。

所以,與其迷茫,不如去闖;與其自卑,不如超越。每個人都會害怕,但是困難終歸是要去面對的,這個面對困難的過程,也就是我們不斷變好的過程。

遇事就躲,不敢承擔責任:別擔心,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02學會與人合作

法拉奇的《別獨自用餐》說過,85%的成功來自社交能力

法拉奇出生在一個生產鋼鐵和煤炭的小鎮,當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哈佛商學院了之後,他意識到自己與有錢人的小孩有很大的差距,感到非常的自卑。但是自卑過後,他很快發現商學院的同學,受約翰.韋恩個人主義的影響,大家都比較傾向於做獨行俠。

只有他意識到了人脈的重要性,通過結交有錢人,獲得了各種的便利,甚至是跨越階級的限制。

他也認識到:要想在一個領域成功,尤其是商業領域,必須與人合作,而不是互相隔絕,互相猜忌

。雖然說自卑情結會讓人產生消極的情緒,甚至是自我懷疑,但是聰明的人,能夠把這種自卑,在社會的連接中,轉化為更利於事業發展的動力。

遇事就躲,不敢承擔責任:別擔心,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03學會幫助他人

之前說過,阿德勒說自卑受著3種力量束縛: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兩性。而這種束縛,最核心的地方是連接。所以,我們是能夠通過幫助別人來實現自己自卑的超越的。

對於每個人來說,自我意義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真正的意義是從與人交往中體現出來的,一個人的意義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每個人都在力爭與眾不同,但如果並不明白自己的成功和卓越是建立在為他人作貢獻的基礎之上,那麼錯誤就難以避免。

因此,再說逃避這種自卑情結,該怎麼解決。就應該多去與人溝通,多去幫助人,從而在幫助人的這個過程中,增進他對人類夥伴的興趣,實現與人結伴的追求


在這種關係的建立中,找到一種平等的心裡連接,並且在這個連接的過程當中,逐步的化解自己的自卑情結,再次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用選擇逃避的方式,而是能夠坦然的接受問題,面對問題。

遇事就躲,不敢承擔責任:別擔心,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而不必畏懼這個問題會帶給自己多大的困擾,要知道,這種自卑情結,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每個人的處理方式和看待方式都不一樣,所以,也導致了不一樣的結果。


所以,哪怕在面對自卑這個問題上,我們的程度都不一樣,但是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並且再此過程中不斷的克服困難,完善自己,不再逃避問題,實現超越,成為一名優秀有責任感的成功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