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白蛾蜡蝉"兴起,可造成龙眼树弱、引发煤烟病,防治需趁早

龙眼白蛾蜡蝉,是龙眼种植过程中常遇的一种害虫,近几年发生愈来愈严重,尤其是在夏秋高温高湿时候,如果防治不当导致白蛾蜡蝉大爆发,就会对龙眼的树势及后期产量、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让农户头疼不已。

暖春“白蛾蜡蝉

一、为什么"白蛾蜡蝉"大发生会让农户头疼不已呢?

1、白蛾蜡蝉危害大

龙眼树发生白蛾蜡蝉后,它们的成虫和若虫会大量聚集在一起龙眼树的枝条,尤其是在隐蔽的枝条上进行取食危害,它们会利用口器刺吸枝条的汁液,严重发生下会导致枝条衰弱、叶片萎蔫,最终削弱树势;

除此之外,白蛾蜡蝉取食后排出的粪物含有大量蜜露,煤烟病菌会以这些蜜露为生长营养物质,然后不断繁殖导致龙眼树大面积发生煤烟病,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龙眼的生长无疑是"雪上加霜"。

暖春“白蛾蜡蝉

引发“煤烟病

2、白蛾蜡蝉食料广

白蛾蜡蝉对龙眼来说是主要的虫害之一,但它们除了危害龙眼树之外,还可以在芒果、荔枝、柑橘、番石榴等果树上取食危害,所以具有广泛的食物来源;同时成虫具有短途飞行能力,所以它们具有一定的转移危害特性,对果农来说统防很重要。

3、白蛾蜡蝉防治难度大

白蛾蜡蝉与蚧壳虫有些相似,它们的体表都有一层蜡质层或者蜡丝覆盖着,同时成虫又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这样就导致常规、没有内吸作用或者没有强渗透性的药剂无法有效灭杀它们,所以在白蛾蜡蝉大量爆发时对果农来说防治难度会加大。

暖春“白蛾蜡蝉

二、那么"白蛾蜡蝉"在田间长什么样子呢?一起来看下

· 成虫长这样:白蛾蜡蝉的体长中庸平均在23毫米左右,身体颜色通常为白色,但也有部分为淡绿色的,同时成虫的身体表明都被一层蜡粉包裹着,手碰到它们就会留下一层白色蜡粉;成虫头部比较尖细呈锥形,背面有三条比较细长的脊,呈隆起的状态;成虫的前翅形状如同一个三角形,后翅则相对短小,而且为半透明形状。所以远处观察,会发现成虫会双翅合并停在枝干上取食,犹如白色的"纸飞机"。

· 若虫长这样:白蛾蜡蝉的若虫身体呈平扁状的长椭圆形,而且全身都是白色的,身体周围包裹着如果棉花一般洁白、柔软的蜡质物,同时尾部体背上长出很多条细长的白色蜡丝;正面观察会如同"孔雀开屏"或者传说中的"九尾妖狐"一般美丽。

· 卵长这样:白蛾蜡蝉的卵为长椭圆形,如同一粒淡黄色的大米,卵块通常会被产在较隐蔽的地方,而且呈现一排一排的形式产在一起,如果仔细观察会看到卵粒的表面有明显的网纹。

暖春“白蛾蜡蝉

三、田间哪些因素会引起"白蛾蜡蝉"的大发生呢?需要留意

1、首先与白蛾蜡蝉繁殖能力强、隐蔽性好有关

白蛾蜡蝉虽然在一年的时间内只能发生2代,但雌成虫具有孤雌生殖能力,它们很少进行两性生殖,所以在食物来源充足的情况下,毫不夸张的说可以进行无限繁殖;同时它们喜欢躲藏在茂密枝条出或者比较隐蔽的内堂处进行取食、繁殖,同时若虫和成虫都都蜡质物覆盖保护着,所以它们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2、其次与田间的环境条件适宜有关

白蛾蜡蝉虽然在开春天气回暖就开始进行取食活动了,但此刻田间的温度、湿度没有那么良好,所以它们不会大量繁殖、取食;等到夏天和秋天出现高温高湿天气时,它们就会频繁活动,包括取食、交配等,所以田间的温湿度适宜会加重白蛾蜡蝉的发生。

暖春“白蛾蜡蝉

3、最后与人为防治方面的不足有关

  • 滥用大量高毒化学药剂导致误杀了大量的天敌

前面也提到了,白蛾蜡蝉之所以这几年发生愈来愈严重,一部分原因就是其天敌如草蛉、瓢虫和螳螂等都消失了,原因是果农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过度依赖化学药剂进,大量高毒农药的滥用会误杀大量天敌,导致白蛾蜡蝉没有天敌的制约而大量发生。

  • 果农没有掌握白蛾蜡蝉的防治适期

白蛾蜡蝉是以成虫和若虫的形态进行越冬的,到了第二年的开春气温回升它们就会进行取食活动,此时是灭杀一代若虫的最好时机,因为此时的若虫除了抗药性低之外,它们身上的蜡丝也相对少,同时灭杀了这一代的若虫可以减少后期的发生基数,但很多农户都是见成虫才开始打虫,导致防效没有那么理想。

  • 龙眼采收后清园工作没有细致

天气进入冬季后,白蛾蜡蝉就会以成虫和若虫的形式在树干、枝条或者叶片背面、树皮裂缝等比较隐蔽的场所进行越冬,如果果农在清园时没有对龙眼树进行修剪或者不注重隐蔽场所的喷雾清园,那么就会让多数白蛾蜡蝉顺利越冬而加重来年的危害。

暖春“白蛾蜡蝉

四、了解"白蛾蜡蝉"的高效防治策略,减少危害烦恼

对于白蛾蜡蝉的防治,毕竟它也是一种食植性的昆虫,想要消灭它们,无非就是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破坏它们生存的舒适条件,然后科学使用化学药剂来抑制它们的爆发,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白蛾蜡蝉的发生。

1、减少白蛾蜡蝉的食物来源

  • 白蛾蜡蝉的成虫和若虫都喜欢取食龙眼相对幼嫩的部位,所以新梢是白蛾蜡蝉抢手的危害部位,所以果农在每批新梢抽发前都要施好肥料让嫩梢统一、尽快抽发整齐,之后待新梢长至适合长度时便可以使用叶面肥进行喷雾催熟以减少危害;同时要通过药物和断根等多种手段控制冬梢的抽发,这样减少白蛾蜡蝉的食物来源。
  • 其次,龙眼园的附近最好不要种植荔枝、芒果或者柑橘等白蛾蜡蝉也可以取食危害的果实,这样可以减少白蛾蜡蝉的食物来源,减少它们的转移危害而降低防治难度。
暖春“白蛾蜡蝉

2、破坏白蛾蜡蝉的舒适生活条件,以减少虫源

  • 白蛾蜡蝉喜欢高温高湿的生活环境条件,所以对于白蛾蜡蝉的防治,就是要破坏果园内高温高湿以及隐蔽的藏身之处,让它们的生存没有舒适圈,这样才能减少虫源;
  • 首先,要对龙眼树进行适时修剪,把重叠交叉、徒长枝条、病虫枝条等都统统剪掉,然后剪掉多余枝条让果树"开天窗",内堂通风透气、透光,这样才能减少树体的湿度,减少白蛾蜡蝉的危害;
  • 其次,冬季在清园时要除了修剪、清理园内杂物之外,还需要使用高效杀虫剂进行全园喷雾,尤其是对隐蔽枝条、树皮裂缝等要喷湿喷透,田边杂草也要喷到,这样才能有效灭杀越冬的成虫和若虫,以减少来年的危害。
暖春“白蛾蜡蝉

3、使用高效杀虫剂抑制白蛾蜡蝉的爆发趋势

  • 加强绿色防控

如果田间的白蛾蜡蝉虫口基数较少时,可以使用环保绿手段治进行防治,如在果园内释放由人工饲养的天敌如瓢虫、螳螂等,要选择在天气晴朗时进行释放,同时要减少高毒化学药剂的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天敌的防治效果;

除了释放天敌之外,平时在田间发生白蛾蜡蝉时,可以使用捕虫网进行捕杀,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白蛾蜡蝉的危害。

  • 选择安全高效杀虫剂进行防治

防治适期:第一代在来年开春,第二代则是夏秋高温高湿季节,但重点的防治第一代,这样才能减少第二代的产生及危害。

方案推荐:

  • 对于白蛾蜡蝉的防治,使用杀虫剂是最高效的,也是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果农在用药防治时要学会根据虫情进行合理用药及灵活搭配,这样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 如果是提前预防或者园内白蛾蜡蝉虫口基数较少,可以使用20%呋虫胺悬浮剂2000倍+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00倍进行喷雾防治,这样既能快速灭杀成虫和若虫,同时由于螺虫乙酯的作用还能保持较长的持效期。
  • 如果是园内已经发生了白蛾蜡蝉,且虫口基数较大,则可以使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倍+5%吡丙醚悬浮剂1000倍进行均匀喷雾,这样可以快速灭杀成虫,同时有对若虫和卵起作用,兼具了速效性与持效期。
暖春“白蛾蜡蝉

总之,白蛾蜡蝉是一种对龙眼树进行慢性危害的害虫,虽然刚开始没发现明显危害症状,但到了后期严重爆发时就会发现龙眼树发生大面积煤烟病及树势衰弱等情况,所以对于白蛾蜡蝉的防治并不能马虎,需要做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才能减少它们的发生和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