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明朝時期幾位著名的將軍

明代將軍路瑛和吳瑛

明朝時期,靖遠大地上相繼湧現出眾多的文武人才。他們職守一方,造福黎民,屢建功勳。名垂史冊者,代不乏人,被譽為“二瑛”的路瑛和吳瑛便列在其中。

路瑛,字天球,生卒年月不詳。祖籍蘇州,後遷徙山東泰安。其曾祖父路貴於正統二年(1437年)調任靖虜衛指揮同知,遂舉家遷居落戶。路瑛祖父路昭,襲父職任指揮同知,後升任都指揮使,授懷遠將軍。路瑛父路經篤志好學,但五次參加鄉試不第,後承襲世職任靖虜衛指揮使,廉潔奉公,享年四十一歲而卒。

路瑛二十歲時,襲世職任靖虜衛守備。正德九年(1514年),因功升任寧夏中衛西協參謀,繼任寧夏副將,署都督僉事。每到冬令時節,北元韃靼部便踏冰渡河,屢屢入侵明朝邊界,路瑛率勇士衝鋒陷陣,英勇作戰,斬殺或擒獲敵方人數頗多,軍中稱為“路刀手”。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二十六日,明武宗頒旨御賜,制諭:“署都督僉事路瑛,今命爾掛徵西將軍印,充總兵官,與副總兵一同鎮守寧夏地,修築城池,操練兵馬,遇賊相抗戰守,其副參等官照舊協守,所統官軍悉聽節制,如制奉行”,路瑛奉命駐守寧夏。路瑛深受母親教誨,珍愛士卒,同甘共苦,士兵為之感動,皆奮勇作戰,多次獲勝,邊境因此安定。

在任靖虜衛守備期間,路瑛倡議並捐獻俸祿,重修明倫堂等宮殿,修建揆文、奮威齋,振武興文。遇到災年,路瑛常親自從外地買入糧食,賑濟家鄉受災民眾。升任寧夏總兵後,路瑛回故里省親,適逢境內祖厲河洪水暴漲,沖毀城牆、道路等,便捐資率眾治水,疏通河道,使祖厲河改道經紅嘴子向北匯入黃河,解除衛城居民世代涉祖厲河取黃河水飲用的困難,根治靖虜衛城隱患,使鄉親眾人受益。

吳瑛,字光霽,號松山,弘治十一年(1498年)生,出身武功門第,祖籍湖廣漢陽。曾祖吳驥、祖父吳鐸皆承襲世職,鎮守邊防。父吳淮,生子四人,吳瑛為長子。正德六年(1511年),吳瑛不幸失怙,全賴其母馬氏艱難撫育,自幼秉承母訓,養成了剛強堅毅的性格,發奮讀書,吃苦耐勞,友愛兄弟,親善鄉鄰。

吳瑛初襲父職,任靖虜衛指揮籤事,後經御史大夫王紳推薦,任固原守備。嘉靖十三年(1534年),北元蒙古吉囊部擁眾十萬餘人,屯兵賀蘭山,南下進犯安定、會寧等地,吳瑛隨總兵劉文出兵迎敵,於靈州大敗入侵之敵。總制三邊尚書唐龍以大捷之功上奏明廷,擢任吳瑛為延綏遊擊,其後不久再升任延綏參將。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吉囊部入犯涼州、莊浪兩地,先後被副將王輔、總兵姜奭擊退。接著大舉入侵黃河以東的固原、延綏等地,明廷命右都御史劉天和率部拒敵。劉天和識破吉囊陰謀,密令副將白爵與參將吳瑛帶兵埋伏,伺機迎敵,大敗吉囊軍,其殘部遠遁。吳瑛因功升任總兵官,仍然鎮守延綏。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蒙古俺答部三萬人馬入侵綏德,遊擊張鵬帶兵迎敵,吳瑛聞訊後率部增援,迫使來犯之敵敗北而走。但由於明廷偏信巡按御史殷學奏書,吳瑛與總督楊守禮等蒙冤入獄。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平反,吳瑛官復原職,加署都督籤事,後升任都督同知。嘉靖三十年(1551年),蒙古俺答部屢犯遼東,吳瑛改任遼東總兵官,順天都督府同知。吳瑛到任之際,適逢外患不息,加之天災,民不聊生,遂開倉運糧,賑濟饑民。為恢復生產,又率軍屯戍,墾田種糧,訓練士卒,禦敵守邊,與兵民同甘苦,深受愛戴。三十二年(1553年),吳瑛出任雲中(今山西大同)總兵。三十五年(1556年),奉旨就任狼山(今河北懷來)提督,雖年近花甲,但雄風不減。三十九年(1560年),留任都督府籤事,兼鎮遼左。四十年(1561年),以年邁有病之由告歸故里,居於衛城內東大街府第。隆慶三年(1569年),吳瑛卒,享年七十一歲。

吳瑛辭世後,明廷追封吳瑛及其三代先祖為榮祿大夫。為頌揚其功勳,曾在衛城東大街建立名將牌坊一座,雕樑畫棟,上書“河西名將,四代一品”大字,為兵部尚書彭澤所題。此牌坊一直保存至1944年,因建靖遠縣救濟院而被拆除。

吳瑛的三個胞弟,吳瑾歷任靖虜衛左所副千戶、文縣守備,倡議創修永安堡,吳琇以軍功授昭信校尉,吳瑤初學文化,後習武功,亦投筆從戎。吳瑛侍奉母親至為孝敬,惟母命是從,靖遠民間有吳瑛為母療疾而割股剜肉的故事,作為佳話流傳。

趙率教與趙光瑞

趙率教,字希先,號明善,生於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少時聰慧,年齡稍長更加嗜好讀書,習文練武,韜略嫻熟,足智多謀,堪稱奇才。萬曆十九年(1591年)中進士,被任用為甘州都司,後因建立軍功擢升碾伯營遊擊、靖虜衛參將。適逢災年,出粟救濟百姓,受到民眾讚譽。

數年後,趙率教被督撫推薦為署下馬關參將,又充任鎮靖參將、延綏參將,雖然屢立戰功,但因故被彈劾,遂罷官還鄉。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建立後金政權的努爾哈赤,揮師進攻明朝遼東重鎮撫順,明軍慘敗。明廷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開往遼東與清兵作戰。趙率教跟隨叔祖趙夢麟所在的明軍主力部隊東征,英勇作戰,多次立功,升為副總兵。但在戰爭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中,以明軍的最後失敗而告終,總兵杜松、王宣、趙夢麟皆戰死,明軍向北潰退。

天啟元年(1621年),明廷以兵敗潛逃之名處決了不少將士,趙率教因作戰勇敢而倖免死罪。後來又率家丁復從戰事,招撫流亡民眾,選擇年壯者從軍,安民耕田,屯邊戍守。天啟四年(1624年)因功升任都督僉事,授總兵銜。天啟六年(1626年),蒙古軍乘機入寇,被趙率教帶兵擊退,朝廷擢升其為都督同知,實授總兵官,鎮守山海關。天啟七年(1627年),袁崇煥向朝廷建議,修築錦州、大淩河、中左所三座城池,以圖恢復失地。趙率教移兵駐守錦州,加授左都督。同年五月,清兵合圍錦州,趙率教率部堅守城池二十四天,以炮火擊退清兵,解錦州之圍,朝廷賜封其為太子少傅,世襲錦衣千戶。

崇禎元年(1628年)八月,趙率教奉命移軍鎮守永平,兼轄薊縣,統領八路兵馬。九月,又奉命駐守山海關,授平遼將軍。崇禎二年(1629年),清兵南下,趙率教率部急馳增援,連續行軍三晝夜,抵達三屯營(今河北遷西西北),因總兵朱國彥拒其入城,遂帶領疲憊之旅繼續向西行軍。十一月四日,趙率教部與清兵激戰於遵化,因敵眾我寡,雖全力奮戰,不能退敵。激戰中,趙率教身中流矢陣亡,所屬將士全部戰歿。崇禎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悲痛,追封趙率教為太子太師,並令立祠堂祭祀。

趙率教為將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勞而不懈,與滿桂並稱良將。著有《復遼私議》、《平遼奏稿》、《揮塵兵談》、《投戈隨筆》等手稿。

趙光瑞,字虹州,趙率教弟率倫之子,清興安鎮總兵、都督同知。趙光瑞七歲時母親病故,繼母待其如同親生,因而與繼母感情至深,凡事皆聽從繼母之命。明崇禎八年(1635年)襲任靖虜衛指揮,操守清廉。不久被授予寧夏都司,每日必讀兵書。崇禎十三年(1640年)升任漢羌營副將,隨兵出征河南。崇禎十六年(1643年),與李自成起義軍交戰中兵敗被俘獲,伺機逃身後回家侍奉母親。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經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多次徵召,趙光瑞再次從軍,仍然授任漢羌營副將。順治五年(1648年),趙光瑞駐守洮陽(今臨澤),適逢河西回民首領米喇印、丁國棟起事,率部與米、丁反清軍先後戰於廣武、梅川等地。後來,又會同靖逆侯張勇等合圍甘州,米喇印打開城門投降。順治六年(1649年),大同總兵姜鑲率兵反清攻陷蒲州,趙光瑞為先鋒於同年八月攻克蒲州,平定山西。順治七年(1650年),與劉宏才交戰,繳獲黃金萬餘兩,不為所動,盡皆充入軍餉,受到朝廷嘉獎。順治八年(1651年),趙光瑞任興安鎮總兵,率領兵民耕田種糧,渡過饑饉之年。順治九年(1652年),趙光瑞升任都督同知,率軍南下湖北,與李自成殘部郝搖旗、劉二虎部作戰。順治十一年(1654年),李自成餘部數萬人進攻白土關,趙光瑞率輕騎數百人疾馳迎戰,因眾寡懸殊被圍困。雖經多次突圍未能成功,士卒傷亡慘重。趙光瑞仰天喟嘆:“我自投軍帶兵以來,參加大戰十一次,經歷小戰無數,未曾受到挫折,今天如此慘敗,我還有什麼面目苟活人世。顧念家中老母雖然在世,但有孫兒陪伴,侍奉她終享天年,我也就沒有任何牽掛了!”語畢,拔劍自刎,時年三十九歲。

趙率教、趙光瑞叔侄雖身處二朝,但同為都督,一生戎馬,為國盡忠,不惜殞身,堪稱一門忠烈。

馮禧與彭澤

康熙《重纂靖遠衛志》中保存了一篇題為《蘆溝別意序》的序文,文筆精練,讀起來膾炙人口,耐人尋味。而其中飽含著的真情流露,不禁令人欽羨讚歎。

這篇序為明代著名人物彭澤所作,作者以簡潔明快的文字,記述了與友人馮禧之間互相交往的感人故事,以及因此建立的深厚情誼。

彭澤,原名庸,字濟物,號辛庵,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在蘭州出生。外祖父段堅,段氏為金城名門望族,書香門第,彭澤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刻苦用功,勤奮讀書。馮禧,字景福,明代靖虜衛人,甘貧好學,孝心篤誠,儒雅寬懷,珍重友情。兩人雖心慕已久,可是無緣會面,後來參加鄉試不期而遇,便結下了至死不渝的友情,成為莫逆之交。

馮禧自幼聰敏好學,勤奮不輟,志向遠大,即使父母也不能阻止他對個人理想的追求。少年時期,補為衛庠弟子,深受衛庠教授陳孟佐的器重。後來,陳孟佐被延聘到甘州、鳳翔等地傳授學業,馮禧一直跟隨左右,不畏路途千里之遙,揹著乾糧徒步行走,從不言旅行艱苦。由於他學識淵博,道德品質高尚,受到家鄉民眾的尊重和厚愛,當地有德行的年長者皆喜歡和他交朋友,立志求學的青少年更是樂於做他的弟子。

也就在那個時候,年輕的彭澤從蘭州遊學來到靖虜衛,寓居法泉寺達三年之久,勵志潛心苦讀,學業頗為豐碩,期間多有創作,流傳至今的名作有《東山八景》、《愛日軒賦》、《仙堤賦》等。彭澤與當時任靖虜衛指揮使的陳善將軍友情深厚,堪稱至交。對馮禧的為人和學問仰慕已久,但因種種原因,沒有機會相見,離開靖虜衛時覺得留下了遺憾。

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年),馮禧參加癸卯科鄉試,在西安與同來參加考試的彭澤結識,二人一見如故,互以知己相稱。鄉試結束後,彭澤考取了舉人而入國子監學習,馮禧則因多年鄉試不第,也被推薦入國子監學習,二人自此成為同窗。可是開學僅十多天,馮禧就接到父親去世的噩耗,便決定辭學奔喪。按照當時的規定,入國子監讀書必須滿兩個月時間後,才允許請假省親,否則就按棄學對待,不復錄取。彭澤好言相勸,讓馮禧再三考慮,說道:“還是等時間夠了再回家吧,否則失去這樣的機會,就永遠也不會有了!”馮禧淚流滿面地回答:“難道世間有抱著終身的悔恨,而衣著冠冕地去當官的人嗎?”彭澤看到他態度十分堅決,心中暗暗讚許,便不再說什麼,只好送他走上回家的路。當時,不論在西安還是靖虜衛,人們對馮禧的這個舉動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馮禧為父親辦完喪事後,便不再思謀仕途有就,遂于靖虜衛地打拉池開館授徒,以教書為業。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彭澤從國子監畢業後自西安返回蘭州,經過靖遠幹鹽池時,由於長途跋涉,一路勞頓,加之風吹雨淋,得了傷寒,一病不起。得知馮禧正在此地教書的消息後,彭澤挺著病弱的身體找到學館,未料他鄉故知再遇,卻是這般情形。馮禧見狀,趕忙迎上前去,將彭澤攙扶到了自己的住室,給他熬湯喂藥,精心療養。

可是數日後,彭澤的病情愈益加重,時而昏迷不醒,時而胡言亂語,身體忽冷忽熱,大小便失禁。馮禧請來當地的醫生為其診治,服藥後彭澤的病情依然如故,絲毫不見有好轉的現象。有一次,彭澤夜間高燒不止,任何辦法都不能使其體溫降下來,情狀危急,馮禧只好連夜騎驢到靖虜衛城去請一位名醫。

到名醫家時天尚未亮,馮禧敲了半天門才得進去。醫生一來年紀大了,二來看到天色尚早,本來不想去,但又奈不下馮禧的面子,於是傳出話來說:“你先去店房歇一歇,待天明吃過早飯再走吧!”馮禧看看天色,按照醫生的說法還得一個多時辰才能動身,而彭澤的病情不容遲緩,他心急如焚,一步跨進醫生的住室,撲通一聲跪在了醫生的床前說:“請大夫能夠理解景福救友的心情,還望儘快動身。”醫生看到靖虜衛的名士馮禧跪在了自己的面前,便不能再推託,只好立即起身隨馮禧前往打拉池為彭澤治病。

這位老名醫為彭澤診斷後說:“此人得了重傷寒,非常嚴重,我也沒有十分的把握。”馮禧聽後流淚說:“金城彭辛庵是我的同窗知己,也是一個十分難得的人才,為了國家不失去一個棟樑之才,也為了我馮景福不失去一位良友,還望先生竭力相救,讓我傾家蕩產、做牛做馬也在所不惜!”醫生被馮禧的真誠所打動,精心調配了可服十多天的藥,臨行前告訴馮禧:“如果這幾付藥吃下去病情好轉,那麼就再來找我。如果不見效果,就是神仙也無迴天之術了!”連續幾天,彭澤一直如故,馮禧總是守在旁邊,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由於彭澤大小便失禁,房間裡汙穢不堪,味道難聞。尤其到了晚上,彭澤說著十分嚇人的胡話,彷彿鬼怪就在眼前一樣恐怖。而且,每天早晚都有鴟鵂叫著在房前屋後盤旋,似乎在暗示著什麼。這樣的情景持續了將近十天,彭澤才慢慢地恢復了知覺,病情似有迴轉之象。馮禧儘管身心勞累,疲憊不堪,但看到這種情況後很是興奮,高興得流下了眼淚,又趕往衛城請大夫開藥去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彭澤的病情好轉了,但四肢痠軟,不能行動,傷寒的各種症狀依然存在。馮禧依然如故,悉心照顧,與彭澤同睡在一張床上,從不嫌棄。為了隨時照顧彭澤,馮禧一直和衣而睡,在數月的時間裡,馮禧對彭澤的精心護理和關愛倍至,就是父母兄弟也難以做到。彭澤病好以後,拜謝馮禧的救命之恩。馮禧說:“你為什麼要感謝我呢?我首先是以道義為重,其次又以國家為重,因此才全力搶救你。我的目的是希望你以後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竭盡全力報效國家,多為蒼生謀利益罷了,怎麼能要求你報答我個人呢?”彭澤感悟到馮禧胸懷的博大和品質的高尚,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名清正廉潔、為民分憂的好官。

果然,彭澤不負馮禧的一片苦心,於弘治三年(1490年)考中庚戌科進士,被授予工部主事之職。由於他才能出眾,辦事果敢,公正無私,歷任刑部主事、員外郎、徽州知府、浙江按察司副使、河南按察使、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所過之處,政績顯著,百姓立了不少去思碑。正德九年(1514年),彭澤任川陝總督,後又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弘治九年(1496年),彭澤省親路過靖遠時拜訪了馮禧,屈膝長談,盡述舊情,離別之際,百感交集,遂詠詩賦詞相贈,並做《蘆溝別意序》,在詩詞中真摯地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馮禧高風亮節的讚頌。

馮禧與彭澤,一個民間書生,一個朝廷重臣,但他們的交情,不失為一段佳話,他們的求學精神和處世之道,堪稱士林楷模。

附彭澤詩二首:

別馮景福

其一

一段英奇未易降,十年燈火足蓬窗。

分明胸次羅星斗,珍重關西父母邦。

其二

雙魚屢見報平安,兩地開緘著眼看。

過失相觀德相勸,皋蘭端的賴烏蘭。


靖遠縣平堡鎮文化中心主任劉文清摘自杜樹澤主編《靖遠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