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有据!张良刺杀秦始皇的“博浪沙事件“,发生在中牟!


2000多年前,张良刺杀秦始皇历史著名的“博浪沙事件”应该在中牟?


核心提示:

公元前218年,也就是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东巡经过博浪沙时,一只大铁椎从天而降,把他的随行车辆砸得粉碎,秦始皇极为震怒,下令在全国抓捕十天,但是最终没有抓住凶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博浪沙事件",此次事件的组织和策划者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此举让原本偏僻无闻的小土岗一击成名,永驻史册。岁月流逝,关于博浪沙的具体位置,

一直是被后人所争论,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


1、多个史料记载博浪沙应在中牟 关于博浪沙的位置,现代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是在原阳境内,但是据<>记载:“清沟水又东北径沈清亭,疑即博浪亭,服历傅浪泽,昔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车于此。又北分为二水,枝津东注役水。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谓之清沟口。渠水又左迳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迳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这里很清楚的记载着在官渡西边有一个“阳武故城”,

结合下文来看就是秦朝时的阳武县城;还有博浪沙和博浪亭。综合<>全文来看,二者的具体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姚家乡附近.搏浪沙在中牟这一说法的可信度有多大?

我们不妨来细细地推敲一下.

诸多史料如《史记》、《汉书》、《后汉书》、《阳武县志》、《东明县志》记载:秦朝时的阳武县的辖境是很大的,包括今天的郑州市,中牟县和原阳县的全境,并以这个宽度向东北延伸到山东东明县境内。从全境上看,把县城设在官渡西边的渠水之阳

是稍微偏西南些但这却是最合理的,能更好的施治,是综合考虑南北兼顾的结果.<>记载:“中牟西有圃田泽,豫州之薮也。”泽四周人口密集,城池众多,比较著名的就有管叔邑,清邑,武强城等,这三处都是后来发展成县或侯国的。


还有随后设立的中牟县、阳武县当时归三川郡管辖,郡治在洛阳(一说在荥阳)。还有一条从都城咸阳经洛阳,荥阳东到海的大路在县南穿过(详见下文),朝廷及郡的公文下达和县公文的上传都要走这条大路的,来回都要渡渠水,颇有不便。按《秦律.行书律》规定:朝廷的"命书"必须立即传递,

无故逗留者要依法论处;不执行朝廷命令的会被罢职或判刑。所以,政府就在县城东边设立了一个官方渡口,

并且设在渠水南岸,这样能让上级公文尽快送达,这就是官渡的由来。官渡中的"官"字指的是阳武官方,这是阳武县城曾经设在中牟的一个力证.。

2、张良在此刺杀秦始皇便于逃跑

再来说说这条大路.<><><>都有相同记载:"沛公攻开封,未拔.又战曲遇东,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可以看出,在当时,有一条从开封经曲遇聚到荥阳的大路,这条路很大,足以通过数万人的军队。曲遇,<>载"中牟有曲聚遇."

现在叫东古城,在韩寺镇南200米,有遗址.中牟的博浪沙在姚家附近,正好和曲遇在同一水平线上,也就是说这个博浪沙也应该在这条大路附近.正好印证了<>说法是正确的。


这条大路是秦朝以前就有的,据<>记载:"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秦攻韩之管,魏王发兵救之".华城在新郑北,管城在圃田泽西南,可以看出二城都在这条路上或是附近,都能直通大梁。秦始皇是好大喜功之人,爱张扬,这条路上

有众多的六国故城,有韩国的战略重地荥阳和管城,北边五十还有魏国的都城大梁。走这里不仅能向世人炫耀,来能满足他的成就感,但是也更能激怒六国故人,所以张良才会选择在这里刺杀他.

更主要的是在这里刺杀秦始皇更有利于逃跑。还有一点,魏慧王在迁都大梁后,在圃田泽西岸筑了一道长城,有据可查的只在管城东留了一个隘口,在管城向北的路从此就彻底断了,也就是说从咸阳方向过来,只能走圃田泽南岸向东。秦统一后修的驰道路也是这样的走向。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决定博浪沙位置最主要的两个方面:驰道和秦时阳武县城,都在中牟县。

3、博浪沙在原阳不合理处太多

我们再来看看驰道能不能走原阳县呢?答案是:在理论上可以,但是实际中是不可能的。来看一下如果当时驰道走今天原阳境内会是怎么样的情况:首先要说的是这里在当是滩涂或沼泽的地形,是典型的黄泛区。还要行走在荥泽、般塘与黄河之间大约一百多里,还有圃田泽与济水或渠水(古贾鲁河)之间约六十里。


天下四渎(江河淮济)这里就有三个,

这一带两三千来都是全国性的水患重灾区。驰道是秦始皇的专用道路,让秦始皇走这里无疑是把他置于凶险之地,而秦朝的法律又极其严厉,任谁都不让拿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冒险,规划修筑驰道之人也不例外。


张良谋略过人,做事细致周密,他在策划刺杀秦始皇的时候,必然未思进先思退,不管结果如何,全身而退应是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秦史专家马元材先生在他的《博浪沙考察记》中说道:“……每疑所谓博浪沙者,必为深山大泽,茂林曲涧之地,可以薮匿逋逃……不然,则张良何以必于此地狙击始皇帝?又何以狙击不中后,竟能大索十日而不可得?"马先生的猜想无疑是正确的,博浪沙正好位于圃田泽畔,泽四周草木丛生,面积广大。


据<>记载,站在北面的践县就能看到周围茂密的草木.这样的环境无疑是天然的藏身之所,极有利于逃跑,他们隐藏在博浪沙这个土岗上,在锥击秦始皇之后完全可以借着草木的掩护安全的脱身。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张良他们是跳入圃田泽逃跑的.只要他们一跳入圃田泽,便如苍龙归海,陆上纵使有千军万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离开。圃田泽东西四十多里,南北二十多里,地处中国腹心,他们上岸后可以东西南北随意去。正因为秦始皇不知道他们会去哪里,只能费神费力的在全国范围内抓捕了。


再来看看原阳的地形吧,<><><>都有相同记载:"袁绍军阳武,依沙堆屯,东西数十里."可见古代原阳一带尽是绵绵的沙丘。在这样的地形中逃跑目标明显,风险太大.以张良的性格是不会拿生命做赌注去冒险的.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张良他们在扔完大锥后逃跑时突然风水大起,所以才能安全脱身。这是马元材先生在游玩原阳搏浪沙后得出的结论。


这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断成分,我们不能把现在的地理风貌去强加到古代,毕竟是相距两千二百多年了,早已经沧海桑田.其次,这分明是天助张良嘛,如此富有传奇色彩,后人在为张良写传记的时候定会有浓沫重彩的一笔,然则所有史料均无记载。

新乡原阳博浪沙遗址

4、多个学者认可博浪沙在中牟

博浪沙究竟在哪里?古今史学界一直有争议。<>说"阳武有博浪沙",<>里却无此记载.<>说卷县有搏浪沙;<>又说:浚仪西北四十里有搏浪沙。这些都是阳武县城频繁迁移的后果。唐朝时,阳武县城迁入原阳境内,并逐渐稳定在那里,

博浪沙在原阳的说法也是从唐朝以后才的的.<>记载:"唐又移理汉原武城,即今治"。<>记载:"唐宋阳武县既今治";<>记载:"阳武.....唐移今原阳".从这些记载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原阳的博浪沙是后人人为"迁移"过去的。


<>成书于南北朝时期,从时间上说早于唐朝,后世有许多大史学家对其做过整理,点校或疏。如黄省、赵一清、全祖望、杨守敬、王国维等,他们对博浪沙在中牟这一说法,都是沿用而没有提出任何质疑,可以说他们是认可这一说法的。

新乡原阳博浪沙遗址


总之说博浪沙在中牟也是有理有据的,并非空穴来风。郦道元在提出这一说法时也一定是参考过其他资料后,认为可信才采用的。并且这也于其他历史巨著中的零星记载不谋而合,也更增加了可信度。

作者 :齐治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