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山东美食,酥锅

酥锅是一种山东淄博传统名菜,多在传统春节期间食用。

对于酥锅这一菜名的由来,传说是在清朝初年,由颜神镇一位叫姓苏的妇女创始,因而菜名为“苏锅”。又因此菜肴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遂改名为“酥锅菜”。

不一样的山东美食,酥锅

酥锅的制作工艺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最主要的是其口感非常特别。

先来说说酥锅的制作。

制作酥锅首先需要选材,一般要放几十种材料。

主料一般有白菜、藕、海带、排骨、冻豆腐、猪蹄、鸡、鱼、肉等,调料有醋、糖、黄酒、酱油、葱、姜、盐等。

其中的冻豆腐万万不可用嫩豆腐代替,而要用老豆腐放在冰箱冷冻成有很多孔洞的冻豆腐才是真正做酥锅的主料之一。

不一样的山东美食,酥锅


鱼则要选取鱼骨较少或较细的品种,如刀鱼、鲭鱼等,这样的鱼可以更好的将鱼肉入味并将鱼骨炖酥。

做酥锅用的海带也一定要用大片的厚海带,大片的厚海带更加耐煮更有嚼劲,并且是会越嚼越香的。

酥锅材料的摆放相当讲究,一般用白菜铺锅底,肉类、海带、藕等放在中间,盖锅前最上面再覆盖豆腐及白菜。

制做时先用急火烧开,后用文火烧至骨刺酥烂为止,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或者更长。

不过现在一般用高压锅炖煮可以大大缩短制作的时间,实在是方便很多。

不一样的山东美食,酥锅


小时候等酥锅炖好,我总是守在大锅边上,看着家人拿来一个大搪瓷盆将酥锅倒入,然后等酥锅放凉。

当然,此时面对这么一大锅美味无动于衷是不可能的,于是每人拿了碗,在搪瓷盆里选自己爱吃的肉菜,再来一勺浓香的汤汁,实在是美得很,而我总是能拿到一块我最爱吃的猪蹄。

酥锅做到最后的时候,猪蹄的骨都会变得酥烂,经常是啃着啃着便连骨头一通吃了下去,自己还没反应过来那是骨头,以为是一块肉呢。

更别说那鱼了,鱼骨和肉早就融在一起,即便是想吐出鱼刺也都是妄想。

酥锅是真的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吃鱼而不怕被骨头硌到牙齿的,所以,即使酥锅制作出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我反而觉得酥锅更符合山东人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

说到酥锅的味道,我倒是觉得那是一种只能亲自体会而无法言说的味道,有酸似醋却回甘,有甜似糖却咸香,再加上山东人做菜常加的酱油以及各种大料,还有各种肉菜以及海带海鱼的味道融合在一起,那是一种酸甜咸香各种味道交融的浓郁之味。


不一样的山东美食,酥锅


酥锅离火凉透后,随吃随取即可。

家中做好酥锅以后甚至可以直接放在背阴的窗台上,借助低温让酥锅凉透,等汤汁都冷成肉冻后,口感更加爽滑。

酥锅口感因为糖醋配比得当而酸甜适宜,醇香滑爽,回味无穷。

不仅如此,在吃的时候还有个有趣的地方。

因为酥锅开锅后一般先吃到的都是素食,比如海带豆腐等等,随着舀勺的不断深入往下挖取,荤菜才随之出现,所以食酥锅的绝妙处不仅仅在于入口时给人以香滑可口之感,还能给人以一种“曲境通幽,豁然开朗”的饮食艺术享受!

春节时,一般家中都要酥上一锅以备随时食用。

其实吃酥锅在现在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个吃食的习俗,而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民间的饮食艺术和风俗文化,也更是淄博人脑海中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