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铁拳"系列火箭筒发展史

在二战初期,德军的闪电战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征服了波兰、法国、比利时等国。德军进行闪电战的主力是装甲部队以及大量的摩托化步兵,再加上空军的支援。而在实际的战斗中,德军也曾经遭遇过盟军坦克部队的强力阻击,例如英军的玛蒂尔达步兵坦克初期在法国北部的表现。而德军当时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仅仅只有反坦克手雷和Park 37型37毫米反坦克炮可以使用,如上这些反坦克武器还能够应对轻型坦克,而玛蒂尔达步兵坦克这样的硬骨头就需要向上级调请88毫米火炮作为支援。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德军士兵使用的HLL反坦克手雷,必须将其吸附在坦克上使用

反坦克急需新武器

而到了1941年6月,德国开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大举向苏联进攻时。便遭遇到了T34坦克的强力抵抗,37毫米反坦克炮完全无法击毁这款中型坦克,而苏联的每一个集团军几乎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一定数量的T34坦克,前线的88炮数量又不是很充足,无法及时地支援步兵。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而步兵手里的反坦克手雷虽然可以击毁T-34坦克,但是德军使用的两款反坦克手雷,一款需要在20米的距离向坦克投掷,另外一款则需要贴在坦克身上引爆,非常危险。这个时候,德军感觉到急需一款新的有效、高穿深的单兵反坦克武器,这便催生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设计要求

德军对新型反坦克武器的要求如下:使用破甲弹的原理,使步兵在一定距离上能够发射这种破甲弹,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能够击毁敌方坦克。为了使这款单兵反坦克武器能够大量普及,其制造成本不宜太大,要求制造工艺简单、质优价廉。在竞标中,只有德国施耐德公司(HASAG)的方案成功入选,是战前专门研制破甲弹技术的一家公司,所提出的方案也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铁拳"的破甲弹弹头的内部结构

42式铁拳

最开始的研究成果是1942年完成的42式"铁拳"反坦克火箭筒。一部分学者更愿意称其为发射破甲弹的无后坐力炮,这主要是由于"铁拳"的原理是独一无二的。"铁拳"的原理是将一个大号的破甲弹,安装到一个内置发射药的、有发射装置和标尺的钢管中。在使用用,使内部固定好的发射药将前端的大号破甲弹发射出去,然后发射药产生的尾焰直接从钢管后端排出,最初的42式"铁拳"就采用了这一设计。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42式"铁拳"的前端是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半圆形破甲弹弹头,将其插入并固定在2.8厘米的身管中,破甲弹弹头加身管总长仅35厘米,重不到1千克,非常利于步兵携带并使用。其内部装填了30克黑火药作为发射药,能够把破甲弹弹头推动到距离自己30米的地方。在最初的测试中,由于未经改进,42式铁拳并不像后来版本的"铁拳"性能那么好。由于破甲弹弹头缺少折叠尾翼,导致实际射击时的精度不足,同时破甲弹也缺少必要的整流罩等部件,穿深仅有30毫米。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第一个实用版本的"铁拳",重量较轻也被称为"舒伯特"

第一种铁拳

如上这些问题都在最后定型的第一版实用化的"铁拳"中解决,最初实用版本的"铁拳"就是1942年年底进行开发,1943年初期便完成的30式"小铁拳",随后在"小铁拳"的基础上,德军又开发了二战中德军最常使用的30式"铁拳"。"小铁拳"的全称是(Panzerfaust 30 Klein)其中Klein的意思代表孩子,表达这款铁拳要比后来的30式"铁拳",更加轻量化。为了方便读者进行阅读,下文会称呼"小铁拳"为"舒伯特"(小伙子的意思)。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最近的这名德军士兵手里拿的就是"舒伯特",旁边的士兵用的是30式

"舒伯特"的全重有3.2公斤,虽然较原先的42式有所增加,但是性能更好、威力更大。战斗部直径从8厘米增加到10厘米,加长了身管的长度到36厘米,发射药增加到了56可,从而使推进过程更加稳定,同时速度更快。重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战斗部重量大大增加了,同时安装了四篇金属折叠尾翼。"舒伯特"的战斗部内有400克TNT和钝化黑索金混合装药,可以穿透30度倾斜的140毫米钢板。其穿深性能远远超乎人们的意料,因此"舒伯特"一直生产到了战争结束,共有155多万具"舒伯特"生产了出来。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可以击穿一切

"舒伯特"在1943年7月就已经开启了生产工作,第一批"舒伯特"于同年8月正式被士兵使用。而基于"舒伯特"开发出来的30式"铁拳"也在8月份正式定型,30式"铁拳"的重量要比"舒伯特"更大,主要增加了战斗部的体积和内部装药,战斗部直径从"舒伯特"的10厘米变为了15厘米。使得30式"铁拳"的穿深要达到200毫米,但是射程和许多铁拳一样:只有30米。虽然30式"铁拳"的穿甲性能要比"舒伯特"更好,但是重量较高,而"舒伯特"较轻的重量则更适合空降兵,以及最后由平民和儿童组成的人民冲锋队。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标准的30式"铁拳"

30式"铁拳"和"舒伯特"是1944年中期前,德军唯一使用的两款"铁拳"。自1943年8月份30式"铁拳"量产以来,由于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不久后月产量就达到了10万发,最高纪录是20万每月。但无论是"舒伯特"还是30式"铁拳",其最大的短板还是射程较近,虽然可以在30米的距离内"秒杀"掉一切坦克,但是坦克周围一般都会伴随大量的步兵。因此,在1944年中期,德国又开发了一款新的"铁拳"。即60式"铁拳。"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这名士兵使用的就是60式铁拳

增加射程

"60式"铁拳"和30式"铁拳"的区别并不大,只是增加发射药和身管长度(增加了5厘米),将射程提高到了60米,同时增加了破甲弹弹头的初速,30式和"舒伯特"的弹头初速都是30米每秒。而60式"铁拳"的弹头初速为45米每秒。全重提高到了6.1千克,标尺外形也有所修改,在发射装置上增加了一个保险推杆,避免在运输或者士兵携带过程中发生走火事故。60式"铁拳"以及30式"铁拳"是二战中德军最常使用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其次才是"舒伯特。"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新的铁拳

在1945年初期,有关30式"铁拳"的生产工作已经完全停止,只有"舒伯特"和60式,以及最新一款的100式"铁拳"处于量产状态。100式"铁拳"的研发目的依旧是为了增加"铁拳"的有效射程,其增加射程的手段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发射药的质量。"舒伯特"的发射药仅重54克,而到了100式"铁拳"时,发射药重量已经增加到了190克,等重量分成两部分安置在身管内,将有效射程提高到了100米,同时初速也从60式的45米每秒提高到了60米每秒,自重也增加到了6.8千克。100式的标尺有着30米、60米、80米、150米(抛射)的射击对照孔,操作十分方便。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使用说明,如何对照标尺进行攻击

如何防护

大部分生产出来的铁拳,如"舒伯特"、30式、60式、100式"铁拳"反坦克火箭筒,都在第一时间被运往东线,供东线的德军士兵使用,让他们以肉身之躯去对抗庞大的苏联装甲洪流。而"铁拳"在实战中,也得到了德军以及其对手的肯定。相当数量的T34、KV系列坦克被一枚小小的"铁拳"所击毁,苏军不得不采取措施来防御此类武器。最简易的方式就是在坦克上,隔着一定间隙焊上一层装甲板,或者是铁丝网,不用太厚,只要能够提前引爆破甲弹弹头就行,这样就能够十分有效的减轻破甲弹弹头的杀伤,冷战时期发明的间隙装甲也是相同原理。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一名"铁拳"教官,四个臂章代表他击毁过四辆坦克

德军自1943年装备"铁拳"以来,就一直鼓励士兵去以肉身去挑战苏联坦克。每当一个士兵使用反坦克武器击毁一辆坦克时,德军官方就会为为其颁发一个,代表了这名士兵曾经击毁过一辆坦克的标志,这个标志以臂章的形式出现,主要缝制在士兵的野战服臂部上。部分击毁坦克数量较多的德军士兵,还会被召回国内当教官,指导新兵如何使用"铁拳",教给他们使用的技巧和经验,让他们在防守战场上能够击毁更多的苏军坦克。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苏联士兵也在使用"铁拳"

人见人爱的反坦克武器

苏军在进攻途中也缴获了不少铁拳,并且应用到了对德军的反攻攻势中。一部分苏军喜欢携带"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用于攻坚战,"铁拳"可以有效的摧毁德军的碉堡、驻守的建筑物等目标。包括在西线战场的盟军,也对"铁拳"高度重视,一部分美军军官甚至写信给高层,建议美军大量仿制"铁拳"供前线官兵使用,美军自己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如巴祖卡火箭筒,其性能均不如"铁拳"优秀。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150式"铁拳",图片最下面的那款。

最后之作,影响深远

除了德军广泛使用的那四种型号外,"铁拳"系列还有另外两种型号,分别是150式和250式,150式可以说是二战中所有型号中最优秀的一款了。150式改进了破甲弹弹头的设计,设计成了一种利于在空中飞行的流线型弹头,同时增加了100克装药,改为了半球型装药。使得150式的有效射程和穿深大大增加,最远可以达到150米,同时初速增加到了85米每秒。150式"铁拳"还可以再装填十发,不必像以往型号的"铁拳"用完即弃。在战争结束前,150式"铁拳"总共生产了10万支,但大部分都在工厂没有下发,这部分铁拳全部被盟军收缴并销毁。

能击穿200毫米装甲,德军猎杀坦克利器:

RPG2型的弹头和150式"铁拳"的弹头非常像

最后的250式"铁拳",由于在战争结束前也没有研究完毕,仅仅停留在图纸上,这里就不过多叙述。而"铁拳"系列对战后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苏联和美国借鉴了"铁拳"系列使用破甲弹的成功经验,开发出了各自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路线。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苏联的RPG系列。据悉,最初实用化版本的RPG2,其弹头形状是借鉴了150式"铁拳"的。"铁拳"系列由于在战争中不俗的表现,至今仍被人们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