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三晋文化

燕赵文化

儒家文化

道教文化

佛教文化

在这里杂陈交错

形成了以“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为主要特征的利津文化

为名人的成长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畅通的河运与海运

成就了利津人

开拓进取、不拘一格的

思想品格

开放与包容

为利津文化注入了

无限生机与活力

是促成名人产生的思想土壤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今天

一起走近

利津历史上那些名人

酆云鹤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酆云鹤(1900-1988年),女,利津县庄科村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家乡洪水灾害,随父母漂泊到泰安,后又流浪到济南当佣人。16人考取免费学堂,先后在济南小学、济南女子师范和北京女子高级师范学校读书。她刻苦学习,并连续跳级升学。1928年留学美国,毕业后获俄亥俄州大学化工博士学位。1933年,她带着祖国的竹子、稻草、苎麻去德国,以此为原料制造人造丝,终获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草纤维制造人造丝的发明人。1935年起,酆云鹤开始进行苎麻纤维脱胶的研究,经近10年钻研和试验,取得成功,在世界麻纺工业上有了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她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从香港到北平,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她将赶写的《发展我国麻类生产的建议》,连同各色麻类纤维样品献给毛主席。建国后,她曾任纺织工业部顾问,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纺织工业局顾问等职。197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从50年代起,她为进一步完善苎麻纤维化学变性的生产和开发中国苎麻资源,一直奔波于全国各地。1979年,酆云鹤终于研究解决了中国草席黄麻经线的制造技术和苎麻磺化变性工艺,1981年获国家科委发明奖。

于祚棠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于祚棠(1899-1980年),利津县于家村人。1921年投身河工,充当汛兵、工班组长、汛目,先后任北六分段第三防守汛汛长。1947年春,黄河复归故道,河工百废待兴,于祚棠加入人民治黄的队伍。在利津修防段(初称治河办事处)先后任工程股股员、副股长、工程队队长等职。1949年秋汛中,王庄堤段抢险关键时刻,他果断决策将万余条麻袋装入红泥3400余立方抛入河中,代替石料护堤,确保了埽堤的安全。渤海行署、山东省河务局为此授予他“特等治黄功臣”称号。1950年,苏北潮河决口屡塞不成,应华东水利部的邀请,他率领工程队前往支援,迅速堵口合龙成功。1951年3月,堵复王庄凌汛决口,年逾半百的他,不顾寒水刺骨,带领职工下水打桩编柳,修做透水柳坝,缓溜落淤成功。于祚棠在治黄战线上享有盛名,先后被选为全国第一届工农兵劳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立一等功3次,立特等功1次。1956年他退休还乡后,对治黄工作仍十分关心,每遇洪水险情,他还是尽心竭力,不避劳苦,献计献策,亲临指导。

李长之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李长之(1910~1978年),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利津县庄科村人。1910年10月30日生于书香门第,清华大学毕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他幼年随父在济南上学,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期间,为北京《益世报》编辑副刊“前夜”,并在《自由评论》上发表过《我所认识的中山先生者》的文章,颂扬孙中山先生的为人及其民主革命精神。193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清华大学请愿团去南京要求蒋介石抗日。1933~1936年任《文学季刊》编委,《清华周刊》文艺栏主编,天津《益世报》文学副主编等,其间刊行第一部诗集《夜宴》,发表了文学评论专著《鲁迅批判》等文章。1936~1948年,他先后任清华大学华侨生、蒙藏生导师,京华美术学院教授,重庆中央大学助教,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等职。主编过《时与潮》、《和平日报》、《北平时报》副刊。发表《苦雾集》、《文学史学与文艺科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等著作和译著20余部。

建国后,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北京市文联文艺理论组组长等职。主要著作有《龙伯国》、《李白》、《中国文学史略稿》一、二、三卷等,还参加了《红楼梦》的注释和《新华字典》的修订。他撰著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和《陶渊明传论》等先后被译成日文出版。日本河出书局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字典》、东京堂出版的《世界文艺辞典》,都收有他的条目。


石敬亭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石敬亭(1884~1969年),字筱山,利津县吉杨庄(今西冯村人。19岁投笔从戎。清末民初,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1914年开始,石敬亭在冯玉祥部下长期任职,历任军事教导团教官、学兵团团长、师参谋长、整编第四混成旅旅长、师长、陆军第五军军长、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参谋长、第六方面军总指挥、训练总监、陕西及山东省代理主席等职。1929年,石敬亭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是年9月,他同宋哲元、刘郁芬等联名通电讨蒋(介石)。1937年2月,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和石敬亭等14为国民党左派领袖联合提案,主张恢复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行国共合作。1937年9月,石敬亭随同冯玉祥赴山东桑园抗日前线指挥作战,重创日军。时任同盟军南路总指挥。此后,历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区军风纪第二巡视团主任委员、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第八届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鹤亭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张鹤亭(1895~1981年)又名张汝乐,利津县前左村人。县内知名民主人士。早年从事教育事业。1942年,处于抗日斗争艰苦岁月,他应邀参加垦区行政委员会召开的地方开明士绅进步人士座谈会,开始聆受革命教益。自此他以教书作掩护,不怕风险,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43年,抗日工作人员进入利三区开辟敌区工作时,他家成为我党政军干部的秘密活动场所和联络点。1944年利津县解放后,他被选为渤海区参议会议员,后又被选为县参议会议长。并任城关完小校长、文教科副科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被选为利津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县一至八届人大代表。抗战胜利后,在修建县烈士祠时,他带病书写碑文,大参军运动中,他动员亲属及本、邻村青年多人参军参战,土改中带头献地献产。并为开展利津县的统战工作和发展利津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张鹤亭虽晚年多病,但仍关心国家大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他赋诗庆贺。1981年 12月17日,中共利津县委根据他生前的遗愿,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李竹如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李竹如(1905~1942年),原名李贻萼,字世华,又名一凡,利津县庄科村人。1927年在济南正谊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创办了宣传进步思想的《竟进》周报。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他回到利津宣传抗日救国,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当年夏,他考入南京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后任中央南京大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1935年后,他在济南创办了《新亚日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文化报》,在晋东南历任中共晋鲁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社长兼总编、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副总编。1939年5月,随八路军第一纵队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先后任第一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长,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推行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期间,他撰写了许多宣传抗日救亡、针砭时弊的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题词赞颂“李竹如同志是我党宣传、新闻战线上的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和活动家”。1942年11月2日,李竹如在沂水县对崮峪反扫荡突围是壮烈牺牲,年仅37岁。

綦际林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綦际霖(1887~1969年),字宗杰,利津县綦家夹河人。他早年喜读古文,工于书法,兼学医书。23岁考入山东省师范学堂理化科。当时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夕,师范学堂是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綦际霖亲聆革命教诲。1911年武昌起义,各校学生鼓动独立,綦际霖剪去发辫,与同学掲白布大书“山东独立万岁”,并积极参加游行示威活动,宣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1912年清帝逊位,民国建立,国民党、共和党纷纷结成封建团体,争权夺利。同窗王恩甫介绍其际霖参加国民党,他当面撕毁介绍证书,以示反对。綦际霖高师毕业,先后任教15年,主讲化学课,声誉日隆。1928年北伐军入鲁后,因日军盘踞济南,山东省府暂住泰安。綦际霖受命任曲阜县县长。任职期间,他曾召集有志青年拟定县改革新计划。因当时官场腐败,革新意见终难施行,翌年他辞职离去。1930~1933年,先后两次在济南正谊中学主持校务。1934年参加《利津县志》的编修。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他离济返乡,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10月,他在欢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大会上,借讲话机会宣传抗战,痛斥卖国。他的讲话,使土顽大哗,扬言枪杀綦际霖以泄愤,他闻讯脱逃。1939年潜往济南。不久受托再任正谊中学校长,许多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正谊中学受到掩护。其校成为中共地下组织在济南联络点之一。

抗战胜利后,綦际霖先后在省立第一师范、立达中学任教。1948年济南解放,他出任济南三中校长。1956年任山东省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1957年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济南市委员会主任委员,被选为济南市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济南市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杨立德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杨立德(1923~1994),利津县利津镇人。其父、叔皆为山东快书艺人,他出生前后父母相继去世,由叔婶抚养。4岁时,叔教其唱快书,5岁时叔去世,6岁就由婶带其撂地摊说书,挣钱糊口。12岁随快书艺人流浪说书。1939年底,到济南说书,渐有名气,绰号“杨小麻子”。1941年,为提高技艺,适应新环境,他与高元钧研究,改快书表演中的“脏口”(语言粗俗)为“清口”(语言文雅),使快书格调更为高雅诱人。1943~1944年,先后到江苏、河南及山东省内一些城市演出。1945年他在青岛2个电台定时演播快书,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知名艺人。1948年6月青岛解放后,他先后加入胶东文协所属的“友谊社”,任山东歌舞团曲艺队队长、济南曲艺队队长、济南曲艺团副团长,曾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和青海等地演出。并为部队和地方培训了一大批快书演员,高足有赵连甲、金双城和侯金杰等。杨立德曾任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他的山东快书艺术在全国曲艺界有很高声誉,与高元钧并成为“高派”、“杨派”。擅说《武松传》,曾创作山东快书新段子《郝怀友》、《取枪记》、等,并与张军合著了《怎样表演山东快书》。

黄顺青

黄顺青(1895~1983年),原名黄廷选,字舜卿,利津县左家庄人。8岁起入私塾学堂读书,数载后因家境贫寒辍学。1917年在亲友资助下考入山东青州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在本村小学、济南化育小学、县理一高等校任教。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利津县一至六届和八届人大代表、九届人大特邀代表。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利津县城后,他反对日伪的奴化教育,愤然辞教,回家务农。利津解放后,他遂投身党的教育事业,先后任小学教师、城关完小校长等职。在创办人民教育的过程中,他白手起家,勤俭办学,创立了利津县第一所人民的完全小学。他对教师宛如慈父,体贴入微,常为生病的教师请医煎药,多次把自己家的老母鸡杀掉炖好,端到生病的教师床前。他一生热爱书法,不仅双手书写,且能口笔挥毫。晚年,请他写字的人很多,逢求必应。多年来,他用自己的书法技艺,热情服务于党的政治宣传。黄顺青热爱文物,晚年他收集和向国家捐献许多历史文物。60年代初,他将收购的利津清代名宦赵长龄手稿奉献给国家,中央文物管理机关给他来信致谢,并表示给予报酬和奖励,他随即表示,即不要名誉奖励,又不要物质报酬。

岳荣昌

岳荣昌(1891~1980年),字文原,利津县北岭村人。幼年读书,学业优良。1917年任教,闲暇攻读医术。在老医生岳庭芳指教下,他医术进步很快。1928年弃教行医,后又开办中药铺,益于乡里。他医术高明,救人甚多。对求医者,从不受谢,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1954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带头组织联合诊所,并把药铺的设备、药材和个人存款全部投入集体。1956年他被评为全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57年出席全省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省的表彰和奖励。1959年以来,他先后在沾化、利津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虽年近古稀,还步行出诊,颇受人们的好评。他在晚年坚持为病人诊治的同时,还孜孜不倦地从事医学著述。著有《医学原理》、《验方集解》上下集、《医案录》和11种传染病的《辩证论治》等书,并试制避孕、绝育、流产等9个方剂。50年代以来,他收徒10余人,热心传授医术,毫无保留。

毕鸣歧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毕鸣岐(1902-1971年),字凤岗,利津县毕家嘴村人。1925年毕业于济南德育师范学校。早年曾在沈阳和洋行、福茂洋行、张家口华德洋行和上海德孚洋行任翻译、文书、华人经理等职。建国后,任华生贸易洋行、新民化工厂、建业砖瓦厂经理,曾被选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天津市副市长、政协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席和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等职。解放前,他就和中共地下党有联系,做了许多对革命有益的工作。解放后,他积极开展天津市进出口同业会的工作,为国家进出口业务的发展做出贡献。先后创办了新民化工厂、建业砖瓦厂、新大电锯厂和新城造纸厂等。抗美援朝运动中,他率先捐献飞机一架,带头认购公债,并担任华北人民赴朝慰问团副总团长赴朝慰问志愿军。1954年,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头参加公私合营。他热心创办、资助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

尚五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尚五(1877~1951年),原名尚国科,艺名尚明五、尚笑五。利津县盐窝镇东村人。尚五自幼聪颖,记忆过人。少年时代在本村私塾求学数年,读过《诗经》、《易经》,并喜读古典文学作品。因家境贫寒14岁辍学,后从师习说评书,并自成一派。始在当地从艺,继赴惠民、滨县、沾化、无棣等县演说评书。他口齿清楚,嗓音圆正,抑扬顿挫,富于韵律,并注重与表演结合。说到壮阔处象大河磅礴,说到细微时犹如溪水融融,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1928年,尚五因患眼疾赴济南治疗,医治无效致双目失明,遂落脚济南,设馆演说评书。数年后由济返回利津,继续到各地说书。尚五富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他一生不仅凭借自己的艺术才能演说古书,抨击贪官污吏和卖国求荣的奸臣,颂扬爱国英雄和清官义士,并以自己的节操维护民族尊严。1940年,盐窝据点的日伪军,多次邀请乃至恫吓尚五,要他到据点说书,他始终未去,并说:“我虽不及岳元帅领兵抗击外侮,但决不能丢失民族气节让后人唾骂”。

尚五晚年收徒传艺,毫无保留。山东曲艺界对尚五演说艺术给予较高评价,称他是鲁北著名的评书艺人。

綦沣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綦沣(1760-1840年),字汇东,利津县綦家夹河人,生于书香门弟。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壬子科举人,嘉庆元年(1796年)钦赐国子监学政,后擢升翰林院检讨。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青年时期教过私塾,治学严谨。制定了学规12则,著有《四书汇解》、《周礼辑要》等书,流传后世。壮年时期,立志学医,他刻苦功读医学经典著作,虚心求教名医,广搜民间治病验方,博采名家之长,经过数年努力,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尤其在内科、妇科和诊治痘诊、瘟疫等疾病方面造诣颇深,对诊治疑难病症更有独到之处,每当上述病症流行时,求诊者络绎不绝。他体谅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对登门看病的人,不分贫富都认真医治,并尽量采用土单验方,力求少花钱治好病。乡间出诊,他从不吃病家的饭,不收病家的礼,平易近人,德高望重。其高尚的医德至今在民间广为传颂。綦沣晚年,认真总结了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著《医宗辑要》一书,共13卷,14册,计30余万字。列医病处方2000余个,验方、便方和自拟方200多个,是一部内容丰富,论述精湛的临床参考书,它既有传统的中医理论,又有独到见解和初中经验,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部珍贵遗产。

王会英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王会英(1829~1909年),字薇卿,号愚村,利津县台子庄人。同治12年(1873年)乡试中举,翌年举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不久入谏院,掌福建道监察御史、署兵、刑、工、户科给事中。光绪十八年(1892年)王会英回乡探亲,得知前任利津知县钱容,纵容汛官王国柱霸占耕地将耕民赶至临海垦荒,因遇风潮,灾民死亡千余人。上拨救灾库银两万多两,他只下发少数,余皆贪污自肥。在民衣食无着。现任知县吴兆荣坐视不救。王会英返京后,查明邸抄,疾书奏折,弹劾山东巡抚福润纵吏毒民、玩忽人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利津北乡黄河洼决口,当地民众受害甚重,惨不堪言,而山东巡抚李秉衡决计不堵此口。王会英得知此情后,不避重臣切齿之祸,奏报朝廷弹劾李秉衡刚愎自用,不恤民情,贻误河工。朝廷上下为之震惊,急旨谕李秉衡限期将决口堵好,使利津北乡民众免除洪水之苦。

王会英为民兴利除害,敢于忠言直书。权臣福润、李秉衡之流忌之如仇,密谋策划,千方百计排挤王会英出京。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会英被朝廷放任甘肃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子女对他甚加埋怨,但他义无反悔,在甘肃任职年余,政绩卓著。后因年迈体衰,告老还乡,寓利城数年。

张铨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张铨(1795~1872年),字寅阶,号翼南,利津县左家庄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进士,由刑部主事荐生员外郎中,在官供职十余载,为官清廉,恪尽职守,查处清理过许多民间冤案,颇有政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初任江苏省常州府太守。他生性醇厚诚实。青少年时代,嗜学不厌,颇有文才,尤喜唐诗。为官期间,体恤民情,秉公办事,除应酬官事外,余暇吟诗,数年后因仕途维艰辞官归里。卸任后,主攻于诗,每作刻意求新,造诣颇深,文名著称,蔚然成家。张铨一生作诗千余首,著有《爱山堂诗存》若干卷,留传于世,其中一些名句百年来脍炙人口。时人谓其诗有盛唐之风。

李佐贤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李佐贤(1807~1876年),字仲敏,号竹朋,利津县左家庄人。出身于一个诗书盁库,累世为官的家庭,自幼聪敏好学,博闻强记。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福建汀州知府等职。咸丰二年(1852年),引退故里。

自少年起,就工于诗文,擅长书法,喜爱金石书画,尤以古钱为专好。每遇奇钱异币,不惜重金购买,罕见古钱,则设法借去,搞成拓片连同记述文体一同保存。自咸丰九年起,他把收藏的10大箱古币分类鉴别,逐类绘图并加注释,于同治三年(1864年)编辑成书,名曰《古泉汇》,共17册64卷。今存山东省图书馆。他集钱学著作之大成,收录古钱拓本5000余种,钱范75个。在古钱学研究中堪称创举,被中外古钱币学家奉为经典。晚年著书有《书画鉴影》、《武定府诗续钞》、《石泉书屋诗钞》等。后世称他为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收藏家和鉴赏家,被列为山东文化名人。

赵长龄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赵长龄(1797~1872年),字怡山,利津县姜家庄人。他少年时代勤奋好学,颇有文才。道光十年(1830年)中举人,道光十二年中进士,参加殿试被选为庶吉士,留翰林院庶常馆,后步入政界。先后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广东肇庆府太守、四川按察使、陕西巡抚等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赵长龄奉令协办。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他任盐运史,治理盐务,查办偷税漏税,恩威并重,颇有成效。同治五年(1866年),任陕西巡抚后,去陕西参与镇压捻军,作战失败,被清廷罢官。两年后,皇帝下诏令其还京,他已年老为由告退官场。其晚年著书若干卷行世,其中有《诗文集》、《元善堂制艺》等。

岳镇南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岳镇南(1785~1843年),字文峰,利津县北岭村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读书,记忆过人。青年时代,博览群书,以文章负名。创作《制艺诗赋》和骈体文数百卷。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都察院监察御使,九江府知府、甘肃、直隶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职。以为官清正廉洁、办事机敏谙练而出名。道光十六年(1836年)他出任九江府知府时,该地多大盗,世风不淳。其先是严明法纪,擒治盗首,教化盗羽,为民除害。后又修茸书院,培育人才,教民众懂礼貌,知廉耻。他任职三年,九江大兴。初任直隶按察使时,文安县王海陇调奸未成毒死三条人命,前人官长审理不清,业已另案缉凶。岳镇南详阅案卷,彻夜不眠,经周密调查,很快使案情大白,避免了冤案发生。不到一年他升任云南布政使。在任期间,秉公执政,革除贿赂歪风,发现所属官员徇私舞弊者,立加严惩,赢得了民众好口碑。

季元方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季元方,字叔度,利津县盐窝镇人,清乾隆年间武举出身,先后任陕西秦州营都司、阶州高台营都司,新疆叶尔羌都司。在任期间,他治理军队,安抚民众,取得了很大成绩。后被朝廷提升为湖北襄阳营守备,官至从三品游击将军。在季元方的戎马生涯中,最值得后人称道的是他在新疆叶尔羌的政绩。

乾隆二十二年平定准噶尔后,季元方转守襄阳,叶尔羌回部民众为其立生祠祀之,祠上挂着两块匾额,一块上写着“正直永垂”,一块上写着“功垂百代”,直到现在还保存完好。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望不断黄河滚滚东逝水

道不尽利津代代出英贤

凤凰城、铁门关

演绎了无数英雄才子故事

文昌阁、东津渡

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

新时代

利津名人辈出的故事正在延续

也必将抒写出新的传奇

• end •

审核 | 尚凡刚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弘扬开放、包容、变革、图强的利津精神

讲好利津故事,传播利津好声音

利津的这些“大人物”,你都知道吗?

利津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