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歐洲和伊斯蘭的千年恩怨

中東這個地區從古至今就從來沒有消停過,西方的基督教徒和東方的伊斯蘭教徒在這已經結怨上千年,伊斯蘭教從阿拉伯半島上興起以後開始了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隨後的塞爾柱突厥人更是在1453年滅亡了東羅馬帝國,相比於落後的歐洲,東方的穆斯林代表著先進的文明,為了奪回被穆斯林佔領的“聖城”耶路撒冷,大批的基督教徒開始了延續200年的十字軍東征,殘酷血腥的征戰並沒有給歐洲帶來文明的曙光,也沒能阻止伊斯蘭教的擴張,在穆斯林的步步緊逼下,歐洲人開始了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和大航海運動,17-18世紀又掀起了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而這段時期的伊斯蘭世界依然固步自封,依然沉浸在往日的輝煌中,最終被歐洲遠遠的甩在了身後,曾經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淪為歐洲人的傀儡,時至今日,中東的伊斯蘭世界仍然對西方社會充滿著仇視,他們稱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制裁為“新時代的十字軍東征”,今日雙方的種種恩怨究竟是怎樣造就成的?要講明這段歷史還要從一個強大的帝國說起。

一:羅馬帝國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可以說是整個歐洲的代稱,他橫亙歷史數千年,對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意義深遠,公元27年,尤利烏斯·凱撒的養子奧古斯都·屋大維建立了羅馬帝國,最鼎盛時期疆域幅員遼闊,橫跨亞歐非三大陸,當時的地中海只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內湖,這段時期整個羅馬帝國的信仰其實沿襲著從古希臘流傳下來多神教。300年後的公元313年,當時的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米蘭頒佈了《米蘭敕令》,從這裡開始,基督教真正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米蘭敕令》恢復了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君士坦丁大帝把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了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新首都就用他的名字命名為君士坦丁堡,這次遷都也直接影響到了後來帝國的分裂,公元395年,當時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立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但是由於帝國疆域太大,無法有效統治,在他死後就把帝國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共同統治,這就是東西羅馬兩個帝國的來源。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羅馬帝國的分裂


西羅馬帝國定都米蘭,隨後被“蠻族入侵”,476年,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了西羅馬帝國皇帝羅穆路斯,帝國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也可以看作古代歐洲的終結,歐洲進入了中世紀。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攻陷拜占庭


而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到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西進才宣告滅亡,從395年到公元7世紀是拜占庭帝國的國力最為強盛的時期,被稱為當時世界三大帝國之一,另外兩個,一個是大唐帝國,另外一個就是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帝國。

二:伊斯蘭的興起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伊斯蘭的崛起


1.7世紀,阿拉伯帝國在阿拉伯半島無盡的荒漠中興起,隨後開始了不斷擴張,638年,穆斯林佔領了聖城耶路撒冷,隨後以不可阻擋之勢向西方進軍,712年,西班牙被穆斯林收入囊中,8世紀,穆斯林挺進法蘭克王國的中心地帶,四分之三的基督教世界都被阿拉伯人攻陷了,基督教信仰在自己的發源地被掃地出門。阿拉伯崛起的時間很快,但是持續的時間卻很短,在不到300年的時間裡,阿拉伯世界迅速分裂,但是新興的伊斯蘭教以它獨特的教義構建了伊斯蘭教共同體,突厥人、波斯人、蒙古人,包括南亞、北非等大片的地區迅速伊斯蘭化,伊斯蘭世界的秩序在此時形成了。

2.956年,塞爾柱突厥人進入了已經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帝國,1055年,他們的首領突格里勒陳兵巴格達城下,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出城相迎並賜以他“蘇丹”的稱號,隨後的時間裡塞爾柱突厥人成為了拜占庭帝國的嚴重威脅,1071年曼齊克特會戰中拜占庭慘敗,小亞細亞大部被塞爾柱突厥人佔領,他們成為伊斯蘭教的熱心擁護者,為了拯救東方的基督教兄弟,西歐的封建主開始了以“十字架對新月”為口號的宗教戰爭。

三:十字軍東征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克萊蒙宗教會議


11世紀的拜占庭帝國處在塞爾柱突厥人的威脅下,拜占庭皇帝向西歐的羅馬教皇求救,請求同是基督教的西歐派兵趕走塞爾柱人,這次求助正中羅馬教廷的下懷。持續200年的十字軍東征拉開了序幕。

1. 十字軍東征有旗幟鮮明的口號,“奪回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解救羅馬帝國。”其實分析當時的歷史背景有著很深層次的原因:首先,中世紀的歐洲被稱作“黑暗500年”,生產力低下,大小封建主難以滿足貪婪的慾望,東方的富裕他們早有耳聞,教皇烏爾班二世就曾經說過“東方是充滿歡愉和快樂的天堂,那裡遍地流著乳和蜜”。他號召西歐的封建主停止自己內部的爭吵和征戰,到東方去尋求永恆的報酬。其次,歐洲一直處於教皇的統治下,1054年,基督教分成了東西兩部分,這使得羅馬教皇的權力嚴重削落,欲想擴大基督教的勢力範圍,恢復羅馬教皇大一統的宗教權威,謀求拜占庭控制下的東正教正是最關鍵的一步。再次,西歐的商人想要徹底壟斷東西方貿易,穆斯林佔據地中海東岸已經賺的缽滿盆滿,如果將地中海東岸一併收入囊中,整個東西方的貿易就完全被壟斷。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十字軍東征


2. 從公元1096年到1291年,歐洲的基督教徒開始了對穆斯林世界長達200年的八次東征,這就是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十字軍東征”。

這8次東征其實沒什麼好說的,這其中充滿了歐洲中世紀的殘忍和血腥。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發生在1096年,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在封建主的帶領下率10萬騎士兵分四路向東方進軍,1097年十字軍擊敗突厥人主力,在征戰中,十字軍因分贓不均,發生內訌,並於拜占庭決裂,1098年,十字軍攻佔安條克,1099年7月,十字軍奪回了聖城耶路撒冷,城中近7萬人被屠殺。經過第一次東征,西歐佔領了地中海東岸南北長達1200公里的土地,在佔領區按照西歐封建模式進行統治。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比薩等城市的商人分得了被佔領的三分之一土地,控制海岸港口,取得了東方貿易特權,然而十字軍國家內部矛盾重重並不鞏固,不到100年的時間裡,耶路撒冷被穆斯林世界的英雄薩拉丁再次率兵佔領。此後,西歐各國又組織了兩次東征,但均無進展。

13世紀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更是成為歷史上烏龍事件,十字軍成為威尼斯商人利用的工具,在威尼斯商人的引誘下十字軍矛頭轉向了威尼斯人的商業勁敵-拜占庭帝國,1204年4月13日,十字軍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縱兵劫掠7天,屠殺居民,焚燒建築,劫掠的財富不計其數。拜占庭帝國在十字軍的打擊下一蹶不振,這次東征更加暴露了十字軍東征的真實目的,宗教只是個幌子,財富才是永恆的主題。

此後,十字軍又進行了4次東征,但是毫無進展,淪為笑柄,1291年十字軍在近東建立的最後一個王國阿卡淪陷,十字軍東征宣告結束。

四:西歐的曙光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文藝復興


1.50年後,蒙古大軍到達了黑海沿岸,蒙古人給歐洲帶來的不僅是恐慌還帶來了可怕的“黑死病”,1347年-1353年,黑死病席捲整個歐洲,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因此喪生,這場恐怖的瘟疫過後,絕處逢生的歐洲人開始了反思,宗教的桎梏被徹底打破,一部分人開始了最早的科學研究,文藝復興在歐洲萌芽。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大航海運動


2.到14世紀,曾經閃耀的聖地、基督的綠洲、耶穌降臨的聖地已經不再被歐洲人關注了,他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本土事務上,文藝復興再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興起,被穆斯林佔領了700年的西班牙也獲得了獨立,1492年新統一的西班牙國王立刻出資贊助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大航海,隨著地理大發現的開始,黃金、白銀和大量的海外財富流進西班牙,接下來的100年時間,這裡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霸主。隨著文藝復興和大航海運動給歐洲帶來了科學和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歐洲迅速的跨越到了新時代。而這時候停滯不前的奧斯曼土耳其人沒有科學,沒有金錢,只有廣袤的領土,和一個特別落後的皇權統治制度,這個帝國迅速淪為了西亞病夫。

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千年恩怨

工業革命


五:1.到了19世紀,西歐事實上已經成為這個地球上思想、經濟和工業的新霸主,當擁有絕對話語權的西方社會再提起十字軍東征時,這些歷史讓帝國主義勢力變成了宣傳工具,曾經的歐洲騎士曾經去開化這些伊斯蘭世界的愚民,東征者揹負的使命是崇高的,是偉大的,這種說法當然會讓整個伊斯蘭世界對西方開始產生怨恨。

2.東方的穆斯林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衰落的,他們一直還抱著優越感,他們統治了遼闊的土地,他們認為自己的文化要強過西方。但是,他們在停滯不前,甚至是在急速倒退,西方人在迅速趕上,並最後超越了他們。

3. 日薄西山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後淪為帝國主義的戰利品,這個曾經滅亡了羅馬的強大帝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西亞病夫”,他的命運在倫敦的首相官邸被一筆劃過,今天的中東格局就此形成,遭到輕視、遭到屈辱的伊斯蘭世界有很多人再次想起來十字軍東征,在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中,穆斯林無數次的擊敗了西方人,整個伊斯蘭世界沉浸在了往日的榮光裡,擁有庫爾德人血統的薩拉丁成為了泛伊斯蘭世界裡的英雄。

從公元7世紀開始,中東的穆斯林和西方的衝突已經持續了1400年,這其中有太多的歷史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和現實因素,如今的中東地區成為了恐怖主義的大本營也是因為世界上仍然存在著霸權主義和強權政策,反抗是強者壓迫弱者的必然產物,當反抗無法用正常途徑實現時,信仰和宗教就會成為一部分唯心主義者的工具。這種不計後果的“反抗”又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而這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都是災難。

參考資料:拉爾斯·布朗沃思《燃燒的遠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