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重型化时代,为何日本却与众不同?10式坦克真有那么好吗?

苍澜鸿烈


依照往年惯例,日本陆上自卫队在静冈县御殿场市东富士山演习场举行年度综合火力演习,此演习于1966年开始对外开放,其中武器实弹射击环节是最受欢迎的。

但近年来这场演习的状况却频频发生,在2015年的时候就曾发生过一起重大操作失误,一辆90式战车当时正在向观众展示火力实射,却将一发炮弹射中了观众席,导致观众台坍塌,造成了10人有不同程度受伤的情况,

幸好面向公众的演习还是有所保留的,出于安全起见此次发射的炮弹是装药量很少的训练弹,倘若选用了实战炮弹,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与之类似的,一架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在演习场内将记者车辆误判为靶标并向其发射了一连串火箭弹的事情也在俄国发生过。

在大型演习中伤亡是真实存在的,尤其在实弹射击这种阶段危险往往会倍增,毕竟一场演习少说也会涉及到上万人员和各种武器,装备,设备参与到其中,统筹协调好这种规模数量的事情绝非易事。

关于日本战车各种状况的发生并未就此停止,在同年的一次军营开放日中,当时正在向外界展示坦克的机动能力,并且民众还可以坐进去兜风。作为源自于德系豹2坦克的90式战车,机动能力当然是很优越的,这个时候肯定是要秀一波操作了。

然而,这辆坦克在发动机启动几分钟之后就不动弹了,

随后变速箱漏出了大量红色机油,场面十分辣眼睛。

在此之前及之后还接连发生过以先进传动著称的74式,10式战车掉链子,96式装甲输送车掉轮子的情况,这些事情使得自卫队一度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90式战车因为自重的缘故,法律规定其不能在公路行驶,因此大量的90式只能待在北海道以抵消来自俄国的压力,而日本又需要一款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机动的战车来替换过时的74式,于是10式战车随着日本推进“国家正常化”应运而生。

从74式到90式再到10式,日本本土战车向来被宣传为高精尖的代表,诚然,工业发达的日本确实把他们的作品打造得异常精致,外界通常认为日系战车具有相当精密的火控技术,而传动技术,液气悬挂更是唯我独尊。事实是日本坦克的纸面数据确实很好看,但过多高科技的堆砌却适得其反,造成了日系战车可靠性低下的窘境。


迷彩虎军事


因为日本造10式坦克主要是为了遵守交通法……

日本没有军队,是自卫队,属于保安团性质,因为是类似公务员上下班制度,打卡上下班出勤(不当值者可依照正常时间上下班,不住营区而是宿舍或在外自行租屋)。所以军营距离市区不远(要不然上班不方便)但是距离靶场很远(居民区周围谁准你打靶?),所以日本自卫队装甲部队训练时,需要经常拉着坦克两边跑。
日本的10


式坦克

但是日本国土交通省制定的交通法规对于车辆限重极其严格,他对于车辆超载限值全世界最变态。重型拖车带着90式坦克上路就超载,所以自卫队带着坦克去靶场训练是这样把炮塔和车体拆开运输的……
运输过程中的90坦克



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挂胶履带,经过批准后可以短途在非限制道路上行驶。但这一堆限制不说,还非常消耗坦克宝贵的摩托小时,太划不来。


所以日本自卫队一直希望能够获得一款能够符合日本交通法的,可以一起转运的坦克。这就是10式坦克的初衷,没办法,凡事都要讲个基本法……

所以10式坦并非轻坦,他体积只是长度比90式坦克短了40厘米,从9.74米降到9.34米。坦克基本型重40吨,但是披挂的附加装甲重4吨,再加上其他设备战斗状态全重48吨,比我们的15式轻坦大约重15吨。而且使用的火炮也是主战坦克级的Rh120型120mm滑膛炮,不是15式轻坦用的105mm。
10式和90式对比,90式在外侧

但是10式坦克装甲防护能力并不比90式弱,其正面主装甲抗穿甲弹性能在650mmRHA匀质钢装甲以上。根据日本资料,其主要是采用钛合金装甲代替复合装甲的金属背板。因而可以节省大量重量,这也是我们15式轻坦减重的主要措施。再加上附加装甲组件,10式坦克的装甲防御能力要略强于90式坦克。

其他方面,在火力提升有限,还是Rh120/L44,只是更换新弹种。火控方面进行升级,增加激光抑制系统,以及使用液气悬挂。整体性能上有所提升,但是主要提升幅度有限,最重要的改进还是减重10吨,终于可以拖车拖着拉去靶场了……


五岳掩赤城


坦克的吨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坦克的防护力,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装甲让坦克的防护性大大提升,但是吨位的增加一直是增加坦克防护力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战场上坦克硬碰硬,只要你吨位不落后对面的坦克,那就不至于被对方碾压,如果能采用复合装甲、披挂装甲或是一些主动防御技术,那对于坦克的防护力必然是锦上添花。



在全世界这些能独立研发生产主战坦克的国家中,日本的坦克如其二战时候一样,坦克吨位排名依旧靠后,其自卫队装备的10式主战坦克只有四十四吨。像美国的M1系列坦克都在五六十吨左右,后来的M1A2SEP已经突破了七十吨,美国其他盟友生产的坦克也都是六十吨以上的家伙,为何唯独日本的坦克如此小呢?



每个国家的武器的发展路线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的,可能这个这型武器放到世界上排不上名次,但是放到这个国家所处的环境中却能发挥作用,甚至可以依靠本土的地形特征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像伊朗的小艇和袖珍潜艇放到大洋上谁也打不过,但是放到波斯湾就不容小觑。但是如果非要追赶世界潮流,可能不但无法发挥出战斗力,很有可能变成废铁,眼前的例子,印度的阿琼坦克。本来印度那个环境四五十吨的吨位就够了,但是印度为了赶上世界潮流,坦克吨位一再增加,直到加到了五十八吨,结果自己国内的桥梁道路都承受不了,隧道也过不去。



日本和印度的情况差不多,早先造了90式坦克,五十吨,主要是放在北海道防住苏联,那时候冷战正是剑拔弩张的时候,苏联又是坦克方面的老司机,肯定要造大一点的坦克。日本是个多岛组成的小国,道路桥梁也不能承受大型坦克,但90式坦克就放在北海道防苏联就行。冷战结束后日本就需要一种能在多数道路桥梁上通过的更小吨位坦克,于是就在90式坦克基础上减了几吨变成了后来的10式坦克,坦克吨位小在本土机动,在各岛之间运输也方便多了。



至于这型坦克好不好,在世界上什么水平就不好说了,起码对于日本来说能用,它就算是达标了。


齐继同志


坦克的重量是由坦克在研制时的预设战场以及假象作战对象决定的

题主所说的:“坦克重型化时代”其实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坦克经常会卷入巷战和治安战,被迫增加坦克装甲防护水平而造成的,


并不是未来坦克研制的时代潮流。

日本10式主战坦克

日本10式主战坦克的全装(加装最高等级防护能力的附加装甲)战斗全重44吨;轻装(拆除所有附加装甲)战斗全重约为38吨。是全世界最轻巧的主战坦克之一 。10式主战坦克为什么这么“轻”(也不算太轻,比早期T系坦克重),要从它的研制历程说起:

早在1996年日本防卫厅(那时还不是防卫省)

就21世纪的日本陆上防卫政策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苏联解体后日本遭遇大规模登陆作战时可能性微乎其微,未来20年日本陆上自卫队
最有可能遭遇的作战样式是“海外干涉作战”以及“离岛防卫作战”两种做,据此在1999年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提出了“下一代装甲车辆技术要求说明”其中对“下一代战车”(就是坦克,日本叫战车)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役90式战车由于车重过重,只能部署在北海道,在北海道之外使用严重受限,已经无法适应未来之陆上作战需求……要求下一代主力战车车重不得超过45吨,火力和机动能力至少要与现役90式战车持平……着重加强信息化作战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至样式”。


(90式主战坦克由于50吨的车重过重,不适应日本的地理环境,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由此可见,日本的10式主战坦克预想作战环境是:1.日本本岛;2.日本海域周边离岛;3.海外热点地区。这三个预设战场的共同特点是:不易遭遇到敌方重型主战坦克;最可能遇到的是老式坦克以及轻型反坦克武器;但是对战略和战术机动性要求较高(我遇到的我能打得赢,打得赢我的跑不过我,这点15式轻型主战坦克很像)。
任何一种武器的设计过程都是一个妥协的过程,日本10式主战坦克也是如此;为了满足陆自对战略机动性的要求,采用了模块化装甲的设计,整套模块化装甲约重6吨,据称10式安装全套装甲后其正面防护能力可以抵御2A46在2000米内发射的穿甲弹,侧面可以保证不被RPG击穿。但总的来说,由于10式的车重太轻其装甲防护水平和目前各国的先进主战坦克相比差距较大。

10式主战坦克好不好

好不好看和谁比;日本10式主战坦克从日本的角度来说,除了采购价格过高(2013年采购价940万刀一辆)之外,很好的满足了《新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的要求。但是同同时代的各国先进主战坦克相比,10式主战坦克更像是一款火力加强版的15式轻型主战坦克。无力在正面战场上与我国的99/99A、俄罗斯的T-14以及韩国的K2等重型主战坦克相抗衡。

其实这也难怪,日本是一个岛国,路上自卫队的预算有限,在加上日本的技术水平有限(连最基本的大口径滑膛炮和轻量化高硬度复合装甲都无法自研),没法像我国那样搞一个99A+15式的组合(99A负责正面突破,15式负责去99A去不了的地方)只能在一款坦克上集成最多的需求以求降低成本和技术风险。


所以,站在中、俄、美、英、法、德这些坦克研制强国的角度看,日本10式主战坦克除了信息化水平较好之外一无是处;但是站在日本的角度看,10式很好的满足了研制时所预设的战场条件。


纯野生的坦克


谈谈个人看法。坦克是作战中重要的突出兵器,也是对抗敌方坦克的“克星”。坦克由于受使用条件的制约体积不能太大。而作战使用又要求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强大的攻击力,又要有坚固的装甲防护,因此坦克受体积的限制可谓“寸土寸金”。



尽管各国都挖空心思为其减重,无奈受装甲防护的需要使得现代重型坦克越来越重,通常都是50吨以上,甚至更重。日本的90式坦克的重量就达到了50.2吨。这还是没有外挂附加装甲的情况下。这个数值在世界重型坦克中不是最高的。而这个被日本吹虚的,能毫不费劲就能击毁中国96式99式坦克的十式坦克,而且96式99式却拿它没辙的十式坦克重量却只有44吨。

真的这么牛吗?我们知道,坦克的重量大部分是来自它的装甲防护。这个的确也影响到了坦克的机动性,同等马力下越轻单位功率越高,机动性就越好。但防护性也越低。那么日本是怎么作到能有效防御96式99式坦克炮的打击的?难到日本发明了新的装甲技术?非也,十式使用的是120毫米44倍口径炮,96式99式使用的是125毫米48倍口径炮。

坦克炮口径大,威力也大,身管长射程远初速高。所以现在各国都在研究大口径坦克炮。由此也看出日本十式并不像自己吹的那么牛,本来日本的坦克工业并没有多先进,坦克研制中也是事故不断,入役的坦克也问题频出。那么装备日本十式坦克的作用是什么呢?其实这个答案日本军部给出了。据日本防卫省关于日本坦克的报告中称,对于众多的桥梁,90式有60%多的通过率,而十式有80%以上的通过率。

明白了吧!日本的十式是为适合在日本本土作战时,能够通过日本重多桥梁。重量轻了,机动性也就高了,达到了27以上马力/吨。这个相当高了。因此十式的作用就能以高机动性,快速灵活的战术进行作战,类似二战时苏联T34对付德国“虎式”的作法。这也是为了适应日本道路桥梁所采取的措施。当然也是建立在牺牲防护性能换来的。(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兔哥42928


随着各种反坦克武器的升级换代和坦克克星武装直升机在各国装备数量的增加,以及各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坦克的战场生存环境越发恶劣。另外,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类似二战那样的坦克大兵团作战,双方坦克互轰的场面已经很难重现,坦克重型化时代即将过去。研发和装备机动性好、通过能力强、火力足够、防护能力较强、有较好的战场感知能力和通讯能力的中型坦克将是各国军队的趋势,日本的10式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今后坦克的作战是整个作战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体系中的其他武器系统共同构成作战力量,在体系的支持下战斗,遭遇强敌时,可以利用体系的其他火力进行协同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下,坦克本身的机动性和可靠性更为重要。至于日本10式坦克性能究竟好不好,日本军工制造坦克的能力是否很一般,我没有发言权。我看到不少的评论都不看好日本坦克,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sailor72


日本人自己心里很清楚。它这个坦克包括很多常规武器也就适合在日本那几个岛转一转。要真来中国大陆干架。一炮一辆。起码再往后三五十年防务还是靠美国爹。日本未来要想变成完全正常化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强盛的中国与美国角力谈判。


用户7776034403817


因为不能违反交规


wilderness123


日本10坦克44倍口径炮。我认为性能一般。德国豹二A6。美国MAA2。英国挑战者,法国勒克赖尔。以军梅卡瓦都比它强!


渊源166339088


10式坦克用的炮和90式坦克用的炮是一样,都是德国44倍短管坦克炮,坦克炮日本生产不了,发动机由日本产二冲程柴油机换成了德国产四冲程涡轮增压柴油机,重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日本生产不了,日本生产的大八轮装甲车被证明有严重缺陷,现在换成了德国原装八轮底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