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通过互联网银行存款吗?你觉得互联网银行的创新型存款安全吗?

银行老汉


关注路人蚁的世界,财下心头,却上眉头,与 一起侃财经

1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只是渠道的不同吧,一个是重资产模式,一个是轻资产模式,而且互联网银行的用户体验跟好,用户基础也大,传统银行目前也在各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加持,把自己的互联网属性加强。告别过去各种网点扩张的模式。

2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都是有银行业务牌照,才能开展存款理财业务。自然是安全的,只是看不同人群接受度。比如网商银行推出的一些货币基金余利宝,定存产品定活宝等,都是安全的啊,一个做现金管理工具,一份就是银行定期存款产品,灵活支取

你平时存款理财是线上还是线下。评论区分享


路人蚁



微众银行智能存款+从出生到现在只有4个多月时间,今天却要宣布关闭存入通道,暂停销售,至于何时再开放?官方没有明确答复。这一消息令很多人感到突然。又因央行前期进行所谓窗口指导,更使此事变得耐人寻味。未来,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创新型存款是否迎来新的拐点,我们不得而知。

说到智能存款的今天,我们不能不联想到余额宝的昨天与现在。除了产品本身属性不同外,二者都是通过互联网模式运营,将流动性和效益性发挥到极致,更是二者的共同之处。2013年余额宝走入百姓生活,曾经短短几个月时间,天弘基金规模就达到1800多亿,7日年化收益率曾高达6.7%。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的余额宝总规模已经接近2万亿,用户超过6个亿,天弘基金也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货币基金。



然而,余额宝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互联网巨大流量的推动下,余额宝资金规模和用户数量连续呈现几何级增长,同时也引起了监管的重视,毕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是头等大事,任何新兴金融产品都不可能任由其野蛮生长,而是需要在制度约束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于是余额宝也走上一边发展一边改革之路,个人持有最高限额从100万经过3次调整到现在的10万,去年12月实行单日最高申购限额2万,而且每日抢购,并取消余额自动转入功能;接入的基金从天弘一家独大,到现在已经新接入5支基金。由于受到货币宽松行情影响,余额宝的收益率也从曾经的6.7%跌至现在的2.6%左右。但尽管如此,余额宝规模也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断崖式下滑,而是持续增长,只是增速放缓了。只能说明一个道理,亲民的,顺应潮流的产品终将有一席之地。


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基金,现有监管制度已经逐渐完善,投资者对其风险与收益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应该说基本走入正轨。但是,智能存款要说是存款?首先,缺乏官方支持,我们仅有的信息大部分来至于发行方,有待监管确认,也就存在大家说的合规性风险;其次,从其运营原理看,除微众智能存款+是通过自有资金池解决提前支取的需要,其他民营银行大部分都是通过将未到期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机构实现提前兑付,包括信托或其他金融机构。按照发行方意思表示,智能存款属于存款,而且可以随时支取,那就会至少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保证刚性兑付,二是如何有效化解可能出现的集中兑付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流动性风险。

由于智能存款出现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从目前看,不论资金规模或者用户数量最多只算余额宝一角,因此其风险暂时属于潜在隐性风险,作为普通投资者一时很难触摸,这很正常。但是,作为监管者,余额宝的发展历程至少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因此,智能存款作为一种创新型现金管理工具,要问是否安全?在监管文件和制度出台之前,任何人都无法准确定性,也不应该去臆测妄断。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金融政策的开放,人们金融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金融创新是必然的。智能存款作为一种创新型存款,只要贴近百姓需求,顺应金融经济发展潮流,必将涅槃重生。


龙门山财经


我在亿联银行、蓝海银行都有存过定期或智慧存款类产品。

这些线上民营银行虽然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抗风险能力相应也低,但是只要认准了产品类型是“储蓄存款”,那不管银行出现多大问题,即便是银行破产清算最终会有储蓄存款保险给你安全保障。只要一个人在这家银行的存款本金+利息不高于50万元,全额赔付。

因为大行利息太低,只要存款周期大于三年,这些民营银行几个产品能达到5-6%的存款利息,还是不低的,比起来一些理财产品风险,我觉得不差。


科技动力


在讨论之前,我先放上一张图片,大家可以看一下就会有点体会,创新型存款是一个新生事物,最近可以说以互联网银行代表井喷式的发展,高流动性和高收益率是其最重要的特色,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相形见绌,但我要说的是,新生事物初期都是野蛮生长的,没有规范不代表它就健康,这一块市场面临整顿是迟早的事情,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实话说,我不敢在这上面存,虽然我知道风险不大。

微众银行上线的智能存款已经变成限时开放状态,在12月20日将关闭入口,什么时间再开放,官方没有发布任何消息,而其他互联网银行的智能存款也将面临限额存入的要求。

这就是一个信号,表明它并不是宣传中那样完美,那样安全。实际上这种类型的智能存款最近媒体已经有报导,收益权的受让方都是信托公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存款,信托公司受让了资产,可能还包括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果这类产品的资金量过大,一旦在极端情况下投资者大规模集中支取,那么势必会引发兑付困难,紧接着就是爆发流动性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该银行的挤兑。

之所以这种产品的提前支取都可以拿到4%以上的利息,实际上得益于信托公司的资金池运作,由信托公司来向银行提前兑付了这部分到期收益,常规情况下有信托公司庞大的资金池支持,基本没有风险,投资者和银行以及信托公司全部受益,可是如果市场情况发生极端情况,风险性就会暴露出来。

这种转让给第三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操作方式合不合规目前都没有界定,投资者还是谨慎一些,不要看到高收益在看到银行的字眼就以为绝对安全,也不要引用《存款保险条例》来打掩护,首先你要确认这种产品是不是银行的表内业务,是不是要缴存存款准备和计提拨备,实际上这种产品已经不是一般性存款,我们还是谨慎一点好。

你问我它是否安全,我只能说一般情况下安全,你问我敢存多少钱进去,抱歉!我还是在监管部门对它盖棺定论以后再说,目前,我不会存,我宁愿去选择一些开放式理财。


不立而立



我认为是安全的,但不是绝对安全,还是要防范风险。


何为“创新型存款”?

存款大家都知道,就是把钱放到银行去,收点利息。

但是目前传统的银行存款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且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揽储压力大,这一系列原因都促使了大部分银行不断创新存款业务类型。

“创新型存款”系列产品其实就是创新型现金管理产品,大部分创新型存款由民营银行发行,特点是利率高,而且流动性好。


创新存款和家庭理财很配哦

创新型存款具有的特点和家庭理财的需求十分吻合。

首先,投资门槛低

大部分的“创新型存款”产品的起存点都为50元或100元,门槛极低,几乎所有人都可参与。

其次,具备高流动性

“创新型存款”产品类型分为“T+0”类和固定期限类。

“T+0”类可以随时取出,固定期限类的产品可以提前支取,利息按靠档利率计算。

这样就不用像普通普通定期一样,提前支取都以活期利率计息。

部分产品在认购当日起息,多数产品支持赎回实时到账。

流动性跟活期存款相当。

最后对比收益率,创新型存款收益率明显优胜

在目前很多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创新型存款的收益率还是比较可观的。

某些“创新型存款”产品的收益率可达4%左右。

想要投资创新型存款的朋友可以通过各家银行的柜台或银行的官网以及app进行详细的了解哦。



奶爸说


有关注财经资讯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前段时间很多“创新型存款”被限购或者叫停了。

奶爸认为是“创新型存款”的利率偏高、扩张过快,央行觉得可能会影响当下金融体系的稳定,因而采取一些措施来放缓其发展脚步。

虽然说,“创新性存款”的优势很多,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风险。

像前一阵子包商银行才刚被接管。

还是那句话,理财投资还是要防范风险。


想了解更多关于理财的知识,可以关注公众号【奶爸财(ID:naibacai)】


奶爸财


互联网银行也是银行,同样受到银保监会的监管,只要具备有存贷业务资格,我就会在互联网银行存款。

1、互联网银行其本质和传统银行一样,也是经营存贷业务,息差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个本质从来就没有发生改变,改变只是开展业务的方式,改变只是物理网点的减少,甚至没有物理网点。

大家伙都去银行办理过相关业务,但是银行的服务态度并不友好,互联网不过是将储户与银行职员之间是业务办理方式改变成了储户与机器、互联网直接连接,同时给储户更多的自助和选择权,省点了传统的通过银行员工办理的业务的繁琐和麻烦。

2、目前银行的业务90%都能储户自助办理,这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我记得在我读大学时,那是还没有网银,手机银行,每一个月家里面兑汇生活费,都必须到银行柜台填单办理,而现在互联网发达,分分钟就解决问了,更不要说微信支付宝这些更便利,本质上支付宝、微信是银行功能服务的延伸。

3、互联网银行的创新型产品,其实就是智能存款。互联网银行其实可以等同于民营银行。创新型存款即智能存款属于银行普通存款的一类,享受被存款保险制度保护,本息合计50万之内限额赔付。所以安全性不用担心。

最新监管要求:银行逐渐下架这类创新型产品,因为民营银行的这些创新实质上带有理财产品的意味,而理财产品现在要求净值化。

综述,我会存款在民营银行,同时民营银行的创新型存款是可以信赖的。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个人认为安全的,同时会参考发行方银行资质,详情如下:

产品介绍里明确说明,对应的资产是银行存款,那么就能确认这是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有鉴于此,个人认为是安全的。

同时市场上也对智能存款有几个关注点,小编借此机会做个回答,如下

问题一:提前支取是将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机构,和常见的存款提前支取不一样

回答:银行定期同样可以提前支取,收益率靠档计息,只是资金是银行兑付,与智能存款不同。小编认为,提前支取由第三方承接对付是一个创新,但不是关键问题,只要存进的是存款即可。

问题二:产品形式有流动性问题,集中兑付有危机

回答:银行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放贷。任何银行遇到集中兑付,都有可能遇到危机。当然,大银行和小银行还是有差异的,因此小编认为要兼顾发行方资质,也就是股东够不够强大!

其他说明:只要能认定是存款,那就可以认定是安全的。但是如果要追究细节,小编有两点提示:

1、提前支取是将收益转让给第三方,那么存入会不会是承接了第三方的存款呢?如果是,可能会影响存款的认定

2、发行银行出现兑付危机,存款保险条例承保,显性亏损自然是没有的。但是赔偿流程可能会很长,资金原本可以产生的收益就会损失。

总的来说,这两个提示太挑剔,哪怕大型银行正规的理财产品也能挑出问题


私行小学徒


P2p都敢投,这个是存款怕啥?


铅刀走江湖


互联网银行是以后发展的方向,有什么好怕的!


用户1561094889904


买了58万振兴银行一年定期,有啥好怕的,别吓出心脏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