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企、私企、外企上班,5年後的差距有多大?

找工作,一份Offer在手,肯定是不夠的!很多機靈的小可愛都會力求多參加招聘,多拿幾份Offer,以防被“放鴿子”之類的意外情況。只不過Offer拿多了又會有新的煩惱...“這麼多不同的工作,我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呢?”

除了考慮企業所在的行業,企業的性質,也就是說他是國企、私企還是外企,也是很多小可愛權衡利弊時會考慮的方面。

職場每一步的選擇都牽扯到你的發展和生活質量,尤其是企業的性質,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們的工作、乃至生活狀態。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選擇國企、私企、外企的人樣的生活

在國企、私企、外企上班,5年後的差距有多大?

​國企

國有企業千差萬別,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部門有著天壤之別,其中的差別不亞於華為和血汗小作坊的差別。就算是同一家國有企業,現在和十年二十年後也可能完全不同。

  • “目前的生活,是我童年不敢奢望的未來”
  • @卡夫卡 工作六年 在職一本畢業,四線小城市,中字頭國企

31歲,工作六年了,去年剛評的工程師,獎金係數調高了,月均純到手收入5k+(房價5K左右),房貸有公積金對沖,沒有壓力,小破車子一臺,雙休,節假日正常休。

作為在農村窮苦日子過了二十幾年的娃娃,在買房買車家裡人沒有添錢的情況下,貧農家裡哪有什麼餘糧,能用五年時間改變家庭面貌,也實屬不易,不敢造次。

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沒有夢想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想先享受一下有暖氣的冬天和有空調的夏天,再享受一下國慶不用回家挖玉米的假期和寒冬下班後依然每天能洗熱水澡的傍晚,再享受一下可以坐著玩著手機上廁所而不用蹲著上廁所的同時擔心蚊蟲叮咬臭氣熏天以及糞便的後續處理問題。

最後再享受一下大冬天隨時隨地開車去任何地方而不用擔心在冰天雪地的寒風中帶著年邁的父母大包小包的在鄉村的十字路口等車超過一兩個小時後還被拒載的情況發生。可以說現在的每一天都是舒服的,是讓人感到快樂的。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能達到的上限是什麼,但是我目前的人生是我童年時不敢奢望的未來。

  • “這工作,窮人還是別來了”
  • @夏目六三四 兩年國企 已離職

在國企工作兩年,目前已辭職。剛入職時候,聽聞早一年進來的前輩中不乏有上海交大本科、東南大學本科、武漢大學本科的高材生(都是我考不上的學校....),頓時覺得這是個好地方,地理位置好同事學歷高工作體面。

工作1個月後,上海交大那位跑路了,考了當地公務員,工作4個月後,一起入職的東南大學碩士跑路了,讀博去了,工作一年後,上一屆的人跑光了好多....工作兩年後,我們這一屆也跑了好多。

就我短暫2年的體驗來說,國企適合養老,適合生活無壓力的人。我是個窮人,待在這裡其實有一點點格格不入....收入來說,處於中等水平,餓不死那種。但是實行的是工資總額,就是一年的收入基本是固定的,只會少(扣錢)不會多。

工資總額制度說直白點,你一年累個半死拿這麼多,你同事摸摸魚也是拿這麼多,即使被扣點錢,也是象徵性扣扣,全年收入加起來對比一下,其實差不多。這挺扼殺積極性的,而且體制內的通病,升遷得看背景,大領導基本都是有裙帶關係的,少部分中層領導是底層慢慢熬上去的,但是這種機會考慮到時代變了,基本也越來越少了。

同事中不乏有些富二代,有開GTR的,有家裡開房產公司的...和他們一起上班挺反人性的...因為拿的錢其實差不多,但是人家家底厚實啊,而且人家上班就是來摸魚養老的。

不犯大錯誤,開除不了你遵守勞動法,3點半就可以刷手機等下班了福利待遇好,法定假期(孕期假)少不了你但是,窮人別來....

有人在國企中找到了人生的高光的時刻,也有人認為國企抹滅了自己夢想的稜角。雖然都統稱國企,但是在不同單位,乃至不同部門,收入和體驗都可能是完全不同。但總歸來說,國企的優缺點可以總結如下:

▊ 國企優勢

1、穩定。如果有編制,怎麼搞都不會有辭退的危機,心裡十分安定。對於家境殷實的小夥伴真的是個好出處。

2、試錯機會多,對新人有培養的耐心。國企樹大好乘涼,項目搞砸了沒什麼事,吸取教訓再來就是了。

3、下限高。五險一金、補充公積金、年金,住房補貼,餐補,通訊補貼,食堂,能給福利的地方都給你。各種保障到位,溫飽絕對保障。有個困難,工會也會來個獻愛心。不裁員不降職(除非犯了原則性錯誤)。

▊ 國企劣勢

1、上升空間有限。在國企沒有大樹依靠想往上走是極難的。國企裡特別注意那些比較清閒的中年婦女,你別看他平時啥也不幹,搞不好就是哪個領導的親戚。

2、行政攤派多。政治任務多,領導說做就要做,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做了有什麼用,我能從中學到什麼。一件兩件當然沒有問題,這種事情多了對於剛畢業的熱血青年的心志是一種消磨。

3、成長空間有限。這個見仁見智。國企呆久了有一種要廢了的感覺。擔心年過30就沒有跳槽的能力和勇氣,如果升不上去,逆來順受那是必須的技能。

▊ 發展情況

由於個人的能力和經歷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資質好的在十年有可能做到企業中高層,資質平庸的也可能十年在一個崗位默默耕耘。國有企業的興衰治亂和領導班子尤其是主管領導有著非常巨大的關係。

何況國企改革的思路就是商業類國企實行市場化改革,自負盈虧,自主決定薪酬分配,人員能進能出。

未來的國企恐怕不會是鐵飯碗,真正的鐵飯碗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國企人,以及希望進國企的學生,即便身處安逸之中,也要意識到,進了國企不等於進了保險箱。

私企

私企可能不會是大家工作的首選,但對於不少人來說,私企卻會成為我們的歸宿。

想想現在勢頭正猛的互聯網巨頭BAT,互聯網金融企業,IT巨頭華為、小米都是曾經的私企,有些現在已經成功上市,身價倍增。

  • “跳槽這個詞,貫穿了我的職業生涯”
  • @匿名 工作四年,私企在職

一畢業就去了私企,社會新鮮人工資低1800,上五險,工作每週1.5休,不怎麼加班,年假、法定假日基本都是不足額的,總要少放一天半天。中秋節春節會發禮品。每年員工旅遊一次,不用自己掏錢。

呆了一年學了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和新技能,自覺無前途,跳槽去了國企。國企是一個集團的子公司,以前曾經實習過,正好他們缺人我就去了。

工資依舊不高2500,上五險一金,週末雙休,每逢節假日前會加班,年假、法定假日統統管夠,要是法定假期內被佔用叫去工作,三倍工資的日子裡上班會給夠三倍工資,其他假期日子的可以安排補休。不溫不火的要是沒多大追求的可以呆一輩子。

後來覺得自己年輕,還是趁機會多賺點錢,又去了私企。第二次入私企工資提高不少有4500,依舊每週1.5休,節假日剋扣,並且普通員工轉正1年後才上五險,2年後才能申請3天年假。過年過節發100元左右禮品。偶爾要參與全員銷售活動,業績不達標會被扣錢…

這個公司人員流動性大,我入職11個月後因為部門經理辭職,我就做代理經理,工資變6000,但也不能穩定6000,會有各種理由扣掉一部分錢。

現在入職1年3個月了,工資看起來滿意,實際內心不愉快,和普通員工一樣不太接受公司平時倡導的文化理念。現在已經物色了新的一家國企,工資待遇6000,其他福利參照上面的國企,準備過完年就跳槽。

  • “得不停地奔跑,一刻也不能停下”
  • @匿名 工作十年 私企在職

大學畢業就在民營企業,和公司同生長共命運。骨幹變成了老員工,雖然地位穩妥,但是也付出了很多,原來老實本分的人,已經磨練成到了同學聚會見誰都叫姐的油滑的中年人。

在民營企業想要生存,只能迎合老闆的喜好,而民企老闆,多數有著一顆當皇帝的心,改變自己,活下去。

公司的發展對個人發展有100%的影響,只能期盼公司越來越大,越走越遠,最好遠到自己能退休。

▊ 私企優勢

1、機會多。這是私企最大的好處,只要有利於公司有利於業績,你愛怎麼玩怎麼玩,就怕你不做,你敢於跨界嘗試,就論這態度領導也會欣賞你,不要怕搶人風頭。

2、很多私企的薪資也比較有優勢,主要是“多勞多得”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業績多了掙得錢就多了。不過混日子就會比較慘。

▊ 私企劣勢

1、萬事“以利為先”。講求高效工作,但大部分企業缺乏規範的工作流程,很少對員工有成熟細緻的培訓制度。

2、制度不規範,很多企業對員工連基本的五險一金乃至法定節假日都不能保證。

3、魚龍混雜,有海龜,有本科,有大專,素質不同,進去之後可能會有心理落差。

▊ 發展情況

首先講講堅持住的老員工,你的工資應該不會低到哪去,怎麼說10年在私企也算熬成婆了,每月工資上萬肯定沒問題。

對於跳槽的人來講,如果不跨行,工作內容和性質大致就定下來了,追求的主要就是高薪資和高職位,十年的經歷,跳槽2~3次算是比較正常,雖不敢保證每個人都能成為總監,但是經理和高級經理應該是有了,年薪20-30萬也算正常。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在私企工作,加班是常態,跳槽也是常態。算是大人口中最不“穩定”的那種企業了吧。

外企

在很久以前,外企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標籤,但凡你在裡面上班,你就是絕對的人生贏家。

但是隨著裁員一波又一波地上演,以及國內優惠政策想民營企業傾斜,匯率的變動等一系列原因,外企已經慢慢走下了神壇。

但是,體量在底蘊在,被裁員的認為他們是狠心的資本家;而依舊留在外企的,過得似乎依舊是很多人嚮往的神仙日子

  • “就很爽”
  • @匿名 工作七年 外企在職

挺爽的,夕陽行業,前世界五百強,歐洲公司,基層。

965,17天年假,20天帶薪病假,一般請個一天假不走系統,不開病假單。週末加班要向大老闆申請,補年假。聖誕如果是工作日會放假,各大節日提前半天放假,婦女節女員工放半天,所有女員工發玫瑰巧克力,兒童節所有小孩未滿18的員工發玩具。

出差全部五星級酒店,超一線1300,一線800,其他700。供應商車接車送,時不時還能吃頓好的,每天餐費補貼是200。

季節性產品,到了季節或者有項目的時候稍微忙一些,淡季跟機關裡坐辦公室差不多。早上花半小時到一小時處理昨晚的郵件,再到下午偶爾跟國外開個會。中午吃飯加休息兩小時,公司配的椅子,據說歐洲進口的,一把單價9000多。咖啡茶碳酸飲料隨便喝,零食得自己買。

工作基本上是任務制的,不太查考勤,工作做完績效好沒人管你上班在幹嘛,偶爾打盤手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工作氛圍比較輕鬆,沒有很明顯的上下級界限,領導大都比較和氣。之前領導層大都是歐洲人,全員學習中文,不學的全是另一半是中國人的,本身精通中文。偶爾大家開會中國人說中文,外國人說英語。

  • “都是老外眼裡的廉價勞動力”
  • @Sly 外企本部在職

外企之所以相對爽,真的是國內的很多企業太過分壓榨員工了。義務996這種事如果發生在美國企業怕是被告得連門牌都不剩下了。

美國總部是怎樣定位中國分公司的呢?廉價勞動力幫我們打下手,不想幹的繁瑣的事情都扔過去。國外企業在中國開設分公司無非就是為了節省勞動力成本。公司最最底層的崗位一年4萬5美金,中國分公司給的工資是6000人民幣一個月,一年就相當於1萬美金。技術崗位美國一年7萬美金的中國同等崗位一年摺合2萬5美金。

基層確實可能會比國內企業舒服一些,因為畢竟給國內同等美國的福利,工資給個1/3,公司省了一大筆錢,員工還覺得很爽。

但公司的重要決策什麼肯定還是總部人員來決定或者外派的。不可能把重要的權限給中國分公司的。

▊ 外企優勢

1、辦公環境好,周圍同事普遍素質較高,上班自由,不打卡,各種活動也都非常豐富。領導與員工沒有多少階級概念,更何況領導沒有獨設辦公室,大家都坐在同一辦公區工位上,交流相處不累。

2、外語辦公,鍛鍊外語能力,還有機會出國學習,視野也比較開闊。

3、工資在同行業中有競爭力,有較為成熟的員工培訓體系,新人可快速得到正規職場鍛鍊。

▊ 外企劣勢

1、個人發展空間小。工作嚴重細分,沒有核心技術部門,容易被人取代。

2、加班嚴重,身心壓力比較大,近年來部分外企裁員是家常便飯,並且裁員起來鐵面無情。

3、一言不合各種meeting,多加溝通是好的,但有時感覺一天都在會議中度過,幹實事的時間太少。

▊ 發展情況

外企經常會出現職場男超人、女強人,他們習慣把生活的重心偏向工作。我認識一個外企100強的中國區公關經理,雖然她的職位已經很高了,但是她每年仍有1/3的時間在出差,平日工作至凌晨兩三點也是經常的事兒。

工作了很多年,已經從新人蛻變成為中層骨幹,但如果沒有關係和資源,依舊還過著這種“忙併快樂著”的日子。

選擇哪類型的企業發展更好?哪類型的企業更毀人?其實真的沒有一個定論。

有人說在外企工作最鍛鍊人,接觸高端人才,培訓機制成熟,但是也有人離開了外企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有網友總結道:在央企的核心競爭力是裙帶和學歷;在私企的核心競爭力是能力和賣命;在外企的核心競爭力是語言和存在感。

所以說,選擇什麼樣的企業類型還是要根據個人適合來定,你哪方面有優勢那就正對性地做出選擇,這樣才能將個人能力發揮極致,個人幸福感也會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