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提示腸上皮化生,就是得了癌症嗎?

小劉最近總是胃酸、胃脹,到醫院檢查了一個胃鏡,看到胃鏡報告: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輕度腸上皮化生,著實嚇了一跳,聽說這個腸上皮化生就是癌症,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什麼是腸上皮化生?

腸上皮化生是胃粘膜自我修復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胃粘膜中長出來了類似小腸或大腸粘膜的上皮細胞,腸上皮化生是胃粘膜的一種常見病變,不僅僅見於萎縮性胃炎,很多慢性胃病都可以出現腸上皮化生的表現。

腸上皮化生與胃癌是什麼關係?

腸上皮化生不等於癌症!統計顯示,“腸化生”發生癌變的概率為5%。而且胃粘膜上皮發展成為胃癌必須經歷著以下漫長的步驟,胃黏膜→ 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萎 縮性胃炎→ 不完全小腸型腸化→ 不完全大腸型腸化→ 異型增生→早期胃癌→ 進展期胃癌,當發現腸上皮化生的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阻斷它這個過程,那麼胃癌自然也就會就離你而去!

胃鏡提示腸上皮化生,就是得了癌症嗎?


那麼如何阻斷這個過程?

一般腸上皮化生多見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把萎縮性胃炎治療好了,腸上皮化生的現象也會減少。治療萎縮性胃炎的方法包括: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抑制胃酸、保護胃粘膜等,飲食規律,注意休息,戒菸,戒酒(最新研究表明,飲酒對於身體沒有一點好處,你喝的那一點酒,不過是過過嘴癮罷了),飲食避免過油膩,少食或不食醃製食品、濃茶、咖啡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雜糧,注意營養均衡。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激素等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必須使用時,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及時調整劑量,把對胃粘膜的損害降到最低。

其次一定要注意定期複查,爭取讓一切惡變消失在萌芽中。對於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或小腸型化生,不必過分驚慌,但對於中、重度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或大腸型化生應高度重視,密切隨訪,建議每6~12個月隨訪一次胃鏡檢查,以監測病情變化。一旦進展為不典型增生,才建議手術或者鏡下干預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