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二戰之後,美國不斷在海外發起軍事行動,堪稱影響世界安全局勢的“最活躍因素”。對於這些軍事行動的得與失,人們的看法則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其消耗了海量資源,對經濟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甚至使美國“霸權”加速衰退;有人認為,美國藉此鍛鍊了軍隊,促進了軍事裝備和理論發展,掌控了石油等戰略物資,增強了對外影響力,可謂獲得巨大的“戰爭紅利”。筆者認為,對於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失敗戰爭

cx戰爭足以令美國人反思,此戰歷時三年,美國、蘇聯與中國都不同程度地捲入,堪稱“冷戰時期第一場激烈熱戰”。cx戰爭是美國利用cx內戰,為了加強其戰略影響力,擠壓蘇聯和中國的戰略空間而故意擴大的戰爭。在美國大規模介入前,北cx軍隊幾乎勝券在握,但美國干預使戰場態勢逆轉,“仁川登陸”不失為“漂亮”的軍事行動。登陸後的“聯合國軍”迅速打敗了cx人民軍,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北進,企圖在感恩節前佔領cx全境。於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三年激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傷亡96萬餘人,其中美軍傷亡近30萬人,美國戰爭開支也高達830億美元。美國品嚐到了軍事失敗的苦果,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大打折扣。

那麼美國為何會在cx失敗呢?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戰略上看,當時的國際背景並不適合美國強力介入cx問題。二戰後,美國自恃實力超強,肆意插手他國內政,直接侵害到中蘇兩個大國的利益,導致“聯合國軍”直接面對中國,間接面對蘇聯。美國決策者的“輕敵”也是重要原因——對本國實力估計過高,沒有預見到中蘇兩國介入戰爭的可能性,將戰爭目標確立為佔領cx全境,甚至不排除將戰火引向中國;戰爭初期“聯合國軍”狂傲自大,對中國軍隊不屑一顧。從戰術上看,中國軍隊的近戰、夜戰在當時威力極大,卻是“聯合國軍”所不擅長的,而中國軍隊在防禦階段中的“坑道戰”也有效抵消了美軍的火力優勢。最後,由於蘇聯支援中國現代化裝備,美軍未能完全獲得“制空權”,未能切斷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使中國軍隊能夠保持持續的作戰能力。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除了cx戰爭,越南戰爭的失敗同樣讓美國難以釋懷。美國發動越南戰爭仍然是利益使然——越南地理位置獨特,如果控制了越南,就能更好地控制整個中南半島,進而控制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這些企圖如果真的實現,除了可以壓縮中國的戰略空間和“遏制共產主義擴散”,還可以掌控天然橡膠、錫等戰略資源。越南戰爭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即“特種戰爭”階段、局部戰爭階段和戰爭“越南化”階段。儘管投入了數十萬軍隊和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高技術武器裝備,美國最終還是陷入了14年“戰爭泥潭”,無法迅速勝利,又不得不長期承受與日俱增的人員傷亡和戰爭消耗。據美國五角大樓統計,美軍損失飛機8612架(包括固定冀飛機和直升機),美軍本身死亡超過5萬,受傷30.4萬,總共耗費2500億美元。越南戰爭還直接導致了美國國內“民意分裂”,發生過3次全國性反戰運動。

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的失敗,其原因首先也是違背了當時的國際背景條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雖然美國擁有強大的綜合實力,但未達到“獨霸世界”的程度,中國和蘇聯仍然能夠有力地牽制美國。但美國一意孤行,不顧cx戰爭的教訓,直接介入越南局勢,其戰爭目標是要打破原有的“平衡”,必然直面中國和蘇聯的持續支援力量。在戰術上,美軍也有很大的不足:越南戰場的叢林環境堪稱“游擊隊天堂”和“機械化部隊地獄”,南越游擊隊和北越人民軍充分利用地理條件,靈活運用了襲擊戰、運動伏擊戰、特種作戰(特工戰)等戰法,削弱了美軍的裝備優勢。此外,南越游擊隊主要採用“非正規作戰”,這與美軍擅長的現代化正規作戰相比,“便宜”得多,更容易長期堅持,迫使美軍消耗巨大資源的正規作戰無法持續獲得優勢。

勝利戰爭

二戰後美國的幾次軍事勝利不僅帶來了巨大的戰爭紅利,還深刻地改變了戰爭形態。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1983年10月,加勒比海島國格林納達發生政變,美軍趁機入侵,僅4天就以亡19人、傷百餘人(大部分是事故和友軍誤傷)的輕微代價,解除了格林納達全國武裝。此次作戰,扼殺了古巴支持的格林納達社會主義革命,控制了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門戶”,穩定了美國“後院”。1989年12月,美國以“保護美國僑民的生命安全、維持巴拿馬的民主進程和《巴合馬運河條約》的完整”為藉口,入侵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迅速控制了整個局勢,並抓捕巴拿馬總統。

隨後的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則是規模與影響更大的“高技術常規戰爭”。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採用了以空襲為主的戰爭模式,大量採用精確制武器,使薩達姆“用傳統地面作戰拖住多國部隊”的企圖破滅。海灣戰爭的成功讓伊拉克始料不及,甚至大大出乎美國人的預想。在最有可能造成傷亡的“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僅146人陣亡(這還包括死於友軍誤擊火力的35人)。須知,146人與越南戰爭最終陣亡的5萬多人比起來,基本就近似於“零傷亡”了。海灣戰爭還是一次“速決戰”——越南戰爭打了14年,海灣戰爭只打了42天,其中地面戰鬥僅持續100小時;海灣戰爭平均每天消耗1億多美元,但整個戰爭還是很“便宜”的,耗資總共60多億美元,而越南戰爭令美國耗資2500億美元。美軍在海灣戰爭已經打得夠“精彩”了,但隨後的科索沃戰爭更是創造了“戰爭新神話”——歷時78天,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非接觸戰爭”,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僅用持續空襲就讓一個主權國家屈服。

通過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美國以微小的戰爭代價強化了“霸權”,大大改善了戰略環境,實現了對海灣地區豐富石油資源的控制,促進了美國對於歐洲戰略目標的實現。可以說,這兩場“高技術局部戰爭”讓美國收足了“戰爭紅利”。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回顧這四次勝利戰爭,美國獲得勝利的原因也值得關注。首先從戰略的角度來看,美國有效把握了戰爭發起的時機——格林納達行動利用了冷戰格局,里根政府在開戰前就知會了西方國家並得到支持,加勒比各小國也由於“懼怕共產主義衝擊”,紛紛出兵相助,這在歷史上是比較少見的;海灣戰爭則是在蘇聯力量弱化的背景下實施的,且薩達姆入侵主權國家,更使美國的軍事行動擁有了道義優勢和聯合國合法授權;科索沃戰爭發起時,蘇聯已經解體,美國獲得了暫時的“軍事行動自由”。其次,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看,格林納達遠在拉丁美洲,蘇聯鞭長莫及,古巴實力較弱,使美國得以“從容”完成作戰行動。第三,美國對於戰爭目標的選擇也較為合理——入侵巴拿馬和格林納達,美國的目標不涉及蘇聯的核心利益,從而有效限制了軍事行動的規模;而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美國的戰爭目標定位也較為適當,僅僅希望將對方“打服”,維持地區格局平衡,並不追求從根本上將對方消滅,或者重塑他國政權。

此外,作戰模式革新也是美國獲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入侵格林納達和巴拿馬的軍事行動,美國採用的是以特種作戰為主,這種作戰模式的機動靈活性強,利於速戰速決,使對方無法“跟上”美軍的作戰節奏而落敗。而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則是運用“高技術局部戰爭”新模式,以空襲與精確打擊為主,初始就設定了“非接觸”制敵,這種信息與火力緊密結合,空中打擊充當火力投送核心的戰爭模式,讓擅長近戰的傳統部隊無從施展。

尷尬戰爭

“911事件”之後,美國以此為藉口,發動了所謂“反恐戰爭”,企圖進一步強化“霸權”,消滅潛在對手,並推行西方價值觀,同時更牢固地控制石油等戰略資源。在這些目標的引領下,美國提出了“先發制人”戰略,導致使用軍事力量的主動性與侵略性都大大增強。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為了實現其目標,美國首先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隨後又以薩達姆“與基地組織有聯繫”和“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然而相比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這兩次同樣是高技術局部戰爭,作戰環境也大同小異,但是結局卻大相徑庭——在前兩場戰爭中,美國以近乎“零傷亡”的代價,迅速解決了對手;但後兩場戰爭卻變成了久拖不決且不勝不敗的“尷尬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具體經過,人們並不陌生,但是這兩場戰爭背後的美國的得與失卻值得關注。既然把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稱作“不勝不敗戰爭”、“尷尬戰爭”,那麼美國在這兩場戰爭中肯定是得失兼有的。

美國得到了什麼呢?首先從戰略上看,通過兩場局部戰爭,美國從軍事上有力打擊了宿敵:阿富汗戰爭使美國得以加強在中亞地區的控制力度(或者說“楔入中亞”),進而影響了該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流向;伊拉克戰爭則消滅了昔日中東地區軍事強國的常規反抗力量,初步建立親美政權,進而更牢固地控制了海灣地區的石油資源。而同時從安全利益方面來看,“反恐戰爭”強化了美國主導的“反恐國際聯盟”,鞏固了美國在世界軍事領域的影響力。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再從戰術上看,美軍一些作戰方式確保了在戰爭初期有效達成目標。例如伊拉克戰爭,美國雖然擁有絕對的軍事優勢,但戰前還是通過長期封鎖、制裁,設立“禁飛區”,使薩達姆政權元氣大傷,有效減小了戰爭進展阻力,同時美軍還通過心理戰重創伊軍抵抗意志,為後續進攻打下了良好基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阿富汗戰爭初期,美國對付隱藏在山區的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成員時,開創了“阿富汗模式”——不使用常規地面部隊,主要以精幹的特種部隊深入山區搜索,發現目標後,主要引導攻擊,出動空中力量對頑抗之敵進行精確打擊。這樣有效避免了傷亡,大大加快了戰爭進程,還使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成員“以游擊戰大量殺傷美軍”的企圖破滅。此外,美軍的“輿論戰”也顯示了強大的威力,使伊拉克民眾覺得薩達姆是“暴君”,企盼美國人可以給伊拉克帶來更好的生活,讓世人覺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毫無疑問是“911事件”元兇,是“恐怖主義的代表”,從而使對手幾乎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雖然兩場戰爭讓美國收穫頗豐,但人們也不能忽視了美國付出的巨大代價。從戰略角度來看,美國打擊伊拉克的藉口過於牽強,戰後也沒有發現伊拉克與“基地”組織有密切聯繫的證據,更始終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海灣戰爭後,這類武器應該已被聯合國銷燬)。這樣一來,美國的軍事行動失去了“法理”依據,某些部隊的肆意妄為超出了時代對於戰爭倫理的容忍限度。而在阿富汗戰爭進程中,美國過於低估了戰爭的長期性和未來變數,急不可耐地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同時投入兩場戰爭明顯分散了軍力。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從戰術上看,美國將戰爭目標定為“改造”阿富汗和伊拉克政權,必須“接觸作戰”,這為反美武裝提供了“作戰空間”和近距離殺傷美軍的機會,使美國最終失去了很多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隨著兩場戰爭“泥潭化”,美國宣揚的價值觀逐漸受到質疑,伊拉克和阿富汗使得“西式民主”“水土不服”,當地經濟和整體生存狀況極度惡化,導致不僅是伊拉克和阿富汗,就連一些曾經追隨美國價值觀的第三世界國家也開始對美國產生了懷疑。曠日持久的戰爭,讓美國精心營造的“技術神話”最終被裝備低劣的遊擊武裝“打破”,以傷數萬人、死數千人的現實否定了自己之前高調宣揚的“零傷亡”戰爭理念。透過這兩場戰爭,其他國家開始研究和追趕美國的軍事理論與技術,使得美國的“軍事壟斷優勢”以很快的速度削弱,還影響了美國經濟。很多專家都認為,發於美國的金融危機暴露了美國經濟結構的重大缺陷,即軍事工業和國防開支比重太大,虛擬經濟惡性膨脹,而已轉移的所謂“低附加值產業”實際上往往不可或缺。

隨著美國的“零傷亡高技術戰爭神話”被打破,加上全球經濟危機,北約國家開始站在本國利益的角度,考慮在美國勢力消退、新興國家崛起的背景下,仍然“追隨”美國是否符合本國利益。如果有人就此認定“北約正面臨危機,乃至有分裂的傾向”,恐怕不是危言聳聽。同理,這兩場戰爭還使美國“宿敵”伊朗的實際影響力擴大,使美國在阿拉伯世界大失人心。可以說,這兩場戰爭不僅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還將對世界軍事、政治和經濟力量平衡造成深遠影響。未來世界局勢的潛在變化,將迫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這兩場戰爭。

“美式戰爭”思考

美國在二戰後發起的幾次具有代表性的戰爭,讓人們感受到了現代戰爭的波瀾壯闊,更直接引領了世界軍事變革。但美國作為擁有最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戰爭中卻多次陷入被動,也讓人們不得不對戰爭深層問題倍加關注。

「縱橫」美國二戰後軍事行動的得與失

首先,戰爭決策者在發動戰爭時,必須充分考慮時代背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主題的年代,過度使用軍事力量“強取”戰略利益是不符合時代潮流的,而且經過二戰的殘酷洗禮,世人對於戰爭的容忍度也在降低,對於長期使某個地區陷入戰爭的行為,人們總體上是反對的。

其次,合理確定戰爭目標是避免被動的重要因素。必須在充分考慮國際環境的前提下,客觀認識戰爭手段與可能實現的戰爭目標之間的關係,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設定超出自身戰爭手段範圍外的戰爭目標。這就是美國在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獲得成功,而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陷入被動的根本原因。

此外,任何戰爭都是有兩面性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創造了“零傷亡奇蹟”後,美國自認為獲得了“終極武力”,可以“為所欲為”。但戰爭實踐很快表明,這種威力巨大的戰爭方式也存在著耗費空前高昂、難以長期持續的“先天弱點”,而且最好與“非接觸作戰”配合,在“接觸作戰”和零散的非正規作戰中則明顯力不從心。正因如此,美國近期悄然將“反恐戰爭”模式由“高技術局部戰爭”,轉變為以特種作戰為主體的“影子戰爭”。可以說,美國二戰後的軍事行動不同結局讓世界認識到了“慎戰”的重要性,畢竟“好戰必亡”,輕開戰端都將面臨無法預料的後果。(特約:吳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