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最顶级的宴会——国宴,皆以此菜系为主。

这里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有人流连在此10年,有人更是极端,死也要死在这里。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这里早在千年前,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城市,遍地富豪,一地银钱总数,足有全国财政收入2倍之多。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清溪

这里就是扬州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

当初引得古人感慨如斯的扬州,我们只能从残存的建筑来感知了,但是,国宴同款的美味,却是实实在在可尝到的,冬天正是贴膘的好时候,找个周末,来这里“慰劳”一下自己的胃和心吧。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01扬州早茶

“早上皮包水(吃早茶),晚上水包皮(泡澡)”

这“皮包水”说的便是吃早茶,世人皆知广州人爱喝早茶,殊不知扬州人也离不开早茶,一顿丰盛的扬州早点,可以叫醒沉睡的灵魂。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在瘦西湖的画舫上边游湖,来一客扬州包子、喝一壶绿杨春茶,光是想想画面就觉得美好。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swenty

品早茶的地方在扬州被称为“茶社”,正宗的老扬州茶馆一般名字里都会带个“春”字,像富春、冶春、共和春

,它们一起被扬州人亲切的称为“三春”。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六一

  • 茶社怎么选?

三春都是老字号,就算是最最最年轻的共和春也有快90年历史!如果第一次来扬州,可以这样选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吃招牌去国庆路上的富春茶社,年头比较久、最老最出名的招牌,但是比较忙,所以上菜慢,本地老一辈一般都去这里吃。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追求性价比的,推荐在四望亭的怡园、虹桥坊的冶春、富春大酒店。

味道都比较地道,怡园去迟了要等座位,富春大酒店有不少分店,褒贬不一,但是也算老字号,菜品全面,不容易踩雷。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吃环境气氛去老冶春,虹桥坊东边两条街左右,靠着小河建的,亭台楼阁式的建筑,窗外伸手就是河水,菜品水准有保证。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swenty

迎宾馆内的趣园茶社也无敌推荐,餐品种类齐全,环境一流。因为谢霆锋在此拍摄了《十二道锋味》也成为年轻食客的打卡点。

除了这些大店,扬州也不乏平民早茶店,价格实惠,没有那么正式,生活气息比较重,其中蒋家桥算是做得最好的,有很多分店。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老店在皮市街南头,招牌是虾籽饺面或者虾籽馄饨,强烈推荐他们家的锅贴

,皮薄馅足,再点一碗腰花汤或者素汤,完美!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 吃的怎么点?

如果第一次去扬州茶社吃早茶,那一定要边喝茶边吃“烫干丝”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六一

干丝是淮扬菜的看家菜,早茶时点上一盘烫干丝,是每个老扬州人对早茶最后的倔强。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首推三丁包、肥瘦肉丁加笋丁,蒸饺有纯肉的和虾仁的,蘸醋吃,美滋滋。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比较特色的还有汤包,推荐一笼一只的大汤包需要用吸管先挑破皮喝汤,好玩又有仪式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翡翠烧麦算比较特别,素馅的,甜口,老一代扬州人会很喜欢。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蟹黄包、松子烧麦、豆沙包、蜂糖糕等,也都是早茶必点。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六一

再来一壶碧螺春,早茶必备。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02 淮扬菜

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发源于扬州、淮安。原料多以水产为主,以顶尖烹艺为支撑、以本味本色为上乘、以妙契众口为追求,雅俗共赏而不失其大雅。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主打精致、清鲜,虽然稍稍显得特色不是那么强,不像川湘菜一下子就能记住,但更适合大众口味,所以会出现在国宴上

  • 狮子头

其中三头宴更是淮扬菜之最。三头宴是指:鱼头、猪头、和蟹粉狮子头。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郑璧先生诗曰:

“扬州好,佳宴有三头,蟹脂膏丰斩肉美,镬中清炖鲢鱼头,天味人间有。扬州好,佳宴有三头,盘中荷点双双玉,夹食鲜醇烂猪头,隽味朵颐留。"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接地气的狮子头,摄影@xinyao23

  • 文思豆腐羹

也是刀工的极致体现,其主料不过是一块豆腐。但厨师却需将一盒嫩豆腐切成多达万根、如头发丝般粗细的豆腐丝。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 大煮干丝

其主料也是一块豆制品——扬州方干。

相比于其它豆腐干,扬州方干的特点是厚、大,非常紧实,除了扬州,也没有其它地方出产这种豆干。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六一

一般来讲,制作大煮干丝,一片2厘米厚的方干,要片成20片才算合格,之后再跳刀切成细丝,所以这也是一道考验极致刀工的淮扬名菜。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六一

  • 扬州盐水鹅

如果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德州,没有一只鸭可以活着离开南京”,那么同样的,

也没有一只鹅可以在扬州寿终正寝。据不完全统计,扬州城里卖老鹅的摊点足有2100多处。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扬州盐水鹅,当地人俗称其为“老鹅”,据说只有当地的鹅才能做出这个味道。选用体重不低于2.5公斤的当地鹅,以及十余种香料一起卤制,形态饱满、烂而不散

无论是寻常日子或是有婚丧嫁娶的酒席上,盐水鹅都不会缺席扬州人的餐桌。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 扬州炒饭

大酒店做的一般都不太差,小店比较出名的有解放桥东蛋炒饭,而扬州本地人对炒饭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大多数人想吃的时候会在家里自己做。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xinyao23

03 风韵依旧

除了舌尖上的美味,扬州的千年风韵也藏在这座城的角角落落,古老与现代交错而立,说不定下个拐角,你会恍惚自己身处广陵。

从隋唐时期就已开始繁华的——瘦西湖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swenty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六一

以竹石取胜,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的私人园林——个园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六一

晚清园林建筑代表之作——何园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清溪

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在此传经授戒的——大明寺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六一

扬州水陆交通要冲,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的历史老街——东关街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swenty

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扬州府学的——文昌阁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扬州最美书店——钟书阁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摄影@swenty

除了扬州的清鲜味,中国地大物博,一地有一地的精彩,我们精选了九座城市,制作了一期美食特辑,不仅会有当地老饕带你探寻街巷小店,更有特别的美食体验。

点击查看更多线路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比如在扬州,我们会请经验丰富的大师傅,把淮扬菜的历史娓娓道来,还能动手学几道淮扬名点呢!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图片@六一

在顺德,寻找纪录片同款美食,在北京,尝尝北大学子必吃的烤鸭,到成都,错峰看国宝吃早餐......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江浙沪国际唯一“美食之都”,去过的人说连吃一周都不够

在一饮一食、一品一味里,创造不一样的旅行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