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你是否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發完脾氣以後又感覺到非常後悔的呢?


在網上經常看到這樣父母怒打孩子的新聞:


南昌地鐵上一男孩弄丟地鐵票,媽媽為了五元票錢,狂扇兒子耳光,引眾人圍觀。原來男孩一路玩地鐵票,快到站時,媽媽發現兒子手裡的地鐵票不見了,一下子急的惱火,對孩子劈頭蓋臉的罵,期間還不停地對孩子扇耳光。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大韓航空公司“長公主”趙顯娥被丈夫指控脾氣暴躁狂怒,而且還會家暴孩子和丈夫,給家人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類似這樣父母無法控制自己情緒而導致家庭的悲劇還有很多,有的甚至因為父母的壞情緒而讓自己的孩子搭上性命。

一對夫妻在家中發生了爭執,妻子情緒失控企圖跳樓,丈夫趕緊上前拉住妻子。結果在推搡的過程中竟失手將四歲大的兒子從十四樓推下,導致孩子不幸身亡。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福州一位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情急之下用手機充電器線將兒子勒死!兒子死後,媽媽多次割腕自殺未果,隨後從13樓跳下,當場身亡。


縱然有血的代價,然後這樣的悲劇在現實生活中一幕幕發生

18年1月,江蘇一個9歲的男孩因為丟了手機,活活被媽媽陳某打死。為了防止鄰居聽見孩子的哭聲,她用膠帶封住了孩子的嘴,捆住手腳,用木棍毆打。


第二天早上9歲兒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身上青紫連成一大片,體無完膚。


本可以避免的悲劇,而因為你無法控制的憤怒最終釀成惡果,讓無辜的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的天,他們的地,是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保護傘,是孩子幸福的源頭,而這一切因為你無法控制的狂風暴雨的憤怒成為家庭的儈子手,成為孩子的惡夢。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你的打罵其實與孩子無關,是因為你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

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說: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

悲劇已釀成,再多的悔恨,都無法讓時間重來,再多的遺憾,也挽回不了一條鮮活的生命。


人在憤怒的時候,智商為零。


孩子的作業又沒好好完成,一次被老師喊家長讓我去學校,平時都會耐心引導孩子好好學習,而這一次回到家,狠狠的把孩子責罵並懲罰了孩子。

事後又非常的後悔,跟孩子道歉說:“對不起孩子,我責罰你,並不是因為你沒有完成作業,而是媽媽感覺自己在輔導你的作業上感覺很無力,是媽媽沒有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好。”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作為母親要如何做到單純的愛孩子呢?而不是以責罵、抱怨的方式去愛?


為什麼那麼多人滿嘴說著“我愛你,都是為你好”,面目卻非常的猙獰呢?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有時候你打罵孩子,只是因為自己的控制慾。


根據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法:父母和兒女以愛的名義共生在一起,孩子在父母眼中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自身的一部分或者是自己的一個私人物品,可以隨意處置。


有時候你總是想要去控制孩子,總是期待孩子按照你的認知標準去做事。


當你的孩子不按我們的標準做事的時候,你無法再掌控著孩子的行為,然後開始抱怨,憤怒,無法控制著自己的情緒,殃及孩子。


有時候你打罵孩子,只是因為自己的遇到不開心的事無法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


我們總會有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事,有不開心的時候。


當我們白天在外遭遇不開心,而把所有的負面情緒壓抑在心裡,越想白天發生的不開心的事,心裡越憋氣,自己的負面情緒因此無法得到排解。


回到家,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就會很容易成為我們的出氣筒,把所有的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然後又告訴孩子:“打罵你是為了你好。“ 找這樣的藉口為自己的罪惡開脫。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有些父母很“不快樂”,只是因為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自信和自責。


在《小歡喜》裡,喬英子的爸媽離婚後,她的母親宋茜就把自己全部的關愛都給了孩子,對孩子一手包辦,甚至為了照顧上高三的孩子,原本是金牌高中老師的她,辭職去當了補習班的老師。


但是她把孩子當成了私人的財產,限制父親喬衛東探望孩子。


這種一切都是為了你的想法,讓喬英子覺得窒息,每天都如坐牢,想要逃離,心裡對媽媽開始敵對,甚至為了逃離媽媽的控制,選擇報考離家較遠的南大。

在單親家庭裡面,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我一個人帶著你我容易嗎?我起早貪黑還不是為了你,我打你就是希望你明白,是愛你,想給你更好的生活。”


這樣的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卻用錯了愛的方式,然而這樣的方式帶給孩子的更多是自責、傷害和巨大的壓力。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心理學中說:所有一切自己內在的負面情緒吧開心其實是源自自己內心的恐懼和焦慮。


對自己現狀的恐慌、對另外一半的不滿或者是感覺到自己沒有得到家庭的重視想要博得關注。


這些都不能成為我們遷怒孩子的藉口,不能讓孩子成為你壞情緒的犧牲品。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 培根

父母如何做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不把壞情緒感染給孩子呢?


首先:讓自己快樂起來,做一個快樂的父母。


快樂的情緒可以感染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快樂的生活。


作為父母,無論何時把自己照顧好,好好愛自己,會照顧好自己的人,愛自己的人,也會懂得愛身邊的人。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做父母愛護自己的身體,教會孩子如何好好愛自己,沒事就鍛鍊身體,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樣的父母都有著積極陽光的心態。


一個總是能夠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好自己身材的人,就已經具備了能夠讓自己快樂起來的能力。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其次,對孩子口不出惡言,俗話說:惡言一句六月寒。


不罵自己的孩子,當覺察到自己想要發脾氣的時候,讓自己轉身離開,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魯迅面對自己的憤怒,他說:快步走著,彷彿要從一種沉重的東西中衝出,但是不能夠。耳朵中有什麼掙扎著,久之,久之,終於掙扎出來了,隱約像是長嗥,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與孩子好好相處,先從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開始,一切從“心”出發,讓幸福多一點。

媽媽與兒子發生爭吵,將兒子勒死:別讓孩子成為你憤怒的犧牲品

➡作者簡介:秋同,喜歡創造,因為富有挑戰,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內心的迫切感,必須一直創造;喜歡文字,用文字為你傳遞正能量, 關注我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