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正史來觀察董卓,一個東漢末年時期的權臣成長和滅亡

董卓此人,基本上大家都很熟悉,在人們的腦海中浮現的形象,就是一個肥胖的典型的奸臣。但是在歷史上這都是董卓後期的面貌,準確來說是從公元189年到公元192年這4年間的董卓面貌。最為重要的是,從189年8月董卓進入洛陽控制朝政,到190年正月漢朝的關東地區興起義軍討伐董卓為止。董卓控制朝政不到一年,最後董卓帶著漢獻帝西遷長安,最後在192年被呂布所殺。也就是董卓實際上只能夠勉強算是一個權臣,這就和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不符合,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主要在於很多人接受影視作品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對於歷史的誤解,不參閱歷史文獻,那麼歷史永遠在迷霧之中,所有的人都是臉譜化的人物,最後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怪圈。本文就來講一下董卓的歷史。

通過正史來觀察董卓,一個東漢末年時期的權臣成長和滅亡


董卓出生涼州的豪族,並且勇武過人。

談到董卓必須要談到涼州,涼州準確的官方叫法應該是涼州刺史部,下轄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涵蓋現代甘肅省全境、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東部和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涼州在漢朝屬於邊境地區,居住者有很多是少數民族,涼州西南是羌人和氐人,東北則是北方的匈奴人,鮮卑人。作為少數民族,羌人,氐人,匈奴人,鮮卑人常常會劫掠涼州本土人,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羌人內遷至涼州,很大一部分漢化了,但是漢朝官吏的剝削使得羌人和漢人發生矛盾,最後塞外的羌人屢屢和東漢衝突,以至於釀成了漢羌百年戰爭。

由於衝突和戰爭,這就使得涼州人十分勇武善戰。《後漢書》中有一段陳龜的上言皇帝的奏摺,裡面有一段文字對於涼州的描述:

西州邊鄙,土地塉埆,鞍馬為居,射獵為業,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機杼之饒,守塞候望,懸命鋒鏑,聞急長驅,去不圖反。

通過這句話的描述我們也知道涼州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社會,在涼州這塊土地上,可耕種的面積太少,土地貧瘠,加之漢朝和羌人的百年戰爭更是使得百姓勇武善戰,必然會誕生那些傑出的軍事人才,在東漢的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物,比如“涼州三明”:皇甫規、張奐與段熲。後續的皇甫嵩,董卓等人也屬於涼州武將的行列。所以“關東出相,關西出將”的說法也來源於此,董卓生活在這樣的地區,自然精通騎射,在歷史上董卓也是這樣的一個人,董卓在漢桓帝末年被選為羽林郎,其中就是因為董卓的勇武,《三國志》記載: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

這句話的意思是董卓能夠臂力過人,能夠帶著兩把弓,在騎馬奔馳的時候左右開弓。這樣的臂力放到今天,也是超越常人的。但是董卓的出生不高,父親董君雅只擔任過潁川輪氏縣縣尉,這雖然屬於東漢的國家官員,但也是屬於比較底層的官員。在經學橫行的東漢,在上層當權的士族看來,董卓的出生是極其貧寒的,不過董卓能夠擔任郎官,說明家裡是一個豪族。

通過正史來觀察董卓,一個東漢末年時期的權臣成長和滅亡


董卓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能崛起,最後掌握了一支自己的軍隊

精通騎射的人在戰事頻繁的涼州是極其受到歡迎的人才,加之董卓的地方豪族身份,很快董卓擔任家鄉隴西郡的郡吏,在擔任郡吏期間,董卓率領軍隊大破前來劫掠的胡人,斬獲千計,由此聞名。此後又在涼州擔任涼州兵馬掾,帶著軍隊巡遊塞外,《後漢書》稱董卓“為羌胡所畏”。按照當時漢朝的慣例,漢朝朝廷會在涼州的隴西、天水、安定、北地四郡,幷州的上郡、西河二郡挑選擅長騎射的良家子作為郎官,成為漢朝的中央禁軍官兵。董卓出生良好,擔任過郡吏和州吏,勇武過人自然是當時的不二人選,很快董卓來到了洛陽擔任羽林郎。

當然郎官只是進入官場的第一步,董卓真正的崛起還是憑藉自身的軍事才能。延熹九年(166年),塞外的鮮卑人大舉入塞,羌人在涼州叛亂,羌人和鮮卑想要聯合進攻東漢。名將張奐受命討伐鮮卑人,董卓在當時應該隨軍出征,第二年永康元年(167年),羌人進犯東漢西京長安所在的三輔地區,張奐派軍司馬董卓、尹端大破前去抵禦羌人,董卓和尹端大破羌人,斬殺羌人的首領,俘虜一萬餘人。張奐平定動亂之後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賞賜九千匹縑,這個時候董卓做了一件事,彷彿歷代名將所作的事情一樣,他把九千匹縑全部分給自己手下的官吏和士兵。這樣一來增加自己的名譽,二來收買人心。此後董卓升遷為廣武縣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此後被免職。之後又官拜幷州刺史、河東太守。中平元年(184年),董卓參與了鎮壓黃巾起義,但是作戰不佳被免職,但是黃巾起義被鎮壓以後,涼州再次叛亂,羌人聯合一些漢人以“討伐宦官”為名,攻打關中,聲勢浩大。中平二年(185年),董卓再次被啟用隨軍出征,但是政府軍大敗,只有董卓一路軍隊保全。中平五年(188年),涼州叛軍重新攻入右扶風,圍攻陳倉縣城,漢朝啟用名將皇甫嵩帶著董卓攻打叛軍,在中平六年(189年),皇甫嵩大破涼州叛軍。但是這個時候,董卓的手中掌握了一支軍隊。

在長年的征戰過程中,董卓逐漸擁有一批忠心於自己的部卒,尤其是在鎮壓涼州叛亂的過程中,發展了一支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這支軍隊以涼州漢人和羌人為主,大約有五千人。通過後來的董卓手下的將領,諸如李傕,郭汜,張濟,樊稠,李蒙,段煨等人也可以推測這是涼州漢人領導,以羌人為重要組成部分的軍隊。當時的漢靈帝已經知道董卓的軍事力量,據《三國志》記載:在中平六年(189年),漢朝升遷董卓為少府,意圖奪取董卓的兵權,董卓辭去任命,上言朝廷:

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飢凍。’牽挽臣車,使不得行。羌胡敝腸狗態,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覆上。

這份文書裡面的湟中義從,秦胡兵就是董卓軍隊的最好展示,涼州的湟中地區就有月氏胡的存在,是當年大月氏的的別種。秦指的是漢人,胡人就是羌人。很好的說明這支軍隊的模樣。

董卓推辭之後,朝廷再次下詔讓董卓擔任幷州牧,讓他把軍隊交給當時的漢軍統帥皇甫嵩,據《後漢書》記載董卓再次推辭:

“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

此後他帶著自己的部隊前去幷州擔任幷州牧,但是在半路上,董卓停靠在了河東郡。這也是因為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病重,天下的戰事洶湧,董卓就想駐紮在河東郡觀看局勢。

通過正史來觀察董卓,一個東漢末年時期的權臣成長和滅亡


董卓從郡吏到權臣大約花費了二三十年,從權臣到被刺殺只用了四年。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漢靈帝駕崩,洛陽的政局開始激烈的變化。漢靈帝留下的宦官蹇碩,董太后意圖實現漢靈帝的遺命,立皇子劉協為帝。但是在何進和妹妹何太后壓力下,中常侍張讓,趙忠拋棄了小黃門蹇碩,蹇碩被殺。董太后在外朝的助力驃騎將軍董重被何進的軍隊圍住,最後自殺而死。董太后不久後被毒死。何進掌握了朝政,但是士人和宦官的仇恨擺在了何進面前。何進在袁紹的建議下,下令徵募外兵脅迫何太后誅殺宦官。而當時駐紮在河東郡的董卓也是何進召集的外兵之一。而何太后不肯下詔誅殺宦官,於是在袁紹的慫恿下,何進私招董卓領兵進京,以此逼迫何太后。但是之後何進反悔,派諫議大夫種劭勸阻董卓進京。種劭在黽池見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東郡去討伐流亡的匈奴單于於夫羅,董卓不從,直接進入洛陽所在的河南尹,但是就在董卓率軍抵達洛陽城外時,被外派勞軍的種劭怒斥責董卓,董卓被迫率軍西撤至洛陽城二十里外的夕陽亭。就在這個時候,洛陽再次發生政變,何進被宦官們假傳命令騙入皇宮殺害。何進的部下在袁紹,袁術兄弟的帶領下攻打皇宮誅殺宦官。宦官帶著漢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逃出皇宮,之後在路上被董卓俘獲。

董卓進入洛陽之後,另一支部隊也在洛陽,那就是丁原所在的部隊。但是董卓利用自己在幷州期間和呂布的關係,利誘呂布殺死丁原,之後兼併了丁原的部隊,而且何進手下的部隊也都歸降董卓,至此董卓成為洛陽城中軍權的唯一擁有者。董卓的野心也開始膨脹,如何能夠控制朝廷成為董卓的終極難題,最終董卓想到了一條路,那就是廢立皇帝,以此掌握大權。這就是董卓的圖謀。但是董卓的圖謀實施的太過於急切,以至於吃相十分難看:

189年八月二十八日,董卓帶著漢少帝和陳留王進洛陽城;

八月二十九日,董卓提出廢漢少帝,立陳留王。袁紹反對,因此被迫逃出洛陽。

八月三十日,董卓在朝會上提出廢立之事,尚書盧植站出來抗辯,最後盧植被迫逃亡。

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書丁宮主持廢立儀式,太傅袁隗將劉辯扶下皇座,解除玉璽印綬轉交給劉協,然後扶劉協正式登基。

九月三日,何太后被毒殺身亡。

十一月一日,董卓自拜相國,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

於是在190年正月,關東盟軍成立攻打董卓,董卓被迫西遷,一代權臣就在掌權的四個月後逃到了長安,而漢朝也在他的安排下正式進入戰亂。在三年後,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被呂布刺殺,一代權臣落幕。

通過正史來觀察董卓,一個東漢末年時期的權臣成長和滅亡


其實董卓此人的破壞性極大,真正看待東漢末年的歷史,你會發現在漢靈帝時期,漢朝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鎮壓了黃巾起義,有很快擊垮了涼州的叛軍。但是在董卓當權的幾個月之後,這個國家就四分五裂,進入了戰火連天的時代,不由得讓人感慨歷史的發展。其實董卓的成功在於他的勇武,軍事能力傑出,但是軍事給不了他政治上任何的幫助,短短几天之內廢立皇帝,毒殺太后,無怪乎天下人群起而討之,此後變成了一個人人喊打的“禍首”,這也是董卓政治能力差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