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東吳真的“以少勝多”,自己“毫髮無損”?

六菠蘿說歷史


本文主要討論正史。

221-222年的夷陵之戰,是吳蜀兩個弱小國家之間的內戰。從基本國力來看,奪取了荊州的吳國已經勝過蜀漢。吳國佔據揚州、荊州大部和交州全部,而蜀漢僅僅有益州一地,東吳差不多是蜀漢的兩倍。從軍力來看,儘管東吳剛剛取下荊州還未來得及消化,但蜀漢的荊州兵力也是全軍覆沒,加上之前在漢中和曹操打了兩三年,精疲力盡。所以,雙方的實力對比實際上是東吳比蜀漢強。劉備依仗的,是自己多年的戰爭經驗,以及屬下征戰四方的精銳部隊。

具體到投入的兵力,蜀漢一方的兵力有多種不同說法。

《傅子》中說“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再加上北岸的黃權軍投降,則劉備出動的兵力在十萬以上。這是所有史書中對劉備兵力估計最高的一種。但這個傅子的記載在具體數據上本來就很可疑。

孫權本傳寫的是“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這裡說的是殲滅蜀軍數萬。當然,兩三萬到七八萬都是數萬,範圍很寬。

陸遜傳寫的是“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基本也是這個意思。

劉備自己的本傳並沒有記載蜀漢兵力,只說:“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反倒是《魏書》記載孫權給曹丕的上表:“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注意這裡說的是支黨。應該就是指吳班、馮習所部。

因此對蜀漢兵力最少的估計,就是4萬人左右。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吳班、馮習率領的前部,劉備的中後軍部隊另有一定兵力。

這麼綜合來看,夷陵之戰劉備一方兵力上限是10萬,下限是4萬。考慮到蜀地本身的資源情況,我個人認為五六萬是比較合理的數據。

那麼東吳一方呢?

陸遜傳記載了陸遜一支主力的兵力: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硃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注意,這裡面五萬人已經包含了孫桓所部。基本是夷陵之戰的主要參戰部隊。

當然,按照孫權的德行,通常是會自己率領一支規模不亞於陸遜的兵力在後面接應。只不過沒有直接參戰的記錄,可以不加入夷陵之戰雙方的兵力。

由上面可知,夷陵之戰中蜀軍兵力大致為五六萬,吳軍第一線部隊為五萬,雙方基本勢均力敵。在冷兵器時代防守方具備一定優勢,更何況吳軍還有水師,所以談不上“以少勝多”。

而且,吳軍也不是毫髮無損。之前陸遜的戰略是打算把劉備封在三峽的,但被劉備軍擊退了,這才後退數百里,在夷陵之地與劉備對峙:

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既然之前曾被打敗,那麼肯定是有損失的了。而且之後雙方相持了接近一年,這種持久戰下的相互攻伐必然不少。所以,吳軍遠遠談不上毫髮無損。只不過相對蜀軍的主力被重創,吳軍損失較小,稱為“完勝”倒是沒啥問題的。


巴山夜雨涮鍋


221年,劉備稱帝后為關羽報仇,不聽趙雲諸葛亮等大臣阻諫,決定與張飛等一起伐吳,張飛回閬中為部將張達範疆所殺。劉備不顧一切伐吳,以馮習張南為先鋒,關興張苞為護軍,統陸軍五萬,水軍一萬,黃權領兵一萬防曹,請五溪蠻王沙摩柯領兵一萬助戰,總兵力八萬。蜀軍從三峽出兵秭歸,孫權派族侄孫桓率三萬人馬來迎,蜀兵士氣高漲,一路勢如破竹,孫桓幼讀兵書,頗有武力,孫權叫他堅守三個月,他用一萬五千人守秭歸,結果被關興張苞二位小虎將率兵三個時辰就把秭歸拿下了。孫桓大敗而逃,孫權派諸葛謹為使者前來劉備大營求和,一面派周泰韓當為主將,領三萬人馬前來迎戰。諸葛謹表示歸還荊州,送還孫夫人,將謀害關羽張飛二人兇手送還,劉備不許,怒叱孫權諸葛瑾,繼續進兵,大破周泰韓當,兵進夷陵。不得已,孫權啟用陸遜為大都督,發兵五萬來戰劉備。陸遜以夷陵地區丘陵地形,實行堅兵清野,不與之戰,拖跨蜀軍,使之疲憊。天氣炎熱,進攻不能,蜀軍依水安營紮寨百十餘里,結果被吳軍一把大火燒個乾淨。兩軍混戰,蜀軍將士死傷慘重,蠻王沙摩柯也被戰死,先主劉備被從江州趕來的趙雲救援下同盡剩的二三千殘兵退回白帝城。陸遜下令退軍,黃權帶領一萬人馬降魏。夷陵之戰蜀軍出兵八萬,盡剩三千,損失文臣到將一百多人,蜀漢元氣大傷。東吳三次出兵十一萬,加夷陵地區防禦力量二萬,總兵力十三萬,損失兵力五萬左右,蜀吳兩敗俱傷。戰後孫權馬上派人修好蜀漢,重新聯盟,不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劉備戰敗了也只能答應聯吳抗曹,以保無虞。


劉坤忠120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著名戰役的最後一戰,此戰奠定了魏蜀吳三國的綜合實力排名,魏第一、吳第二、蜀老末。夷陵之戰,是“以少勝多”戰役的典型嗎?古語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東吳是不是真的“毫髮無損”呢?下面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否“以少勝多”。夷陵之戰的背景簡單提一下,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應該都有所瞭解。夷陵之戰前,公元219年,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擒殺關羽父子,吳蜀結仇。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稱帝 號蜀漢。同年,劉備舉兵伐吳,一為關羽報仇、二為奪回荊州。蜀國兵力,在《三國演義》中,號稱七十萬大軍,這是誇張說法,實際上帶的兵力在四萬,後期加上蠻王沙摩柯等蠻族部隊加入,總共兵力可以達到5萬左右。我們再看看東吳兵力,《三國演義》中說二十萬,也是誇大,東吳赤壁之戰就三萬左右兵力,在夷陵不可能有二十萬那麼多。東吳遣使議和遭拒,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所有東吳將領應戰,兵力也在五萬左右。《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記載,這場戰役其實是東吳針對劉備的進攻而進行的積極防禦並實施反攻的成功戰例,雙方兵力相近,並不是所謂的“以少勝多”。


2.東吳是否“毫髮無損”?從戰役結果和雙方損失來對比看,蜀漢的失敗遭受的損失無可挽救,而東吳除了保住了戰略要地荊州,在各方面的損失相比蜀漢,可謂是不足一提。


1.1夷陵之戰,蜀漢元氣大傷。劉備僅以身免,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大量武將戰死,蜀漢的人才相比曹魏和東吳,其實不多。軍師龐統死於入川前,關羽父子死於東吳之手,漢中之戰損失了吳蘭、雷銅、任夔。入川后,法正、馬超、黃忠、劉巴等人病故。夷陵之戰前後,張飛被部下所殺,馬良、馮習、張南、王甫、程幾、沙摩柯等戰死,還有黃權降魏等,蜀國核心領導層除了諸葛亮還有一個守漢中的魏延外,能獨擋一面的人才可以說少之又少。加上次年,劉備憂憤氣急,病死於白帝城,對剛建立的蜀漢政權也是一大打擊,蜀漢朝堂不穩,內部紛爭不斷。


1.2再看東吳,一直閉戰不出,尋找有利戰機,結果劉備自己給陸遜創造了戰機,捨棄水路戰船,屯兵在山林之間,並連營幾百裡,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給燒沒了。東吳可謂是全勝而歸,要說損失,打仗嘛,肯定會有傷亡,比起蜀漢,這傷亡可以說是“皮毛之傷”,對東吳毫無影響,反而通過這次戰役,東吳實力比之蜀漢要更強。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孫吳在夷陵之戰投入的總兵力高於蜀漢,“以少勝多”一說本就不成立。估計有人是把《三國演義》中蜀漢七十萬兵力和孫吳二十萬兵力當成歷史了。

當時蜀漢和孫吳的兵力都是數萬人,具體推測劉備總兵力在六到七萬之間,前期陸遜的兵力大約在五萬,後期諸葛瑾、周胤的水軍參戰,這意味著兩軍的總兵力都差不多。


如何推測劉備兵力?

根據孫權寫給曹丕的信提到,劉備的支黨有四萬兵力,大概是指馮習、吳班的前鋒部隊有四萬之多,那麼劉備的中軍和黃權的北軍至少還各有一萬多,於是推斷出劉備兵力有六到千萬。後期諸葛亮北伐兵力也沒有超過十萬的,劉備要留兵駐守漢中,出兵七萬已經是極限了。


分析吳軍的兵力

這邊就沒必要再分析,因為史書很明確寫到陸遜統領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人們不清楚的只是諸葛瑾的部隊有多少,他原本留守在江陵防範曹丕,兵力絕不會少,諸葛瑾主要拿出一萬部隊增援陸遜,就已經跟劉備的兵力做到旗鼓相當,故而吳軍以少勝多的說法不成立。


吳軍真的毫髮無傷嗎?

這當然不可能,蜀軍從戰役開始就擊敗了巫峽的吳軍李異、劉阿的部隊,進而圍攻駐守在夷道的孫桓,兩軍相持一年,吳軍總有些損傷。只不過後來陸遜發動火攻,攻破劉備前營,導致蜀軍潰敗,基本全殲蜀軍主力,吳軍那一點損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推測吳軍整體損失最多就一萬人左右。

孫權打完夷陵之戰,緊接著就跟曹丕全面開戰,朱然、孫盛、諸葛瑾、潘璋大約有三四萬部隊在江陵抵擋曹真、夏侯尚的猛攻,呂範、朱桓的部隊面對的曹仁、曹休雖處於劣勢,兵力卻也不虛。

要知道江陵之戰打也有一年多,期間荊州吳軍損失就將近兩萬。倘若在夷陵之戰中吳軍損失到達三萬,再加上江陵後來二萬的損失,戰線早就崩潰了,所以可以知道吳軍對蜀軍作戰中損失不大。


蘇沉船


這場戰爭,劉備其實動用15萬大軍,東吳方面也動用10萬左右的水陸大軍,最終結局劉備損失兵馬7萬人,被俘3萬人馬,東吳損失4萬人馬,東吳也是殘勝,要不,夷陵之戰後雙方馬上講和,共抗曹魏。夷陵之戰前,三足鼎立,夷陵之戰後,曹魏獨大,吳蜀兩家不講和根本就是自取滅亡。所有劉備發動這場夷陵之戰其實就是加速了吳蜀之後的國運。


魏濤866


夷陵之戰,又稱夷陵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與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並列。爆發於夷陵猇亭一帶,是公元219年襄樊之戰的後續。在襄樊之戰中,劉備不僅折損了關羽,還丟了荊州,導致劉備對孫吳的仇恨值蹭蹭往上漲,超越了對曹魏的仇恨,吳蜀聯盟正式宣告破裂。公元221年,經過近兩年時間準備的劉備禦駕親征,親率大軍東進伐吳。

在得知劉備禦駕親征,孫權在幾次求和不成後做了兩手準備。第一,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第二,積極準備迎戰劉備。 公元221年7月,劉備大軍出川,雙方正式開打。劉備的總兵力,按照孫權上奏曹魏的奏章來看,前鋒張南、馮習率軍4萬,劉備親率中軍1萬,分5000兵馬交由黃權統領坐鎮江北以備曹魏,另外從五溪蠻王沙摩柯手裡借來精兵1萬,加上駐屯江州的、由趙雲統領的1~2萬的大軍,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滿打滿算總共投入8萬左右兵馬,實際投入的兵力拋開趙雲部和黃權部不到六萬。至於東吳方面,駐守在巫口秭歸的李異劉阿兩部一共有數千人,在李異和劉阿兩軍遭到劉備擊潰之後,孫權以陸遜為都督率軍5萬,節制諸將迎戰劉備。所以吳蜀雙方實際投入前線的部隊,大概都不到6萬,所以以少勝多似乎也說不通。



至於說夷陵之戰兩軍的傷亡,毫無疑問劉備大敗。史書多次記載,劉備屬下大部陣亡,五溪蠻沙摩柯戰死,黃權投魏,劉備僅以身免。夷陵之戰蜀國未能奪回荊州,反而使蜀軍精銳被殲滅,加上心力交瘁的劉備於次年過世,蜀漢陷入了動盪,可以說夷陵之戰動搖了蜀國的國本,讓其徹底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只能偏安一隅。



吳軍雖然大勝,其傷亡也遠遠比不上劉備,但說毫髮無傷,是不是太過分了?經歷過夷陵之戰後,吳軍的主力雖然尚存,但是傷亡也不算太小。

第一,吳蜀開戰之初,劉備沿江而下,氣焰極盛,吳軍駐紮在巫口秭歸的數千軍隊,迅速遭到劉備的擊潰,死傷眾多。

第二,劉備陸遜在夷陵猇亭一帶步入相持近一年後,陸遜開始準備反攻,為了找出擊破劉備的辦法,曾經進行過多次的小規模試驗,均大敗而歸。



第三,研究出破劉妙計後的陸遜開始了行動,在逐鄉火燒劉備連營,大破劉備四十幾座營寨,逐鄉之戰由於劉備軍潰敗,吳軍損失的確不大。但是劉備在馬鞍山還有一支萬餘兵力的主力,兵敗逐鄉後劉備趕往了馬鞍山,命部下環山據險死守。陸遜乘勝追擊,率數萬大軍包圍了馬鞍山。馬鞍山之戰吳軍雖然幾乎將蜀軍全殲,劉備僅以身免逃回白帝城。但是馬鞍山之戰是標準的高地攻堅戰,面對上萬蜀軍的據險死守,幾乎戰至最後一人看,吳軍傷亡必然不會太小。而且吳軍水師雖然天下無匹,但步騎不如魏蜀。



龍武驍衛


這是兩個問題,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當時蜀漢劉備為替關羽報仇,聯合五奚蠻夷進攻東吳。蜀漢約四萬兵力,五奚蠻夷沙摩柯領兵一萬,東吳派陸遜率軍應戰,兵力大約五萬多。總體來看,雙方兵力都是五萬多人,並不存在以少勝多的情況。

其次,東吳並非自身“毫髮無損”。“彝陵之戰”,蜀漢是先勝後敗,東吳是先敗後勝。

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率軍四萬攻入東吳境內,擊潰東吳李異、劉阿,佔領秭歸。之後東吳軍隊一直後撤,一直撤到夷道、猇亭一線。

夷陵之戰前後持續四十年,這四十年若說對東吳一點影響沒有,東吳“毫髮無傷”,是不可能的。


李論



蜀章武元年(221),劉備在進帝位後不久御駕親征伐吳。在演義小說中,劉備號稱親率七十多萬大軍東征,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劉備當時所動員的兵力也就五萬左右。而東吳以陸遜為大都督,所率兵馬也是五萬。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蜀吳兩軍在數量上是差不多的,也有可能劉備軍還要多些,但總體差距不大。

可以說是“以少勝多”,至於說“毫髮無損”是不可能的!

夷陵之戰看似好像是陸遜是以防禦為主,伺機出動,一戰而定乾坤。實際上吳軍打的也不容易,尤其是主帥陸遜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而支線的孫桓部隊也是險些被團滅的。

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劉備東征,東吳李異、劉阿等進駐巫縣、秭歸防禦。劉備派吳班、馮習進攻,擊敗了李異等軍。蜀軍攻佔了秭歸。東吳門戶大開,此時陸遜才收攏部隊,選擇戰略撤退,把數百里山川之地留給了蜀軍。

劉備這邊開局非常順利,便越發驕傲。黃權認為伐吳水軍是順流而下,雖說可憑藉水勢迅速前進,但後退也很難,於是向劉備進諫:希望能擔任先鋒以探查虛實。

比起劉備急躁,黃權就顯得非常冷靜。因為是客場作戰,地勢又是險峻的山川地形,蜀軍勞師遠征,確實應該像黃權那樣穩一點,別剛有一點優勢就開始浪。而劉備不聽,還把黃權調開去防禦魏國。

劉備選擇了全軍開進,直到猇亭,部隊拱不動了,與陸遜形成了僵持。

此時的蜀軍全部在山地之中,部隊陣型擺不出來,戰鬥力也發揮不出來。陸遜的堅守不戰讓劉備無計可施,不管怎麼辱罵、挑戰,陸遜就是不出來,即使孫桓所部面臨隨時被殲滅的可能,陸遜都堅持不出戰。

就這樣,一而再,再而衰,蜀軍的氣勢被拖垮了,再加上縱深吳境數百里,補給線被拉長。戰局發展到這一步,稍微有點意識的都應該選擇撤了,而劉備不撤,還放棄水路,連營紮寨。讓陸遜尋得破綻。

吳軍這邊,由於陸遜年輕且資歷尚淺,所統帥的多為資深老將或是宗親貴族,再加上陸遜選擇一味的後退和防守。這使得吳軍上下的怨言很大。陸遜的隊伍很不好帶,相反,蜀軍方面倒是劉備一聲令下,全軍誰敢不從?

最後,到底還是讓陸遜抓住了破綻。陸遜也是比較穩的,他沒有給予實施火攻,而是先派出一支部隊試探性的進攻了一番,結果被打敗。然後,陸遜才確定採用火攻。

這一戰,完全是劉備的部署失誤。劉備雖然無法攻破陸遜的防禦體系,但陸遜也無法擊敗劉備。如果不是劉備的失誤,兩軍就這樣持續耗下去的話,蜀軍方面只會士兵疲敝,而吳軍很可能會出現譁變。

此戰吳軍贏的不容易;陸遜更不容易。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三國志.蜀書.黃權傳》《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茶餘飯後歷史小話題,如有更多見解,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左將軍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場大戰役。蜀國敗,吳國勝。

自古有言: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所以說東吳"毫髮無損"是絕對不可能的。

那麼是否是以少勝多呢?回答是肯定的。

東吳以陸遜為帥,統兵五萬。這是史書明確記載的。

蜀軍是多少呢?沒有明確記載。只說劉備帥“大眾"而徵。並且說其結營四十屯。

"大眾"可以理解為大部分兵力。蜀國末期尚有約十五萬軍隊。夷陵之戰時蜀國正當鼎盛時期,全國有軍隊當不下二十萬。率其大部分,至少應有十萬左右。又結營四十屯,也證明了這一點。

還有一點可以證明,即在蜀軍大敗之後,劉備收散兵居白帝城。孫權恐懼,派人請和,劉備答應了。大敗之後,還能讓孫權恐懼,可見劉備剩下的兵力人數依然不少於五萬。否則不至於讓孫權恐懼請和。

所以,夷陵之戰,東吳對蜀漢應該是以少勝多。

兩國交戰,欲以少勝多,非用計謀不可。夷陵之戰,就是陸遜在時機成熟時,以火燒之計,戰勝了蜀軍。

戰爭是從蜀漢章武元年六,七月份開始的。最初東吳以朱然為帥。蜀軍打了幾個勝仗,侵入吳境五,六百里,沿途結營。故後來有火燒連營五百里之說。七月,東吳始以陸遜為帥。陸遜力排眾議,深溝高壘,拒守不戰。至第二年六月,因天氣炎熱,劉備令水陸兩軍都移到樹萌地帶避暑。這就給陸遜施用火攻預備了條件。結果一戰成功。劉備軍隊死亡很多,連長江都塞住了。

荊州失守和夷陵之戰,是蜀漢的轉折點。從此之後,蜀漢基本上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條件。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火攻,又是火攻,三國三大戰,也是三把大火,燒出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夷陵之戰對交戰雙方都沒有好處,本應聯手抗曹,卻因各自利益反目成仇,刀兵相見。

此戰雙方投入兵力相當,蜀國大概五萬人馬,吳國亦是五萬人馬左右,故此並不存在以少勝多之說。

戰爭結果劉備方應該是盡沒了,不但兵沒了,將也死得七七八八,以致讓諸葛亮北伐時抽丁抓壯,弄個廖化來做先鋒,當然並無貶低廖化之意,只想表達劉備把家底敗光了的意思。

東吳作為戰勝方,損失應該不大,但也不會誇張到毫髮無損的地步。須知,置之死地而後生,殺一個夠本,殺兩個就賺一個的道理,蜀兵不會束手待斃吧。但從資料上看並無記載東吳兵損多少,根據戰爭規律,死個幾千萬把應該是正常的吧。

再來說說劉備在此戰時,已是輾轉浮沉多年,大戰小戰歷經無數,作戰經驗應是相當豐富。但在此戰中明顯還是犯了輕敵大忌,對陸遜的不瞭解,以及相持七八個月,不見東吳有所動作,錯誤評估了陸遜的軍事才能,誤判了東吳的作戰決心。

劉備作為進攻方,在相峙階斷時,未能積極調動部隊進行穿插運動,實施運動戰術捕捉戰機,反而屯兵結營與敵相耗,有違作戰規律。

須知,凡戰,若彼為主、我為客,唯務深入。深入,則為主者不能勝也。謂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曰:「深入則專。」

因此,劉備的戰術運用非常失敗,更是給了陸遜靜待時機有變時,一戰將其敗之。

再來看劉備的出兵是不得人心的,基本上蜀中大臣皆反對此次用兵,但大耳一意孤行,是以不帶軍師幕僚。

為帥者不能做到兼聽,那對戰局的理解是相當有限的。如漢中之戰時,正是法正出奇謀,奪取定軍山,引出了夏候淵並將其斬之後,戰局才有了大的變化。而今劉備身邊並無一個能為其出謀之人,以劉備行軍佈陣來著,正是應了當局者迷那句老話。

此戰之敗,雖同情劉備,從一白丁奮鬥到漢中稱王的艱辛,但環顧當時局面,也必須他敗。否則,只會加速三國亂世的結束,或許這也是天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