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長期被家暴卻不願離開媽媽,我們要如何對待有毒的家庭?

前兩天,刷新聞的時候看到一則消息:7歲男童被親媽長期家暴,從照片上可以看到男童渾身上下沒有一處完好的地方,額頭、脖子、肚子、小腿上全是傷痕,而胸口處更是被刀割傷,縫了將近30針。

作為一個媽媽看到這些傷痕既憤怒又傷心,然而作為當事人的男童卻在媽媽因虐童被抓之後,面對記者的提問“是否想媽媽時?”他的回答卻是:“想媽媽,什麼都想。哪怕她打我,我還是想待在她身邊。要不然我就沒有媽媽了。”

7歲男孩長期被家暴卻不願離開媽媽,我們要如何對待有毒的家庭?

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孩子說的這些話都太天真,太傻,但冷靜之後,我似乎可以理解這個男孩的想法。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曾這樣說過“孩子的世界很小,不論家長如何暴力以對,對他們而言,家長仍然是獲得愛和安慰的唯一來源。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和這個陌生世界接觸的第一個聯繫,甚至在大部分時間內都是唯一的聯繫,他的思維、他的一切都來自於父母,他所能做的就是依靠本能直覺去依靠,即便被暴力以對。但這種暴力最終會造就出什麼呢?

新聞中說:男童因為長期遭受暴力對待,他覺得拳頭能解決一切問題。他不會與別的孩子相處。對別的孩子,他一言不合就是揮拳頭。這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代代相傳,或許你會說被暴力相對的人,厭惡暴力,長大了自然不會成為自己最厭惡的人。

而事實卻是,即使已經長大成人,很多時候你依然走不出這種代代相傳的原生家庭遺毒,假如你不曾認識到你與父母的關係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不曾真正去正視這個問題,那麼你就根本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7歲男孩長期被家暴卻不願離開媽媽,我們要如何對待有毒的家庭?

關於原生家庭的知識,我覺得真的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功課,在這裡推薦《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教我們瞭解父母曾經的行為是如何傷害了你並持續影響到現在,給出具體的對策如何去獲得勇氣和力量,走出和父母的負面關係模式,找回自己的幸福和自信。

這本書由兩位作者合著,蘇珊·福沃德,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和作家,著作有《執迷》《依戀》《情感勒索》等。本書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克雷格·巴克,影視編劇兼製片人,曾為全美許多雜誌和報紙撰寫文章,探討人類行為問題。

7歲男孩長期被家暴卻不願離開媽媽,我們要如何對待有毒的家庭?

1、共性的情感盲區

在我們的情感上有一個共性的盲區,那就是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比如夫妻相處問題、朋友相處問題等,一般都不會覺得這會和“我們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問題”有關。但事實是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是成年後的我們同別人交往並建立關係的基礎。

如果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比較良好,他們在我們心中從小播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那麼長大後的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將為更為坦誠和柔軟;如果他們播下的是恐懼、責任或負罪感的種子,那麼長大後的我們內心往往會更多充滿負面的情緒和偏執的心理。

當然,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他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偶爾的情緒爆發對孩子發脾氣,對孩子管教過分嚴厲、甚至打孩子。但這些是偶發性的,更多時候父母還是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理解。

但有一些父母的負面行為模式是持續性的,始終貫徹在孩子的生活中,這就是我傷害型父母。

要走出父母帶來的父母影響,首先就需要正視問題的存在,在書中,作者給了一份調查問卷可以用來了解那你是否曾經被傷害過。

7歲男孩長期被家暴卻不願離開媽媽,我們要如何對待有毒的家庭?

2、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

在書中,作者提出了有以下幾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

7歲男孩長期被家暴卻不願離開媽媽,我們要如何對待有毒的家庭?

在小的時候,家庭就是孩子的全部,家庭將教會年幼的我們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決定自己是誰,應該如何和別人相處。雖然以上給出的家庭體系看起來各有不同,但是那只是他們採取傷害孩子的手段不同,對孩子所帶來的傷害卻是一樣的——妨害孩子健全人格的成長。

在大多數孩子的心中,對家庭的忠誠是他們身上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而神化父母的形象是孩子最常做的事,對小孩來說父母幾乎是無所不能的。於是當遇到傷害型的父母時,他們往往會否認父母對他們的傷害,然後合理化父母的行為,進行自我欺騙。

既然父母沒有錯,但是父母打我、罵我、控制我的事情總是需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的,於是這個承擔責任的人就變成了孩子。所以父母是為了我好,是我做錯了什麼,所以才會被打、被虐待,最後的結果認知就是孩子覺得是自己的錯。

這種把錯誤的家庭模式偽裝成正確的方式,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傷害,這會讓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確性,會讓他的對自己的感覺和想法產生混亂,從而失去信心,質疑自己的一切感覺。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勵孩子有個人表達的自由,一切都是以父母的思想和行為保持一致,這樣在家庭中的成員對自己和別人之間應有的界限感分不清,而且壓制了每個人的個性發展。

比如當你很累面對去不去父母家的問題,你可能會問“如果不去,爸爸會生氣打媽媽嗎?媽媽會生氣接下來都不理我嗎?等等”。你會問這些問題,是因為如果發生你會很自責,而這意味著你每次做決定都和你的家庭糾纏在一起,你沒有獨立的感受、行為,你不是一個自主的人,你是家庭的一個附屬品。

所以當你有這些問題的時候,你要意識到你需要做出改變,在理解了傷害型的父母有那些之後,我們需要的就是來改變自身的行為了。

7歲男孩長期被家暴卻不願離開媽媽,我們要如何對待有毒的家庭?

3、打破舊有的家庭模式

傷害已經造成,回溯傷害並不是為了去追究父母的責任,而是為了讓我們理解父母對我們做了什麼,然後我們才能決定自己要做些什麼來減弱父母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在書中做這個給出一下幾個方法:

第一步:發洩你的憤怒、釋放你的悲傷

我們常常被教育要原諒別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但是很多時候嘴上說著原諒,並不代表內心真正釋懷了,對於父母也同樣如此。情緒是不會自動消失的,害怕、恐懼、內疚、自責都會隨著長大慢慢堆積在內心,不被釋放的情緒壓抑在內心就會傷人傷己。

為什麼當我們正視父母對我們的傷害,會讓我們如此憤怒和悲傷?

因為當我們認識到原來從小被傷害,並非我們真的做錯了什麼,而是本應愛護我們、保護我們的父母的錯,意識到這一點會讓我們非常生氣。生氣過後會是極大的悲傷,因為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從未獲得曾經如此渴望的父愛和母愛的事實。

如何釋放悲傷和憤怒呢?

首先要明白憤怒只是一種感受,不要讓憤怒增加你心中消極的自我形象,你並沒有因為生氣而變得卑劣。其次允許自己憤怒,不要壓抑自己的感受。最後是選擇適當的方式表達你的憤怒:用力捶打枕頭;將憤怒化為運動幫助釋放緊張的情緒,可以使舞蹈、跑步、整理東西等等;

7歲男孩長期被家暴卻不願離開媽媽,我們要如何對待有毒的家庭?

第二步:找回自我界定,不再自我懲罰

正如我們前面說過的,不健康的家庭孩子沒有獨立表達的自由,一切都是以父母的思想和行為保持一致,家庭成員間的界限感模糊不清。所以你必須認識到你擁有自我選擇和感受的自由,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你不需要為父母的感受負責。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有責任去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父母受傷害時,他們也有責任為自己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當然任何殘忍和虐待的行為除外。比如你要去外地工作,可媽媽卻因此傷心難過,想要制止你,這時你可以去安慰她。但不應該為了照顧母親的心情,就放棄和忽視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

如果你能夠在撇開別人(包括父母)的灌輸和影響,仍然可以自由地擁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為,那麼你就是在進行自我界定。我們需要在照顧好自己和關心他人的情感之間找到一種平衡,比如面對父母是否妥協,是取決於你的主觀意願,而不是被壓迫。

正如作者所說的:你有有保持情感完整性和忠於你內心想法的自由,你既是家庭的一份子,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自我界定不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所以你無需為此愧疚難安。

第三步:與父母對峙

作者鼓勵在經過學習和深思熟慮後和父母進行對峙,對峙的目的是要讓父母知道他們曾經的行為是如何深深傷害了你,徹底克服面對父母時的恐懼,並且為你們以後的相處定位。對峙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面對面溝通;二是通過寫信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瞭解了這些之後都能承認他們的錯誤,所以對峙並不是為了讓父母承認錯誤,而主要在於突破自我,表達真實的感受,因為如果你沒有去解決自己對父母的恐懼、愧疚和憤怒,那麼你最終會將這些情緒轉移到你的配偶和子女的身上。

就像作者說的“不論對峙期間或之後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你有勇氣付諸行動,就是勝利者。“但是和父母對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在書中也給出了要如何去做好準備,包括怎麼判斷自己的情緒可以去對峙,怎麼對父母表達,受到干擾要如何應對,如何進行演練等等。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是怎樣的,但是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不再是那個毫無力量的弱小孩子,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如果不幸生於一個傷害型的原生家庭,那我們現在也可以嘗試去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走出過去的陰影。這也是《原生家庭》一書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愛不僅僅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行為方式,也許我們的父母不懂得如何愛我們,但我們可以學會自己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