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长期被家暴却不愿离开妈妈,我们要如何对待有毒的家庭?

前两天,刷新闻的时候看到一则消息:7岁男童被亲妈长期家暴,从照片上可以看到男童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额头、脖子、肚子、小腿上全是伤痕,而胸口处更是被刀割伤,缝了将近30针。

作为一个妈妈看到这些伤痕既愤怒又伤心,然而作为当事人的男童却在妈妈因虐童被抓之后,面对记者的提问“是否想妈妈时?”他的回答却是:“想妈妈,什么都想。哪怕她打我,我还是想待在她身边。要不然我就没有妈妈了。”

7岁男孩长期被家暴却不愿离开妈妈,我们要如何对待有毒的家庭?

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说的这些话都太天真,太傻,但冷静之后,我似乎可以理解这个男孩的想法。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曾这样说过“孩子的世界很小,不论家长如何暴力以对,对他们而言,家长仍然是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和这个陌生世界接触的第一个联系,甚至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唯一的联系,他的思维、他的一切都来自于父母,他所能做的就是依靠本能直觉去依靠,即便被暴力以对。但这种暴力最终会造就出什么呢?

新闻中说:男童因为长期遭受暴力对待,他觉得拳头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不会与别的孩子相处。对别的孩子,他一言不合就是挥拳头。这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代代相传,或许你会说被暴力相对的人,厌恶暴力,长大了自然不会成为自己最厌恶的人。

而事实却是,即使已经长大成人,很多时候你依然走不出这种代代相传的原生家庭遗毒,假如你不曾认识到你与父母的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不曾真正去正视这个问题,那么你就根本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7岁男孩长期被家暴却不愿离开妈妈,我们要如何对待有毒的家庭?

关于原生家庭的知识,我觉得真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习的功课,在这里推荐《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教我们了解父母曾经的行为是如何伤害了你并持续影响到现在,给出具体的对策如何去获得勇气和力量,走出和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找回自己的幸福和自信。

这本书由两位作者合著,苏珊·福沃德,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作家,著作有《执迷》《依恋》《情感勒索》等。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克雷格·巴克,影视编剧兼制片人,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撰写文章,探讨人类行为问题。

7岁男孩长期被家暴却不愿离开妈妈,我们要如何对待有毒的家庭?

1、共性的情感盲区

在我们的情感上有一个共性的盲区,那就是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比如夫妻相处问题、朋友相处问题等,一般都不会觉得这会和“我们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有关。但事实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成年后的我们同别人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基础。

如果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比较良好,他们在我们心中从小播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那么长大后的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将为更为坦诚和柔软;如果他们播下的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的种子,那么长大后的我们内心往往会更多充满负面的情绪和偏执的心理。

当然,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他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偶尔的情绪爆发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管教过分严厉、甚至打孩子。但这些是偶发性的,更多时候父母还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

但有一些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是持续性的,始终贯彻在孩子的生活中,这就是我伤害型父母。

要走出父母带来的父母影响,首先就需要正视问题的存在,在书中,作者给了一份调查问卷可以用来了解那你是否曾经被伤害过。

7岁男孩长期被家暴却不愿离开妈妈,我们要如何对待有毒的家庭?

2、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有以下几种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7岁男孩长期被家暴却不愿离开妈妈,我们要如何对待有毒的家庭?

在小的时候,家庭就是孩子的全部,家庭将教会年幼的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决定自己是谁,应该如何和别人相处。虽然以上给出的家庭体系看起来各有不同,但是那只是他们采取伤害孩子的手段不同,对孩子所带来的伤害却是一样的——妨害孩子健全人格的成长。

在大多数孩子的心中,对家庭的忠诚是他们身上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而神化父母的形象是孩子最常做的事,对小孩来说父母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于是当遇到伤害型的父母时,他们往往会否认父母对他们的伤害,然后合理化父母的行为,进行自我欺骗。

既然父母没有错,但是父母打我、骂我、控制我的事情总是需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的,于是这个承担责任的人就变成了孩子。所以父母是为了我好,是我做错了什么,所以才会被打、被虐待,最后的结果认知就是孩子觉得是自己的错。

这种把错误的家庭模式伪装成正确的方式,对孩子具有极大的伤害,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确性,会让他的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产生混乱,从而失去信心,质疑自己的一切感觉。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孩子有个人表达的自由,一切都是以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致,这样在家庭中的成员对自己和别人之间应有的界限感分不清,而且压制了每个人的个性发展。

比如当你很累面对去不去父母家的问题,你可能会问“如果不去,爸爸会生气打妈妈吗?妈妈会生气接下来都不理我吗?等等”。你会问这些问题,是因为如果发生你会很自责,而这意味着你每次做决定都和你的家庭纠缠在一起,你没有独立的感受、行为,你不是一个自主的人,你是家庭的一个附属品。

所以当你有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需要做出改变,在理解了伤害型的父母有那些之后,我们需要的就是来改变自身的行为了。

7岁男孩长期被家暴却不愿离开妈妈,我们要如何对待有毒的家庭?

3、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

伤害已经造成,回溯伤害并不是为了去追究父母的责任,而是为了让我们理解父母对我们做了什么,然后我们才能决定自己要做些什么来减弱父母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在书中做这个给出一下几个方法:

第一步:发泄你的愤怒、释放你的悲伤

我们常常被教育要原谅别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但是很多时候嘴上说着原谅,并不代表内心真正释怀了,对于父母也同样如此。情绪是不会自动消失的,害怕、恐惧、内疚、自责都会随着长大慢慢堆积在内心,不被释放的情绪压抑在内心就会伤人伤己。

为什么当我们正视父母对我们的伤害,会让我们如此愤怒和悲伤?

因为当我们认识到原来从小被伤害,并非我们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本应爱护我们、保护我们的父母的错,意识到这一点会让我们非常生气。生气过后会是极大的悲伤,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从未获得曾经如此渴望的父爱和母爱的事实。

如何释放悲伤和愤怒呢?

首先要明白愤怒只是一种感受,不要让愤怒增加你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你并没有因为生气而变得卑劣。其次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最后是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你的愤怒:用力捶打枕头;将愤怒化为运动帮助释放紧张的情绪,可以使舞蹈、跑步、整理东西等等;

7岁男孩长期被家暴却不愿离开妈妈,我们要如何对待有毒的家庭?

第二步:找回自我界定,不再自我惩罚

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不健康的家庭孩子没有独立表达的自由,一切都是以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致,家庭成员间的界限感模糊不清。所以你必须认识到你拥有自我选择和感受的自由,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你不需要为父母的感受负责。

当你受到伤害时,你有责任去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父母受伤害时,他们也有责任为自己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当然任何残忍和虐待的行为除外。比如你要去外地工作,可妈妈却因此伤心难过,想要制止你,这时你可以去安慰她。但不应该为了照顾母亲的心情,就放弃和忽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如果你能够在撇开别人(包括父母)的灌输和影响,仍然可以自由地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那么你就是在进行自我界定。我们需要在照顾好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比如面对父母是否妥协,是取决于你的主观意愿,而不是被压迫。

正如作者所说的:你有有保持情感完整性和忠于你内心想法的自由,你既是家庭的一份子,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界定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所以你无需为此愧疚难安。

第三步:与父母对峙

作者鼓励在经过学习和深思熟虑后和父母进行对峙,对峙的目的是要让父母知道他们曾经的行为是如何深深伤害了你,彻底克服面对父母时的恐惧,并且为你们以后的相处定位。对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面对面沟通;二是通过写信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了解了这些之后都能承认他们的错误,所以对峙并不是为了让父母承认错误,而主要在于突破自我,表达真实的感受,因为如果你没有去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那么你最终会将这些情绪转移到你的配偶和子女的身上。

就像作者说的“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但是和父母对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在书中也给出了要如何去做好准备,包括怎么判断自己的情绪可以去对峙,怎么对父母表达,受到干扰要如何应对,如何进行演练等等。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但是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那个毫无力量的弱小孩子,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如果不幸生于一个伤害型的原生家庭,那我们现在也可以尝试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走出过去的阴影。这也是《原生家庭》一书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也许我们的父母不懂得如何爱我们,但我们可以学会自己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