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樓不在河南卻在山西!五百年前建成,牆有兩米厚,它到底有啥用


在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裡,有座7層建築的樓房,它長15米、寬7.5米、高30米,僅底層的牆就厚達2米,這是距今500年前的建築,當時取名就叫“豫樓”。“豫”本是河南省的簡稱,然而這座樓卻與河南一點關係也沒有,那麼它到底是做什麼用的?為何叫豫樓?圖為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廣場。

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在皇城相府南300米處,地勢較高,從幾里外都可以看見村中於1640年建成的豫樓,一群鴿子在樓頂盤旋著,顯得很是神秘。

豫樓建村子的正中間,它是該村最高的建築。郭峪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村內是獨具特色的明清建築群。村落古建面積達18萬平米,有城垣城樓、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廟宇祠堂、店鋪作坊、苑囿園林、門樓影壁、水井、遺址等。

在豫樓大門上方有隸書雕刻的立體牌匾。據悉,現在的郭峪城址是明崇禎十一年,為了防禦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而修建的,它是當時正兒八經的軍事建築。

豫樓雖說是軍事工事,但它的建築很講究美學,每塊青磚、每件木製部件都透露著我國古代建築技術之精髓。

樓內空間很大,光線內暗外亮。豫樓與城為同體結構,城為蜂窩城,樓為蜂窩把,結構得體。樓雄居城中,登頂可瞭望方圓數十里。該樓所在的村呈東西窄南北長的不規則形狀,南北400米,東西300米,高12米,闊5.3米,城周1400米。城堡設東、北、西城門3座,另有東水門1座、有敵樓10座。郭峪的城牆上,開鑿有三層六百餘眼窯洞,居住與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牆因而也被形象地稱為"蜂窩城牆"。

豫樓底層牆厚2米,隨樓層遞高逐級遞縮,直至第7層,牆厚0.8米。第1層為暗層,系單孔磚拱窯構成。內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暗洞通過石門,進入暗道,暗道由磚拱成,共兩條,均可通向城外。第2層為五孔磚窯構成,朝東正中門額上鑲有澤州庠生王珩所題"豫樓"二字,有炮眼4個。三層以上均為梁檁木板蓋頂。


原來,豫樓之"豫"是防禦的意思、有居安思危之意,它跟河南一點關聯也沒有。目前,豫樓所在的村子已經成了我國曆史文化名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譽為"中華民居之瑰寶"。另外,它還有有"中國鄉村第一城"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