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13條掛著紅燈籠的青石巷,非常重要,沒有石巷就沒有古鎮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早就聽說山西磧口古鎮了,久聞其名未見其形。一天和朋友約好去磧口採風。剛剛走進古鎮,就聽到了這首民謠。其實這首民謠唱的一點也不為過。隨著交通的發展,當年紅極一時的磧口古鎮已繁忙不再,不見了當年穿梭的船閥,再也聽不到悠悠的駝鈴聲。歷史雖然此一時彼一時,但當年磧口的繁花卻遺留下來,不曾被歲月帶走。

磧口古建築大多建於明清時期,遺留眾多的古建雖已殘破。古鎮古建築非常有韻味,如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一樣美麗。條石磚塊鋪就的青石房子如歷史點燃的一柱長香,時光雖已久遠,但飄緲的清香還在,吸引著中外遊客到此遊覽考研。

磧口古鎮面河背山,依山而建。因此磧口的防水設施非常重要。垂真於磧口古鎮三條主街,順山而下的13條青石巷,充當了防水的重要角色。

這13條青石巷,每一條巷子都是用青條石鋪就。每一條巷子都是伏山而下,東高西低。一旦山上發洪水,濤濤的洪水就會順著13條石巷滾滾而下流入黃河,避免了山洪卷毀古鎮的可能。

為保證洩洪的需要,又要考慮行人的通過性,有些青石巷子建設的如同立交橋一樣,下邊行洪,上邊行人。

這條巷子既考慮到了行洪又考慮到了行人,同時還考慮到了行人避雨及其它災害天氣的因素,建設的非常巧妙。

不管什麼樣的巷子,在建設的時候,有一個根本性的考慮因素,那就是洩洪的通暢性,因此,每一條巷子的地面都鋪的非常平滑。

巷子圓形的拱門設計很有特點。站在這樣的幽深寂寥的巷子下,踏著腳下幽幽的青石,撫摸著兩側寫滿歷史的牆壁,聽著遠處的黃河的濤聲,內心會生出無限的情感。

巷子兩側都是房子的後山牆,沒有一家的院門或是房門正對巷子的,怕洩洪時大水流入房子或院子裡。

巷子兩側的房子在建設時採用的全是青石。採風時,古鎮一位老人告訴小編,當年有好多次山上發洪水,全是這些巷子起作用了,如果沒有這些巷子,可以說就沒有古鎮。你看這些建築多美呀,整個小鎮如世外桃園一樣漂亮,如果沒有了,多可惜呀。

由於天氣原因,現在發山洪的可能性非常小,巷子防洪的功能有些弱化,出於旅遊功能的考慮,為了吸引遊客,已經在巷子的兩側掛起了紅燈籠。

這是當地有名的半月門,別看門不見經傳,這個半月門可是上過大大小小的雜誌,還上過許多電影呢。採風時,小編就住在緊挨半月門的一戶老鄉家裡。

考慮通行的需要,在巷子的中間架起了行人天橋。

這是一條巷子的出水口,滔滔的洪水從山上奔騰而下,經過巷子咆哮著從這裡流入黃河,完成了洩洪防洪的使命。如今,站在巷口,對望黃河,對望河對岸的青山翠木,聽聽隱隱的濤聲,心中感慨萬千。當年的繁花香粉、青銅古燈,還有當年的功名利祿,均已灰飛煙滅,化作陣陣唏噓的嘆息聲。經過歷史的沉澱和滌盪,影響我們的終究是文明的成果和歷史滾滾的車輪。鴿子視角專注於優質原創內容創作,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和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