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教育“三大幻象”:幼升小的90后、"高考"的6岁牛蛙......

魔都教育“三大幻象”:幼升小的90后、

了解更多资讯,关注【上海幼升小资讯】

魔都之所以被称之为“魔都”,一说来自20世纪初那些蛰居上海的日本文人墨客,以日本浪人作家——村松梢风为代表,在代表作《魔都》中用"魔都"一词,来形容他眼中魔幻迷离的上海。


沧桑百年,到了在21世纪,“魔都”的魔幻含义被无数次解读,虽然至今我也无法准确定义。


但是,可以眼观的,上海的教育领域反正越发魔性起来,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着当代人难以参透的种种“教育幻象”。


魔都教育“三大幻象”:幼升小的90后、


教育幻象一:“高考”的6岁牛蛙


魔都“教育幻象”,必说这幼升小,在上海有种说法叫:幼升小,赛高考。


此言倒不虚,阶层的固化导致向上的机会越来越少,前有高考可能是相对公平的竞争,现有被分层倒逼到6岁的小学入学考。


为了进好大学,必须进好高中;为了进好高中,必须进好初中;为了进好初中,必须进好小学。各所学校千差万别的升学概率,让小学要进名校成了大家的一致目标,尤以5月民办招生为重。


在民办招生还没有摇号之前,民办录取靠面谈,为了赢得这场幼升小之战,我们的家长大多从3岁就开始“打鸡血”。报各种幼升小培训班,像是模拟面试、名校必过班等等,每到周末,不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就是在等娃下课。


为的就是三年之后造就一批又一批的6岁神童,我们这里不叫神童,叫“牛蛙”。每年4月都是各位牛蛙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主要就是志愿填报和面谈了。但现在民办面谈取消,这里只讲讲牛蛙的志愿填报!


“牛蛙之战”的志愿填报,跟高考志愿填报一个套路,家长预估自己孩子的水平,选填心仪的学校。


网传一份关于“超级牛娃、牛娃、普娃的志愿填报建议”,满屏的激昂,满屏的博弈,满屏的套路!


超级牛娃,有那份自信,第一志愿随便报,但第二志愿建议要有区分,而且最好能保底。第一志愿可以是市级名校,第二志愿区级名校。


牛娃则要相反,第一志愿区级,第二志愿市级。第二志愿属于可浪费的。拿徐汇区举例,第一志愿逸夫,第二志愿世外,因为第一志愿要比较牢靠,而第二志愿可冲刺不强求。


普娃建议第一志愿区级一批次不是最热门的,第二志愿区级二批次保底,选不那么热门的。


还记得电视剧《虎妈猫爸》里的桥段吗?一个小女孩接受小学的面试,被问了一道这样的题:“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新有7本连环画,现在小青拿3本故事书换小新两本连环画,问:小青、小新现在各有几本书?”


这个绕口令式的考题对于连一年级都没上的孩子来说,无疑太难了,剧中连赵薇饰演的虎妈听到这道题都大吃一惊:一点都不比我们做报表容易!


魔都教育“三大幻象”:幼升小的90后、


看完后,不少网友表示,今后孩子上学该怎么办?现在上个小学真这么严峻吗?这么小的孩子就要面临这些压力?


所幸的是,2020年开始民办采用摇号的形式,面谈这一关算是告了一段落。但没有应试面谈环节,各位魔都家长鸡起娃来也是猛得很,制定计划积分表、各项打卡,完全没有放松的态势。


毕竟各位家长都想孩子有更好的教育资源,魔都教育竞争激烈,超前起跑,千军万马,不进则退,这是这个时代我们的6岁孩子,正在历的劫!


教育幻象二:“幼升小”的90后


周六晚6点,上海市徐汇区某思维培训机构大厅,“家长休息区”一众陪读等娃的爸爸妈妈,面无表情地玩着手机、发着呆。


几分钟之后,旁边教室的门打开了,一群4、5岁的小朋友一涌而出打破了这场宁静,“开家长会了!开家长会了!”他们叽叽喳喳边往外边跑边喊。


家长们见到孩子后两眼放光,连忙笑着起身,一边拉住自己的孩子询问学习得怎么样,一边往教室里面走。


这里的“家长会”其实是老师复述一遍当天小朋友学习的课程内容,讲给家长主要是为了同步进度和方法,需要家长回去继续“鸡娃”,辅导学习。


有个胖胖的小妹妹,看到她爸爸还在坐着玩手机,便着急地过来拉他,稚嫩的声音无奈的语气喊到:“爸爸,开家长会了……”她爸爸才起身离开,而视线始终没有离开手机屏幕。世道真变了,家长玩手机,小朋友都会督促他们上课学习?


瞬间,狭小拥挤的小教室,原本给4、5岁小朋友坐的桌椅间,挤满了十几位家长,稍作整顿,补习班的老师就开始给家长们上课了:“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学习了……”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一个下午,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场景,此刻上海正在发生。更有些机构还要求家长直接进教室听讲,边听边拿小本本做笔记,生怕漏了什么知识点。


这是一群正在准备“幼升小”的90后。


说起幼升小,备战中的Emma妈妈自嘲:“为了孩子幼升小,跟着学了一遍拼音,还学了一通数学思维,晚上还要一起折纸……”


幼升小,不仅是4、5岁的娃娃的事情,更是90后家长们刚刚经历、正在经历、即将经历的大事!了解政策、超前准备、鸡娃自鸡!除了要会英语、拼音、等量代换、数独,还要会手工、画画、ppt制作!教孩子日常的作业外,如果学校有家校活动,也是要亲身上线展示一番!


在往年幼升小面谈时,魔都某民办竟还出了一套给家长“娱乐”的考题,把大家考得一脸懵。


魔都教育“三大幻象”:幼升小的90后、


某宝妈问,我家孩子3岁,2021年幼升小,准备加入“鸡娃”部队,除了英语、看图说话、逻辑思维、识字、算术、写字、跳绳、乐器,我还需要准备什么?


嗯,万事俱备,只差一瓶速效救心丸,也请幼升小的90后常备。


教育幻象三:学奥数的中年人


如果上海幼升小是谁先、谁前的战争的话,那么上海小升初就是谁快、谁强的战争!通过五年的学习,成绩出来了,分层也出来了!


几年前,魔都“小升初”的江湖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奥赛证书,奥赛证书里又数奥数证书含金量最重,像之前传说的“四大杯赛”,全是奥数。


在全民皆奥的时代,17年教育局的一纸发文,“四大杯赛”全部停办!奥赛培训班面面相觑。


虽然杯赛停办,但魔都家长奥娃永不停歇,娃奥爹娘也奥。


尤其娃爹,在奥数场上掌握着绝对话语权。奥数爹一出差,娘亲和娃就只能在家大眼瞪小眼,奥不动了。


一篇网红文章《学奥数的中年人》有一段话戳中不少人:

“中年精英的头发是怎么掉光的?一半因为房价,另一半因为奥数。”


再认同不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年精英,当年的学霸们成为奥数主力军,为了配合孩子的奥数学习,自己也跟着做起来,奥起来比娃还认真,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学怎么办,就跟不上孩子的学习节奏了呀!当初在辅导孩子学习上威风凛凛,怎能让他反过来埋怨嘲笑?埋头苦钻研吧,哪怕孩子睡了,也要继续搞奥数题!


这支部队里,还有搞奥数把工作搞丢的!


著名的“侠客岛”岛主昊爸,陪着儿子学了四年奥数,越奥越精,越精越奥,期间把自己设计师的工作都给辞了,直接上培训机构当起了奥数老师,将奥数进行到底!


奥数,升学路上沉甸甸的两个字,无数个夜晚,不但消耗着中小学生的生命,也开始消耗中年爸的生命,和发量。


学奥数的中年人,且奥且珍惜!


魔都教育“三大幻象”:幼升小的90后、


魔都不愧为“魔都”,搞个教育都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大片!


参不透的“教育幻象”,高考的6岁牛蛙、幼升小的90后、学奥数的中年人,再加上陪读吼娃鸡血妈,纷纷参演当起了主角。


魔幻是魔幻,现实也是现实,池中人和未来人都不得不去面对。一道升学择校难题,让所有人像极了惊弓之鸟。

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