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的種植栽培,認真學習高產模式,助力增產穩定增收

黃瓜的種植栽培,認真學習高產模式,助力增產穩定增收

  • 黃瓜是溫室和塑料大棚內栽培的主要高產蔬菜之一,主要栽培方式有早春、秋延後、和冬春栽培3種。
黃瓜的種植栽培,認真學習高產模式,助力增產穩定增收

黃瓜幼苗

一、土壤選擇

  • 最好選擇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力良好的砂壤土,土壤的酸鹼度在ph6.5-7.5為好,需要注意,不要與瓜類作物連作。
黃瓜的種植栽培,認真學習高產模式,助力增產穩定增收

黃瓜結果

二、播種育苗與定植

  • 早春黃瓜需要浸種催芽後播種,播種前用50℃的溫水浸泡10分鐘,水自然降溫後再浸泡6小時,浸泡完用溼布包好,放在25℃的環境下進行催芽。催芽期間早晚換水一次,幼芽長至1-1.5釐米時,就可以播種,播種後需要用塑料薄膜覆蓋防寒。(另外注意用營養杯、營養盤或營養土集中育苗的,苗齡在20天最佳,最好在晴天的下午定植)。畦寬1.5-2.0米包溝,雙行植,定植密度為20釐米。直播的話,可以適當增加密度,等待出齊苗後間苗。
黃瓜的種植栽培,認真學習高產模式,助力增產穩定增收

黃瓜育苗

三、田間管理

  • 施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毛肥6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作為基肥。黃瓜的根系淺而柔嫩,施肥要以勤施、薄施為基本原則,不要集中施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速效肥。春黃瓜一般在2片真葉時用10%的人糞尿進行追肥,以後每隔7天需要追肥一次,人糞尿的濃度需要逐漸加大,或這每隔7天施一次尿素,每畝施用6公斤。第一雌花出現時,需要結合培土培肥一次,每畝施花生麩30公斤,複合肥30公斤,鉀肥10公斤。採收2次後需再用複合肥30公斤、鉀肥10公斤培肥一次,用以保證盛果期對於營養的需求量。
  • 排灌:黃瓜的水分需求,開花結果前的需水量較少,結果期對於水的需求量增多。春黃瓜苗期的氣溫較低,並且長時間會有低溫陰雨的天氣,一般不必噴灌水,以達到防寒保苗的目的。晴天、乾旱颳風天,需中午噴灌一次水。開花結果期間需要每天噴灌水1-2次。
  • 培土和插竹引蔓:黃瓜一般在卷鬚出現或插竹引蔓時結合培肥進行培土。黃瓜的插竹方式有“人字架”和“企排”兩種,現在農戶一般以“人字架”居多。引蔓在卷鬚出現後進行,一般每隔3天引蔓一次,使植株的分佈均勻,從而提高光能利用率,減少植株病害發生。引蔓最好在晴天的下午進行。
黃瓜的種植栽培,認真學習高產模式,助力增產穩定增收

黃瓜綁枝

四、病蟲害防治

  • 黃瓜的病蟲害比較多,為害最為嚴重並且對產量影響較大的,有疫病、枯萎病、霜黴病、炭疽病、白粉病、蚜蟲等。

對於黃瓜的病蟲害,主要在於需要合理輪作、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上進行綜合防治,並且在發病初期噴藥或清除病殘枝葉,防止病害的蔓延。

防治霜黴病和疫病可噴40%乙磷鋁、250-300倍液或58%瑞毒黴錳鋅600-800倍液、或者克露可溼性粉劑750-1000倍液。

防治枯萎病可以用70%敵克松、或者50%代森銨水劑1000-1500倍液、或者土菌消1000倍液在植株根圍澆灌,每株用藥液200-250毫升。

防治白粉病可以噴滅病威500-600液、或者50%膠體硫150-200倍液。

黃瓜的主要蟲害有蚜蟲,蚜蟲的成蟲、幼蟲均以口針刺吸汁液,主要集中在生長點及嫩葉的背面,使葉片皺縮發黃,生長停滯等結果。蚜蟲的繁殖力非常強,完成一個繁殖更替僅需7天時間,並且能傳播病毒,因此發現少量蚜蟲時就需要噴藥防治。

防治蚜蟲可以噴40%樂果800-1000倍、或者11%薊蚜威乳油600-1500倍液,或者20%康福多乳油6000-1000倍液。

黃瓜的種植栽培,認真學習高產模式,助力增產穩定增收

黃瓜日光溫室

五、採收與貯運

  • 一般情況下,雌花開放後7天,黃瓜有一定大小並且呈現品種的稜刺和顏色時便可以採收了。採收過遲的話,不僅嚴重影響產量,而且還影響黃瓜的品質及其貯運性能。
  • 黃瓜在溫度13℃、相對溼度95%的條件下,可以貯藏保鮮14天。

喜歡三農、蔬菜瓜果種植技術、農村故事的朋友,請關注小童,我會把我瞭解和學習到的知識和事情持續分享給大家,覺得小童說的哪裡不對或者不詳細的,請告訴我,一起探討一下,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