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貴陽還有不知道的人嗎?你對“貴漂”的說法怎麼看?

伊沅二次方


這幾年,從外地來貴陽的人很多,“貴漂”這個詞很形象,因為“漂”著,也就不固定,可能今天在貴陽,明天就去了深圳、重慶或者昆明。


這些外地人,很多是在貴陽沒有房子的,大部分“貴漂”的衣食住行都是在貴陽解決,也拉動了貴陽的消費和經濟,但很多“貴漂”都是在租房居住。

△招聘會的火熱


尤其是花果園這種市中心繁華的商圈,租房居住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如何讓這些年輕人感受到貴陽這座城市的包容和接納程度,讓他們早日從“貴漂”轉變為“新貴陽人”,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打擾”。

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自住獨立,不喜歡他人干涉自己的生活,試想,如果一個年輕人在貴陽租房住,今天收到聯防的上門檢查“流動人口”,明天開門迎接社區的“人口登記”,還有什麼安全感和定居感可言呢?

△花果園的夜景繁華

現在的貴陽高樓林立,如雨後春筍一樣的高樓大廈一座座拔地而起,城市建設速度,讓我不禁想起了三四十年前的深圳,但是深圳大家都知道,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真正的深圳本地土著真沒多少,這麼多年,就靠著一句“來了都是深圳人”的理念,貫穿城市治理的始終,才取得了如今這麼大的成就,如果當年大家都把外地年輕人當做“流動人口”來嚴防死守,那麼還有什麼發展可言呢?

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應該要有。城市治理也不能一味採取傳統的保守的方式來應對,更何況我瞭解到的不少是貴州人,也都還是比較新潮、創新精神還是比較強的地域性格。

△數博會人潮湧動

對於貴陽而言,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固然很容易,硬件方面只要有錢,有資源就能建起來,但是在城市的包容和接納度方面,還是有待進一步提升的,比如,一個很現實的例子,對於出租屋內的年輕人的“清查”,是否應當掌握一定的度?凡事,過猶不及。

總體上來說,之所以越來越多的“貴漂”,還是因為在貴陽這座城市,還是有存在的空間和價值的,也有很多機會供“貴漂”們打拼,但是在公共服務的提供方面,能不能再多下點“本”,例如,在居住的領域,可以藉著“長租”市場的東風, 把一些空置的、閒置的寫字樓資源運用起來,打包租下來變為提供給貴漂們的“公租房”?再例如,在就業領域,可以多舉辦一些定向的招聘會,讓“貴漂”安定下來?再如,對一些出租屋內的所謂“流動人員”,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而不再是“清查”模樣的上門,而是送溫暖送關懷送溫馨提示的方式去對待?

其實,對於貴陽這座城市而言,可以做的仍然很多,只有包容和接納程度放得更開,未來才會有更多的“貴漂”成為“新貴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