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仓:疫情后的洗牌


前置仓:疫情后的洗牌

前不久,一篇名为"北京线上买菜攻略"的文章刷爆记者朋友圈,里面详细记载了包括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多点等6家生鲜电商和第三方平台在内的线上下单时间、配送费用以及贴心小提示等内容。

前置仓:疫情后的洗牌

线上买菜攻略的火爆,印证了疫情时期人们疯涨的到家需求。线上订单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对前置仓们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01、供应链大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无数人关在家中,在出门购物风险大、外卖也不让人放心的情况下,新鲜蔬菜送货上门、自己在家烹饪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一时间,生鲜电商们的订单量骤增,货品供不应求。而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企业来看,生鲜订单量也是呈几何式增长。

前置仓:疫情后的洗牌

"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一个供应链的生意,除了流量之外,你的供应链能力要特别强,不然就会限制你的增长。"叮咚买菜CEO梁昌霖认为,"现在生鲜电商的情况是,如果你供给不足,你的流量、需求量再大也没用。尤其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哪怕你服务再烂,只要你有供给,用户都需要。但是每家企业的供应链能力不一样,所以就会有企业因为供应能力有问题垮下来。"在他看来,在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情况下,供应链能力是前置仓企业的一个"分水岭",虽然有机会获取更多用户,但一旦供应能力不足,可能就会出问题。

随着订单激增且持续上升的态势,为了保证供应叮咚买菜迅速派出100多名采购人员,奔赴各个产地采购新鲜食材。但挑战也接踵而至,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为加强疫情防控,采取了封村、封路等措施,导致基地的货品运不出去。在货车难行的条件下,每日优鲜动员当地的产地工人采取人拉肩扛的方式把货物送出去,保证商品的充足度。针对这种情况每日优鲜也在持续和当地有关部门去协调解决。

前置仓:疫情后的洗牌

"尽管现在前置仓们都销量暴增,但我们必须看到国内的农业生产还处于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阶段,前置仓们无论如何也省不掉中间商。"招商证券长期专注零售行业的研究员郑方军认为,"能真正称得上前置仓模式优势的只有生鲜商品标品化,因为在线上用户无法挑挑拣拣,大幅降低了生鲜的折损。这也是前置仓们为什么一开始就坚持所有菜品都要进行包装的原因所在。"

郑方军判断,随着前置仓模式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当生鲜标品做到一定量级,引发供应链端改进之后,才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时机。"而现在,这些前置仓们才刚刚摸到核心供应链,还需要时间去积累经验进行模式改造,中间的魔鬼细节处处都是成本。"

02、人员短缺倒逼技术创新

供货难,配送也难,造成配送难的根源就是订单大涨的同时,人手不足,这就直接影响了整个履约的效率。梁昌霖表示,节前,叮咚买菜的工作重点顺序是保安全、保供给、保配送,现在的顺序是配送重要性向前挪,依次是保安全、保配送、保供给。

前置仓:疫情后的洗牌

疫情期间, "半小时送达"这一口号从承诺变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更多用户发现,他们只能在凌晨12点、清晨6点等固定的"上新"时间点抢购,才能购买到次日送达的食材。而更多的新鲜蔬菜、猪肉等热门商品,更是常常处于"售罄"状态。

1月22日,在看到国家有关通知后,叮咚买菜便迅速作出决策,召集未离开上海的员工返岗,鼓励员工在上海的亲朋好友加入工作,并给予1200至2000元钱。"这个时候增加人力很难,一方面要考虑安全因素,新增人员要查健康证,查过往经历,要隔离,另外有些本来留守的员工因为小区封锁的原因还出不来。"梁昌霖说。

针对疫情期间订单量暴增、人手不足的问题,前置仓企业采用了一些灵活应对的方法,这些方法甚至可能为前置仓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人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叮咚买菜根据后台订单数据,调整了分配模式。疫情之前,叮咚买菜实行的是半小时内送达,为了保证速度,叮咚买菜的配送人员往往接到几单后就进行配送。而在疫情特殊时期,叮咚买菜就采取了集约化配送方式。并且,叮咚买菜还通过和蔚来汽车合作,用汽车来送货,一辆汽车一次性就可以送100单左右,在小区门口分拣。这就有点类似于快递配送的模式。

前置仓:疫情后的洗牌

记者了解到改变分配模式和单次运载的量后,大大提升了人效。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大都宅在家里,对于配送时效问题的敏感度大为下降,这种心态的变化,也使得企业可以灵活的调整配送时间,合理安排人力。为了保证交单的稳定,以及用户的体验,每日优鲜也在提升人效方面做了不少努力。除了在配送工具上,适当地上了一些三轮车,提升单次运载量之外。每日优鲜还通过智能调度,以确保整体交单最优。

前置仓:疫情后的洗牌

对于前置仓们来说,技术是他们的优势,应该在这方面多做文章,郑方军认为,"本质上,前置仓就是在规模性(更集中的库存)和时效性(更分散的库存)之间寻找平衡点。但这一平衡并非恒定不变。随着技术的变革,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会发生移动。人力成本高,可以用技术取代人力或许可能降低仓的相关成本,从而支持企业建立更多的仓。"

"总体来看,前置仓企业刚刚触及到核心供应链改造,还存在着大量创新空间,离终局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和距离。"郑方军认为,"这次疫情对前置仓企业来说是一次契机,它让前置仓们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供应链能力、运营效率仍是考验的关键,可以预言前置仓洗牌将在疫情之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