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鴛鴦真的是為了殉主而去嗎?

Mr卡季奇


《紅樓夢》中的賈府沒有高貴到可以用活人去殉葬,所以正常情況下,鴛鴦不用也不可以殉葬。

鴛鴦的死定是自盡,然後被美化成為自願隨主人去了。就像被逼死的瑞珠,被美化成隨秦可卿去了;就像金釧兒,被說成失腳掉井裡死了。腐朽的大家族,骯髒的事太多!

賈母一死,鴛鴦就沒活路了!曾經賈赦想要納鴛鴦,鴛鴦跪在賈母面前上演了抗婚的大戲!賈母也不是真疼鴛鴦,她是怕賈赦惦記著她的權力和錢,才斥責了賈赦和來說媒的邢夫人。

鴛鴦抗婚,鬧得非常大。榮國府上下,包括未出閣的姑娘們全知道了。賈赦大丟面子,之後長時間不敢見賈母;之後邢夫人和賈璉也因為這件事被賈母敲打過。

賈赦是個無恥的色鬼,邢夫人小肚雞腸。賈母活著時,有賈母的保護,鴛鴦可以平安。

等賈母一死,鴛鴦馬上會遭到賈赦的報負!這時無人會為了一個小小的婢女去得罪主人賈赦。

鴛鴦是賈府的家生女兒,奴籍,主人不放,鴛鴦沒有逃跑的可能性。

一但鴛鴦落在賈赦手裡會發生什麼?被打、被糟蹋、被賣這一切是驕傲的鴛鴦無法承受的。

剛烈的鴛鴦選擇了自盡以保清白。什麼殉主?鴛鴦是被賈赦,還可以撥高一下主題,鴛鴦是是被舊時腐朽的制度給逼死的!


薇薇polly


當然不是。

鴛鴦的死是無可奈何。不得不死。

鴛鴦喜之不盡,拉了他嫂子,到賈母跟前跪下,一行哭,一行說,把邢夫人怎麼來說,園子裡他嫂子又如何說,今兒他哥哥又如何說,“因為不依,方才大老爺越性說我戀著寶玉,不然要等著往外聘,我到天上,這一輩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終久要報仇。我是橫了心的,當著眾人在這裡,我這一輩子莫說是‘寶玉’,便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從命!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沒造化,該討吃的命,伏侍老太太歸了西,我也不跟著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尋死,或是剪了頭髮當尼姑去!若說我不是真心,暫且拿話來支吾,日後再圖別的,天地鬼神,日頭月亮照著嗓子,從嗓子裡頭長疔爛了出來,爛化成醬在這裡!”原來他一進來時,便袖了一把剪子,一面說著,一面左手打開頭髮,右手便鉸。

這是鴛鴦拒婚時她自己說的話。鴛鴦是個烈性的女子,拒絕賈赦這番話得罪了賈赦,讓賈赦謀取賈母的財產的主意落了空。賈赦當時就說過,絕不會善罷甘休。



紅樓夢高鶚續寫的版本是鴛鴦自縊而亡,但是從鴛鴦自己的誓言來看,她卻是說一刀抹了脖子也不能從命。所以,我個人覺得鴛鴦的死法,按照紅樓夢慣用讖語的手法來看,不是自縊。而極可能是跟尤三姐一樣在劍下自盡而亡。



鴛鴦平時得賈母寵愛,雖然為人不錯,但是性格確實嬌慣的。

連尤氏都能將就下人吃的米飯,她卻不吃。鴛鴦名譽上是個丫鬟,但是因為備受賈母寵愛。吃穿跟賈母是一樣的。一旦賈母不在,不僅是賈赦等的逼迫必甚,只怕生活水平也會下降到她難以接受的水平。再加上賈母尚在時,因為賈赦的原因,鴛鴦沒有得到合適的婚配。賈母一死,也意味著鴛鴦徹底沒有了靠山。除非死或者出家,不然她也真的沒路可走了。

所以鴛鴦死不是殉主,而是走投無路了。


書燈幽見


其實這個問題,如果你有一些歷史知識,瞭解在康雍乾時代,奴婢意味著什麼,就能自然的知道鴛鴦死,是不得已而已,沒有選擇的空間。至於說殉主,雖然賈母待鴛鴦不錯,但是還沒有到讓鴛鴦要以身相殉的程度。

鴛鴦是家生子,也就是奴僕生出來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是奴才。在當時的社會狀況下,這就是她的命運。

鴛鴦想徹底改變命運,只有一種,就是主子開恩,放出去,除了“奴籍”。比如像賴大那樣。這樣就獲得了自由的身份,可以在社會上立足。

這種命運不成立的話,剩下的命運就簡單了,只有二種:其一,被主子看上,做姨娘,其實就是婢妾。之前鴛鴦被賈赦看上,但是被她拒絕,能夠拒絕是因為賈母離不開鴛鴦,而賈赦不能不孝,所以鴛鴦獲得了暫時的安穩。接下去呢,如果鴛鴦有心儀的主子,而賈母又做主把她給了那個主子,那對鴛鴦是最好的結局。

在賈赦的眼中,鴛鴦心儀的主子是寶玉。事實上賈母不會那麼做,不可能為了一個奴婢的幸福而製造家庭的矛盾。再說了,賈赦是長子,賈母不可能得罪了兒子後,把鴛鴦給了孫子。

按通常的做法,賈府的奴才到了一定的年齡,會由主子指婚,以便完成人的生產,有新的奴才供應。但是因為鴛鴦拒絕得罪了賈赦。事實上這條路也斷了。

所以,鴛鴦除了死,事實上沒有路可走。

那有人說了,她不能跑嗎?答案是跑不了。因為根據當時的《逃人法》,奴婢跑第一次,鞭一百,跑第二次,處死。這還只是其次。關鍵是沒地方跑,因為跑了要生活的話,需要謀生,沒有人敢僱傭逃跑的奴才,因為窩藏逃人的親屬,主顧或者好心人等,包括這些人的四鄰,都有罪,而且很重的罪。

所以,她也沒地方跑。

分析了鴛鴦的命運的所有可能,最後的結論就是:鴛鴦死,不是甘心殉主。而是無路可走,不得不死。她想活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從了賈赦,那樣她的命運將更悲慘。


吳公子燎


從人性的弱點分析,每一個人都有求生的本能,都向往過上好日子,賈母去世,大丫鬟鴛鴦本該有很好的前程,選一個小子嫁了,憑其在賈府的多年耕耘,不會缺錢,人緣也很好的,她為什麼要選擇跟了賈母去呢?

賈母去世,辭靈當晚,鴛鴦為啥哭地肝腸寸斷、幾次昏厥不省人事?鴛鴦醒後說了一句話,無不催人淚下。鴛鴦說了什麼話呢?

第一百十一回,賈母駕鶴西去,眾人忙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東一頭西一腦,也找不著頭緒,恰巧,鳳姐病情加重,又氣又惱又傷心,不知不覺吐血昏倒,大太太邢夫人難以掌控局面,還疑心鳳姐推病藏躲,家下人一看群龍無首,就如一盤散沙,亂亂吵吵,局面已經混亂。大家想想看,鳳姐得病、邢夫人無能、家人失控,這是辦理老太太的後事,竟然賈家到了如此地步,鴛鴦作為賈母的身邊人,視賈母比親祖母還要親,如此這般結局,總能不心如刀絞,萬箭穿心。你看看,鴛鴦的哭成什麼樣了!

到二更多天,遠客去後,便預備辭靈,孝幕內的女眷,大家都哭了一陣。只見鴛鴦已哭的昏暈過去了,大家扶住,捶鬧了一陣,才醒過來,便說“老太太疼我一場,我跟了去”的話。

鴛鴦其實是個烈女子 ,性格火爆,不是害怕賈赦,而是另有擔憂,那鴛鴦擔憂什麼事呢?

大家知道,賈赦想娶鴛鴦做妾,邢夫人是個關鍵人物,按道理說,自己的男人找小,第一個反對的應該是邢夫人,她不但不阻擋,反而委託鳳姐為其斡旋,鳳姐還提醒她,這事辦不了,老太太離了鴛鴦就吃不下飯,別再費那心思了。可邢夫人一意孤行 ,尷尬人辦尷尬事。邢夫人毫無駕馭局面能力,並且不按常理出牌,鴛鴦想這種日子將來如何過下去。

誰知此時鴛鴦哭了一場,想到:“自己跟著老太太一輩子,身子也沒有著落。如今大老爺雖不在家,大太太的這樣行為,我也瞧不上。老爺是不管事的人,以後便‘亂世為王’起來了。我們這些人不是要叫他們掇弄了麼。

鴛鴦是真的看破紅塵,連自己最親的家人,親情喪盡,令人心寒。鴛鴦嫂子說了一句話,哪有人味可言?

鴛鴦在賈赦想娶她做妾的時候,就知道,他哥嫂只看到錢財,不顧她生死。在賈母已去,賈府將敗,世無可戀之處多重因素疊加情況下,鴛鴦去意已決。鴛鴦死後,她嫂子的表現,真被鴛鴦看透,真令人寒心。

王夫人即傳了鴛鴦的嫂子進來,叫他看著入殮,遂與邢夫人商量了,在老太太項內賞了他嫂子一百兩銀子,還說等閒了將鴛鴦所有的東西俱賞他們。他嫂子磕了頭出去,反喜歡說:“真真的我們姑娘是個有志氣的,有造化的!又得了好名聲,又得了好發送。”旁邊一個婆子說道:“罷呀,嫂子!這會子你把一個活姑娘賣了一百銀便這麼喜歡了;那時候兒給了大老爺,你還不知得多少銀錢呢,你該更得意了。”一句話戳了他嫂子的心,便紅了臉走開了。剛走到二門上,見林之孝帶了人抬進棺材來了,他只得也跟進去,幫著盛殮,假意哭嚎了幾聲。

鴛鴦也該就此歸去,命中註定,難以改變。秦氏魂魄上吊示範,成為重壓鴛鴦殉身的最後一根稻草。

鴛鴦跟著賈母,得風得雨,連鳳姐、賈鏈等人,也得高看一眼。但是,這以後自身如何安置,鴛鴦自有考慮,”將來誰收在屋子裡,誰配小子,我是受不得這樣折磨的,倒不如死了乾淨。“但是一時怎麼樣的個死法呢?她一面想,一面走回到老太太的套間屋內。剛跨進門,只見燈光昏暗處,見秦氏拿著汗巾子,好似要上吊的樣子。鴛鴦呆了一呆,想了一想,道:“是了,必是教給我死的法兒。”鴛鴦一面哭,一面開了妝匣,取出那年鉸的一綹頭髮,揣在懷裡,就在身上解下一條汗巾,按著秦氏方才比的地方拴上。自己又哭了一回,然後端了一個腳凳,自己站上,把汗巾拴上扣兒,套在咽喉,便把腳凳蹬開,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結束。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無論鴛鴦內心如何痛苦,如何對人世間多麼憤懣,也不應該選擇讓生命之花凋謝。她毅然決然選擇在賈母離開的那個晚上離去,是誰之過?她的芳名將隨著《紅樓夢》故事的傳播,讓更多的閱讀者銘記。

注:明月壇主說紅樓,一點一滴總關情


明月壇主


好死不如賴活著,而鴛鴦之所以在賈母死後投環自盡,絕不是為了殉主,而是她覺得賈母死後,自己會生不如死。



一,賈赦好色且霸道。賈赦曾經想納鴛鴦為妾,被鴛鴦拒絕後,曾經說過鴛鴦除非一輩子不嫁,或者她死了,不然,賈赦一定不會放過她。賈母活著時,有賈母護著,賈赦自然不敢怎樣,但賈母一死,鴛鴦的後臺倒了,賈赦做為賈母長子,鴛鴦擔心賈赦會報復她,折磨她。



二,人人亂世為王。賈母死後,大房的賈赦雖然不在家,但邢夫人在,而邢夫人的行為鴛鴦瞧不上,二房的賈政雖然在家,但是不問事,因此,鴛鴦擔心自己或者被收在屋子裡做通房小妾之類,也擔心被配給小子,如果真是那樣,鴛鴦認為還不如死了乾淨。

三,鬼魂的盅惑。賈母死後,鴛鴦正感到走投無路,走到賈母的套間,又遇到一個神似秦可卿的女鬼拿著汗巾子在上吊,於是鴛鴦更覺得生無可戀,也學著女鬼,拿出自己當年絞掉的一縷頭髮,也上吊自盡了。

另外,賈母的不作為也是鴛鴦的死因之一。鴛鴦是賈母的貼身大丫頭,也是賈母的代言人,但是賈母也並沒有為鴛鴦著想,在賈母眼裡,鴛鴦只不過是他的一個下人一個丫頭。因此在臨死之前,賈母並沒有為自己的心腹做好安排,以致於鴛鴦在賈母死後沒有著落。



因而,鴛鴦之死,可以說是被賈赦,賈母和鬼魂等逼迫引誘造成的,鴛鴦之死絕對不是為了殉主,而是太絕望,感到生不如死。


萍風竹雨123


鴛鴦後來的命運究竟如何?高鶚續書寫得似是而非。在高鶚筆下,殉主意識充溢鴛鴦的靈魂,“鴛鴦女殉主歸太虛”,她成了封建禮教的一個“忠僕楷模”,這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作為老祖宗賈母的寵侍,鴛鴦平時出語總是不急不躁,顯得溫柔敦厚而又詼諧可人,但沒想到老色鬼賈赦竟打上了她的主意,意欲向賈母討去作妾,邢夫人不僅不阻攔,還親自去動員鴛鴦,鴛鴦性格中桀驁潑辣的一面於是破繭而出,曹雪芹寫了她一系列激越鏗鏘的話語,讀來令人不禁拍案叫絕。

賈府的丫頭,有的是家生家養的,有的是中途來的,家生家養的屬於“世奴”,是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命運的,主子可以任意擺弄她們,反抗往往是徒勞的。鴛鴦偏就屬於這一類的家奴,她父母在南京賈府老宅看守空房,兄嫂在榮府當差,非家養世奴的平兒、襲人很為她擔心,因為其兄嫂勢必會來幫主子逼婚,鴛鴦就說:“家生女兒怎麼樣?牛不吃水強按頭?我不願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

後來鴛鴦那嫂子果然跑進大觀園來,企圖說服鴛鴦就範,鴛鴦對其心腸一眼洞穿,對平、襲說:“這個娼婦專管是個‘九國販駱駝的’,聽了這話,他有個不奉承的去!”那嫂子剛說有“好話”有“天大的喜事”要告訴鴛鴦,鴛鴦就指著她罵道:“你快夾著嘴離了這裡,好多著呢!什麼‘好話’!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都是好畫兒!什麼‘喜事’!狀元豆兒灌的漿兒又滿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羨慕人家女兒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著他橫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熱了,也把我送在火坑裡去!我若得臉呢,你們在外頭橫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爺了,我若不得臉了時,你們把忘八脖子一縮,生死由我!”

一番痛罵真是酣暢淋漓、血淚交噴。其中“好話(畫)”“喜事”兩句,是以諧音來譏諷其嫂,因為侍奉的是賈府上層,耳濡目染,所以鴛鴦知道宋徽宗畫的鷹、趙子昂畫的馬是好畫;清朝時人們最害怕的是出天花,那時往往一蔓延開就會死很多人特別是嬰兒,倘若出的“狀元豆”能灌滿漿,那麼儘管可能會留下麻坑,卻標誌著生命可保無虞了,所以俗稱是“喜事”,急切中鴛鴦說出這麼兩句,十分符合她的身份見識,也顯示出她對其嫂是既氣憤更蔑視。

鴛鴦抗婚,是《紅樓夢》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為八十回後埋下了伏筆。高鶚的續書,把鴛鴦之死鎖定在“殉主”上,這是違背曹雪芹本意的。鴛鴦作為賈母的忠僕,如用今天的眼光看,類似機要秘書的角色,她與賈母在長期相處的磨合中,除了主覺奴順奴感主恩外,也確實會派生出超越階級地位的真實感情,賈母如死在她之前,她大為悲痛是必然的,而且她上述激烈抗婚的言行之所以能一時得逞,也確實是因為有賈母這麼一個大庇護傘,賈母一死,那就誰也保護不了她,只能落在賈赦手心裡了。

按曹雪芹八十回後的構思,鴛鴦之死雖會借“殉主”的形式,但實質應該仍是對賈赦的反抗,而且意義還不僅是對一個惡人的反抗,需知像她那樣的“世代家奴”是主子以“口”計算的財產,生死都是不能由自己來支配的,你自己去死了那是破主子家的“活財”,會被視為針對整個主子集團的大罪。





天香引


鴛鴦在賈母死後自縊而死,不僅是殉主,最主要的是沒有活路。

鴛鴦是賈母的首席大丫頭,在賈府裡鴛鴦算是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有頭有臉的丫頭,賈璉和王熙鳳都尊稱鴛鴦為鴛鴦姐姐!

賈母活著鴛鴦的地位無可撼動,賈母一死,鴛鴦什麼都沒有了。

首先,鴛鴦沒有了以前的風光。

鴛鴦在賈母活著的時候,王夫人都得高看一眼,喝酒說酒令,鴛鴦是令官,在賈府的太太、奶奶和小姐面前,鴛鴦可以坐著。

螃蟹宴上,鴛鴦可以和王熙鳳開玩笑,鴛鴦說道:“奶奶又出來作什麼?讓我們也受用一會子。”當鳳姐說賈璉要娶鴛鴦時。

鴛鴦道:“啐,這也是作『奶』『奶』說出來的話!我不拿腥手抹你一臉算不得。”說著,趕來就要抹。鳳姐兒央道:“好姐姐,饒我這一遭兒罷。”

榮國府的管家奶奶都向鴛鴦求饒,這份榮光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賈母死了,鴛鴦的這份榮光就保不住了。

其次,鴛鴦後半生沒有依靠。

賈母生前沒有安排好鴛鴦的下半生,沒有給鴛鴦找一個人品靠得住,還有點才幹的人。

鴛鴦識字,見多識廣,一般人不入她的眼。如果給鴛鴦配一個小廝,和一個平庸的人過一輩子,鴛鴦不甘心。

其三,賈赦早放出話來,鴛鴦逃不出他的手掌心,鴛鴦怕賈赦報復自己。

賈赦要納鴛鴦為妾,鴛鴦不從。賈赦說:“……我要她不來,以後誰還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著老太太疼他,將來自然往外聘,作正頭夫妻去。叫她細想,憑她嫁到誰家,也難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終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他”。

鴛鴦拒婚挑戰了賈赦,恨得賈赦牙癢癢。

賈母死了,鴛鴦沒有了保護傘,旁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賈赦。這時候,賈赦早不想要鴛鴦為妾了,賈母一死,賈赦就會報復鴛鴦。鴛鴦覺得自己沒有活路。

其四,殉主落一個好名聲。

作為賈府的家生子,鴛鴦的未來只有兩條路,一個是給主子當妾,一個是配小廝。當妾是不可能的,賈赦要鴛鴦,她不去。賈璉也不敢收鴛鴦,他豈敢跟老子作對。寶玉年齡小。鴛鴦唯一的出路是配小廝。鴛鴦心性高傲,不會過這樣的日子。

秦可卿死了,丫頭瑞珠觸柱而亡,賈府中人都稱歎瑞珠忠義。賈珍還以孫女之禮斂殯,與主人秦可卿一併停靈於會芳園中之登仙閣。

如果鴛鴦給賈母殉葬,則會落一個好名聲。同時也報答了賈母對她的疼愛,全了主僕之情。而且身後事也會風光。

其五,樹倒猢猻散,賈府不會有好日子。

潤楊覺得,賈母是在元春死後,受不了打擊病死了。此時賈府風雨飄搖,大廈傾倒。樹倒猢猻散是必然現象,早晚有一天賈府敗落。甄家已經被抄家,家裡的丫頭婆子要麼被轉賣,要麼被充為官奴。

王子騰也死了,王家敗了。賈府的敗落是遲早的事。鴛鴦不想自己清清白白的姑娘最後落得抄家後被販賣,或者被充為官奴的下場。

鑑於以上五點考慮,鴛鴦在賈母死後,毅然自縊而死。


潤楊閬苑


《紅樓夢》裡的鴛鴦在賈母身邊多年,可謂是個審時度勢、明辨是非的人,她的死,是對自己最好的安排,並不都是殉主。

在賈母死後,她再一次看到眾人在賈母喪事上的自私冷漠和虛偽,看清了賈家日薄西山的末日來臨。

她身為一個弱女子,又被大老爺所窺視,賈母不在了,已經無人可以替她阻擋大老爺的魔爪。

連李紈都說:“我先前替他愁,這會子幸喜大老爺不在家才躲過去了,不然他有什麼法兒?”鴛鴦自己又如何不知道自己的下場呢?

鴛鴦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她剛烈自尊,賈母活著,她比一些主子還活得體面明白,賈母死了,她不甘成為大老爺的玩物,“倒不如死了乾淨”,死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追隨賈母自盡,是因為鴛鴦再沒有了在賈府立身之本,她懸樑自盡,在世人看來是忠心殉主,可是,在鴛鴦內心裡,她希望自己是一個自由的人,不是誰的附屬品。

一死了之是容易的,一條汗巾而已,可是要想有尊嚴的活著,可真是千難萬難了,這是《紅樓夢》裡許多人的悲哀。

當然,他們也許自己感覺不到自己是悲哀的,他們已經被命運征服,變得麻木不仁了。

幸好,曹雪芹對鴛鴦是偏愛的,給她安排了太虛幻境痴情一司,也算圓滿。

鴛鴦不解:“我是個最無情的人,怎麼算我是個有情的人呢?”

可見人世間,情是最複雜的。

無情人,懂得情最是有情,不要對自己無情。

有情人,愛而不得會變成無情,就可怕了。





文星洲


〈〈紅樓夢〉〉裡的鴛鴦是一位品德非常好的姑娘,她不貪慕富貴, 不肯嫁給大老爺賈赦當小妾,到了賈母病故時,她毅然自殺殉主,贏得榮國府閤府上下的稱讚。

可是鴛鴦自殺殉主並不是因為她太愛賈母,捨不得賈母離去,要到地下侍奉賈母,而是她感到沒活路了。在賈母大辦喪事時,鴛鴦當時是這樣想的,到時候要麼被少爺收到屋子裡,要麼配小子,我受不了這樣的苦。所以鴛鴦決定自殺,她自殺是為了自己,而是不為了賈母。

其實作為婢女,人生的必然道路就是嫁人,或者給少爺當小妾,或者嫁給奴才,別的婢女都可以接受,但是鴛鴦不能接受,因為鴛鴦一向尊貴慣了。因為賈母寵愛她,所有的主子都要尊敬她,王熙鳳和賈璉那麼厲害,還要對她畢恭畢敬,稱她為鴛鴦姐姐,其實王熙鳳和賈璉的年紀大鴛鴦大。

如果鴛鴦嫁少爺當小妾或者嫁給奴才當媳婦,她的地位就一落千丈,成為真正的奴才,和她的嫂子一樣了。鴛鴦在榮國府的日子過得和年輕主子一樣尊貴,她怎能願意降為奴才,過低下的苦日子?

其實大老爺賈赦和大太太邢夫人已經傷害不了鴛鴦,大老爺已經被免官抄家流放,風燭殘年,活著回來的可能性很小,就算回來了,無錢無官,也不過在二老爺賈政家裡吃閒飯。而大太太邢夫人也一無財產,靠二老爺賈政養活著。鴛鴦無法活下來不是因為他們兩個,他們兩個已經不足為慮。鴛鴦無法活下來是因為不能接受身份的落差。

花無百日紅,人無一世運。一個婢女的富貴和和榮光是主子給的,一旦主子不在了,就要回歸婢女的隊伍了。

作為一個婢女,鴛鴦的事業已經達到頂峰,她伺候的是賈府最有地位的老太太賈母,賈母對她十分喜歡,她是一等婢女,可是這個身份並不能維持一生,因為賈母老了,會駕鶴西遊。鴛鴦最終的命運是和她的女伴一樣,要麼嫁少爺當小妾,要麼嫁奴才當僕婦,可是她不願意成為小妾或僕婦,毅然離開了這個世界。

《紅樓夢》是神仙小說,鴛鴦自殺後,成了神仙,到了太虛幻境掌情司,這是一個圓滿的結局,一生錦衣玉食又尊貴,自殺後還成了神仙。這就是神仙小說的好處,給離世的人一個好下場。這樣說,鴛鴦自殺是要比當少爺小妾或者嫁奴才當僕婦好得多。

其實鴛鴦太自傲,她過慣了尊貴的好日子,不願還歸女僕隊伍。


古剎青燈


《紅樓夢》中的鴛鴦在賈母死後也追隨而去,從表面上看有殉主的忠誠與悲壯,實際上是因為她深知隨著賈母一死,也意味著自己失去了庇護,作為弱女子的她無力與主子賈赦相抗衡,將來難逃被人掌控甚至折磨的噩運。本是烈性女子的鴛鴦也決不會為了苟活,而甘心被賈赦糟踐,因此寧願赴死。所以她的死,只能說是在絕望中作出的無奈之舉,而非以死相報賈母之恩。這也說明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尤其是出身底層的弱女子,她們縱然有曇花一現的優越感,最終也難逃悽慘不堪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