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知道嗎?它的下句才是精華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俗語,叫“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孫自有他們的福分,長輩不必操勞和擔憂。這句話雖然人人都知道,但是你可知它的下半句是什麼?恐怕知道的人寥寥無幾,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句俗語。

人人都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知道嗎?它的下句才是精華

  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的背後,還有一個歷史故事。據說在明朝有一位姓羅的秀才,他在求學的過程中,就已經結婚生子,原本他對自己很有信心,認為自己一定能夠通過科舉考試,取得一定的功名。結果,在連續的幾年考試中都名落孫山,羅秀才這才無奈的放棄了這個打算,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開起了私塾來教書。

人人都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知道嗎?它的下句才是精華

  考取功名的這個目標因此也成為了羅秀才心中的一大遺憾,看著逐漸長大的兒子,羅秀才決定培養自己的兒子,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代替自己成功考取功名。但是,有一次,他提問了兒子一些問題,兒子卻一直答非所問,完全不是這塊料,兒子的表現讓羅秀才大失所望,他仰天長嘆:“孺子不可教也”,之後便直接剃度出家不問俗世了。

人人都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知道嗎?它的下句才是精華

  但在羅秀才走後,他的妻子卻並沒有放棄兒子,而是一直努力的培養他,後來兒子進步的很快,在25歲的時候便高中了狀元。得知此消息的羅秀才,趕回家探望自己的兒子,並在自家牆外留下了一首詩:“離別家鄉十八秋,千錢鬥米我不收;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此後,“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人人都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知道嗎?它的下句才是精華

  其實,雖然前半句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但它的後半句才是精華。意思就是,長輩要正確的引導自己的下一輩,而不是放任不管或者進行錯誤的教導,不然只能是適得其反。而這句話也適用於現在的家長。縱觀現在的家庭,有很多父母過於寵溺自己的孩子,疏於正確的教導,導致自己的孩子在長大後,反而走向了錯誤的人生道路,最終帶來了慘重的後果。所以,家長應該掌握好尺度,不應過分操勞,也不應不聞不問,在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之下,還應留足他們自我發展的空間,這樣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你如何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