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書畫家駱飈聚賢堂課徒絮語(五三)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書畫家駱飈聚賢堂課徒絮語(五三)

七八一 隨著男女擇偶行為的不斷規範,女性在愛情面前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膽小。《王風·大車》,描寫一個熱戀中的小夥子私圖打動猶豫中的姑娘:

大車奔馳聲隆隆,

青色毛氈做車篷。

難道我不思念你?

怕你不敢來相逢。

大車慢行聲沉重,

紅色毛氈做車篷。

難道我不思念你?

怕你私奔不敢動。

活著居室兩不同,

死後要埋一墳中。

如果你還不信我,

太陽作證在天空。

這個趕車的小夥子的至死不渝的愛情,能堅定姑娘的決心嗎?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書畫家駱飈聚賢堂課徒絮語(五三)

七八二 有位姑娘因為沒有聽從小夥子的建議私奔,後悔了。《鄭風·豐》記錄了這樣的悲劇:

你的容貌真豐潤啊,

在巷口等我去成婚啊。

我真後悔當時沒跟從啊。

你的體魄多魁偉啊,

在堂上等我去結親啊。

我真後悔當時沒相隨啊。

身穿錦緞嫁衣裳,

外披薄薄紗罩衫。

叔呀伯呀快快來啊,

駕車接我把路趕。

外披薄薄紗罩衫,

身穿錦緞嫁衣裳。

叔呀伯呀快快來啊,

駕車接我去你家。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書畫家駱飈聚賢堂課徒絮語(五三)


七八三 當然也有膽大的。《齊風·東方之日》反映當時的未婚同起居的生活:

東方太陽紅彤彤啊,

那個美麗大姑娘——

就在我家內房中啊。

就在我家內房中啊,

悄悄伴我情誼濃啊。

東方月亮白晃晃啊,

那個美麗大姑娘——

就在我家內門旁啊。

就在我家內門旁啊,

悄悄隨我情誼長啊。

七八四 對抗父母之命,後果嚴重。《墉風·柏舟》:

飄來一條柏木船,

飄呀飄在河中間。

蓄分頭的那少年,

實在討得我心歡。

誓死不把心來變。

我的娘呀我的天,

就不相信我有眼。

飄來一條柏木船,

飄呀飄在大河旁。

蓄分頭的那少年,

實在是我好對象。

誓死不把手來放。

我的娘呀我的天,

就不相信我有眼。

七八五 看來,這位姑娘已經有了意中人,而且私定終身了。但是,他們的自由戀愛發生在不準戀愛自由的時代,母親就有了干預的合法性。孔大師收錄這首詩,是呼籲自由戀愛?孔大師不會如此前衛。孔門的後人當然如此判斷。於是採用索隱的辦法,千方百尋找故事的原型。終於找到了,是一個丈夫被害,妻子頂住壓力,誓死不改嫁的感人故事:共伯被弒,共姜發誓不改嫁。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書畫家駱飈聚賢堂課徒絮語(五三)


七八六 但是,今天的研究者不這麼看。 張嘯天先生就認為留分頭的少年,尚未舉行過成人儀式。原詩中“髧彼兩髦”,就是“頭髮齊眉,分向兩邊的樣子”,是“未行冠禮之前”的模樣。一部少女誓死捍衛愛情的宣言書,居然解釋成少婦對貞潔碑的強烈渴望。

七八七 孔大師的前衛,讓後人難以想象。《墉風·桑中》:

採摘女羅在何方?

就在魏國沐邑地。

思念之人又是誰?

美麗動人是孟姜。

約我來到桑林中,

邀我歡會祠廟上,

送我告別淇水旁。

採摘麥子在哪裡?

就在沐邑北邊地。

思念之人又是誰?

美麗動人是孟弋。

約我來到桑林中,

邀我歡會祠廟上,

送我告別淇水旁。

採摘蕪菁那邊籠?

就在衛國沐邑東。

思念之人又是誰?

美麗動人是孟庸。

約我來到桑林中,

邀我歡會祠廟上,

送我告別淇水旁。

七八八 一個小夥子,一下子約會三個美女,三個美女都是來自貴族之家的長女。難道歷史上有個衛國版的《非誠勿擾》?這個小夥子就是衛國版的高富帥?

七八九 不正當關係!孔大師一定怒斥這種行為。朱大師在《毛詩序》中找到了依據:“這是諷刺私奔的。衛國高層私奔事件屢屢發生,與別人的妻妾交往司空見慣,以致造成了其他層面的混亂,百姓大量移民無法阻止的局面。”

七九〇 百姓因為社會不安而移民,當是事實。但是,說這首詩是諷刺腐敗,似乎缺乏足夠的依據。其實,這首詩描寫的不是一般的不正常活動,而是別一種婚姻現象。原始社會,人類有生殖崇拜。在脫離原始社會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人類仍然相信群婚有利於促進萬物生長,因此,在許多祭祀農神的儀式中,伴隨著群婚的歡會。

七九一《桑中》表現的是高富帥仍然沉浸在對狂歡的甜蜜回憶之中的情緒,在今日看來,無疑是浪蕩公子漁色後的放蕩、得意心理的細緻入微的描寫。這個高富帥就是《詩經》時代的西門慶。詩的三章,均以採摘某種植物起興。當時的詩人認為,採摘植物與愛情有某種神秘的象徵聯繫。這樣的寫作方式在當代也是流行的。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書畫家駱飈聚賢堂課徒絮語(五三)


七九二 孔大師時代,這樣的歡會應當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國風》是自周朝開國以來的民間歌曲選集,時間跨度幾百年。孔大師把《桑中》收入選集,到底是什麼用意?

七九三 孔大師曾經說過:“食色,性也。”可能,這就是答案。《桑中》描寫的場景,既有性情,又關乎“食”,異常重要 。這種做法在當時被認為可以提高生產力。孔大師的意思是凡是有利於提高生產力的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儘管當時的認識水平有缺陷而且被事實證明是錯誤的。

七九四 孔大師並非不關心經濟的空頭理論家。孔大師在《大學》中說:“是故君子有大道,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大意是,生產者多,領導少,不誤農時,量入為出,就不會產生財政赤字。

七九五 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由戀愛成為異端。《豳風·伐柯》:

砍取斧柄怎麼做?

沒有斧頭做不好。

妻子怎樣娶進門?

沒有媒人辦不到。

砍斧柄啊砍斧柄,

有了原則難不倒。

遇上我的心上人,

擺上禮器娶了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