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老實人”總是在最底層,這是企業的悲哀

職場“老實人”去哪了?

前些天,老婆興奮地告訴我,經理在晨會上表揚了她。說她本年度業績提升很快,這都是她努力工作的結果⋯⋯老婆聽了當然很受用,報以“嘿嘿”兩聲笑。

“好像缺了點什麼?”我啟發她。哪知她想了半天,覺得並不缺什麼。於是我告訴她,根據國情,應該“回懟”經理“主要還是經理領導有方,按您的部署去做,我才有了一點成績⋯⋯”

職場的“老實人”總是在最底層,這是企業的悲哀


老婆恍然大悟,她是個思想純潔的人,根本沒往這方面想。不過換做我,一對一私下交流,也許會硬著頭皮、厚著臉皮這麼說,開會時估計也說不出口。畢竟有些噁心,會讓同事們內心鄙夷。

職場的“老實人”總是在最底層,這是企業的悲哀


“同事算什麼?他們又不能決定你升職加薪,只要哄好你的上司,前途就會一馬平川。”父親曾批評我分不清主次。他當年可不管什麼場合,也不管同事心裡怎麼想,再噁心的馬屁話都敢當眾傾瀉給領導。然而直到光榮退休,他也只是一位白丁,副科長都沒當過。

職場的“老實人”總是在最底層,這是企業的悲哀


父親這樣的人,職場上其實很多。在旁人眼裡,他們會來事、很靈光,甚至需要加以提防。然而終其一生並沒有討到什麼好,作為一個才華有限的普通人,畢竟需要隊友配合,才能“人抬人高”。你噁心到了周圍所有人,人家不暗地給你使絆已經不錯了。而馬屁話如果超量傾瀉,在領導聽來也不會很有快感。

職場的“老實人”總是在最底層,這是企業的悲哀


我們單位有個部門經理,和老總關係很好,底下員工對他也讚不絕口。按說應該春風得意,可到了年底,卻被其他部門聯名“彈劾”,最終調去了外地分公司。他為人圓滑,巴結領導之餘,還長於推掉任務、善於推卸責任,手下跟著他,工作一身輕。然而能量守恆,你推掉的工作、責任,肯定會落到其他部門頭上,久而久之,難免被群起而攻之。

職場的“老實人”總是在最底層,這是企業的悲哀


當然,每個公司裡都會有一兩個八面玲瓏的人,比如我們公司的小孫。作為經理助理,她自然免不了常給經理打小報告。難得的是,作為經理跟前的紅人,起碼錶面上她並不恃寵而驕,還常將“內部消息”透露給同事,因而人緣甚好。她說她的幾家前單位,內部勾心鬥角,人人活得很累。她嚮往的是沒有內耗,同事關係簡單的工作環境,她在我們公司找到了⋯⋯可是,我們公司不也是你爭我斗的嗎?而且小孫本人其實也是鬥爭高手。不過我覺得小孫說的不一定全是假話,每個“阿慶嫂”類型的人物,內心也許都會很疲憊。

職場的“老實人”總是在最底層,這是企業的悲哀


我和老婆都屬於職場上的老實人,我們這樣的人長於做事,拙於做人。“天花板”高度有限,僥倖升職做個組長,都能把自己累死。不過裁員往往輪不到我們,因為每個單位都得有一些“工兵”。現在靈光人、半靈光人滿眼都是,老老實實的“工兵”反而有點稀缺。

職場的“老實人”總是在最底層,這是企業的悲哀

文章來源於中國新聞週刊,原標題“職場“老實人”去哪了?”轉載此文是為了讓更多的職場人士能有收穫,如果有什麼問題請聯繫私信刪除或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