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講了三個故事,回國後卻被“圍攻”

2012年,莫言獲得了該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成為獲得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因為這個獎項,莫言迅速獲得各界關注。

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講了三個故事,回國後卻被“圍攻”


普通讀者紛紛購買莫言的書籍閱讀,想要一窺這位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作品是什麼水平,然而與此同時,莫言卻也遭到了業內專業人士的“圍攻”,在莫言獲獎的第二年,相關批判莫言的書籍竟然出版發行了,這是為什麼呢?

01

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在頒獎典禮上的演講中,他講了三個故事。

正是這三個故事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反應,很多人開始“圍攻”他就是從這三個故事開始的。

莫言講的第一個故事是說他上學時期,班級組織學生去看苦難展覽。

在參觀的過程中,老師進行講解教育,學生有感於先人經歷的苦難,不禁大哭起來。莫言就是其中一個。

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講了三個故事,回國後卻被“圍攻”


但莫言的這種感動卻不是純粹的,中間也夾雜著表現給老師看的成分在。而且他還注意到其他同學的表現,有的同學因為哭不出來,而偷偷用唾沫抹在臉上當做是自己臉上的淚水。

事後莫言向老師高密了同學的這一做法,這位同學也因此得到了學校的警告處分。

很多年之後,莫言又向老師提起這件事,他為自己過去的行為深深自責。而老師則告訴他,當時的告密者不止莫言一個。

而莫言也從這件事中悟出一個道理,當大家都哭時,應該允許別人不哭,而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別人不哭。

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講了三個故事,回國後卻被“圍攻”


莫言講的第二個故事就比較簡單了,是他在部隊工作時的一件小事。晚上他在辦公室讀書的時候,恰好有一位長官到辦公室找人,不過對方找的是莫言對面的那個人。

當時對方已經下班了,長官見狀就說“哦,沒有人?”,莫言聽到後,就高聲跟那個長官說,“難道我不是人嗎”。

對方被莫言回頂的啞口無言,最後只能面露尷尬的走了。

這件事使得莫言內疚了很久,以至於過了三十多年還讓他記憶猶新。

02

如果說上述兩個故事是親身經歷,具有很高的真實性,那麼第三個故事就是莫言從別處聽說,更多是具有故事性了。

莫言說的第三個故事是從爺爺那裡聽來的。

故事說的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為了躲避風雨,當時在外打工的八個泥瓦匠躲進了一座破廟之中。

當時天氣非常惡劣,雷聲隆隆沒有停歇的意思。泥瓦匠們心裡非常害怕,有人說是因為他們八個人中有人做了壞事,上天是要懲罰他,他們必須找出那個人,把那個人丟出去就可以免得自己受牽連了。

八個泥瓦匠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那個壞人,更不願意走出小廟。於是又有人提出了篩選了的方法。

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講了三個故事,回國後卻被“圍攻”


大家將帽子丟出廟外,如果誰的帽子沒有被大風吹回來,誰就是那個壞人,就要自願走出小廟接受天意的懲罰。

於是八個人將帽子丟出廟外,其中有七個人的帽子被大風捲了回來,只有一個人的帽子被捲了出去。

其他七個人就一致認為是這個泥瓦匠做了壞事,讓這個泥瓦匠出去。泥瓦匠並不願意接受這種安排,拒絕在這陣天氣走出小廟。

於是其他七個人就合力把這個泥瓦匠丟了出去。

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講了三個故事,回國後卻被“圍攻”


而就在這時讓人意想不到的場景出現了,當七個泥瓦匠將另一個泥瓦匠丟出小廟後,小廟也隨之崩塌了。

莫言講了這三個故事,而在故事結束的時候,他稱自己只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只是因為講故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03

莫言講完這三個故事並沒有對它們做過多的闡述,正因為如此,這在不同人耳朵裡引申出不同的含義。

有的人說莫言是微言大義,以這樣隱晦的比喻向聽眾傳達了一些哲學上的思考。

而到了評判他的人的耳朵裡則又是另一個意思了,他們認為莫言是在向那些批評他的人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批判。

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講了三個故事,回國後卻被“圍攻”


尤其是最後一個故事,小廟和泥瓦匠的故事,則是莫言在暗示批評他的人會得到“報應”。

關於這三個故事的解讀也是眾說紛紜,直到今天關於對莫言的評價也沒有定論。

在談到莫言獲獎後的言論,也有人表示莫言的一些公開發言非常“可笑”,不過具體發生什麼,孰是孰非還有待考證。

我認為在評判一個作家時,還是要聯繫他的作品來進行評判,儘量避免斷章取義,情緒化表達自己的觀點才好,不知道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